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绵阳市三大手段强化药品安全监管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 2015年01月12日 16时01分
  • 来源: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绵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生态文化强市和“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市”总体目标,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提升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当好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门人”。

  一是建立电子监管系统,加强药品过程管控。在强力推进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施的基础上,整合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电子监管、联网电子监管、远程电子监管等平台,建立覆盖药品、医疗器械等近2000家企业的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全行业产品质量全程电子监管。

  二是建立药品质量追溯系统,加强药品“大数据”管理。研发了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管理系统,在全市布点130台查询终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和国家权威数据库资源,通过电子触摸屏终端,实现产品质量真伪查询、政府监管动态及行业自律信息查询、消费者评价和有奖举报投诉等功能。

  三是建立“3+1”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诚信管理。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监督和分级综合评价”的“3+1”评价体系,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差别监督,建立安全信用评价和档案记录,定期分批公示,推进药品安全监管社会化、主体多元化,构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药品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 李莎莎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