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南充市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督查情况通报

  • 2013年08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南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
  • 【字体:
分享到:

关于对全市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督查情况的通报

南食药监发〔2013〕70号

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全面掌握全市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开展落实情况,检验整治成效,市局打“四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从全市抽调业务骨干,组成2个督查组,于7月25日至8月14日,对全市打“四非”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查情况

  此次督查的重点是各地贯彻落实打“四非”专项行动的宣传动员、工作部署情况;打“四非”专项行动履责情况;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案件查处情况。

  2个督查组一是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随机抽查了各辖区局保健食品批发、零售企业和专营店共计35家(其中:营山3家、蓬安3家、仪陇3家、高坪3家、阆中5家、南部6家、西充5家、嘉陵4家、顺庆3家);二是听取了当地局的情况汇报,查看了专项行动资料,并就督查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进行了沟通、座谈。

  督查发现各县区局均制定了打“四非”专项行动方案,有计划、安排,落实了责任,并对管理相对人进行了宣传、培训;大部分企业均有辖区局专项检查记录;从业人员多数持有健康合格证明上岗;未发现有宣传预防、治疗疾病功能等资料;大部分经营企业向供货商索要了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产品检验合格报告等资料,特别是南部县经营企业在保健食品销售专柜集中摆放产品资质证明材料,接受公众公开查阅,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真真实实放心消费,树立了诚信经营意识。

  督查的35家企业中责令限期改正12家、现场处罚1家;涉嫌售假6家,共计涉嫌品规38个,180盒,货值4687.5元,全部移交当地局进行了立案查处,各局已将立案查处情况即时上报了市局,目前已结案4件,处罚款10000元,其余2件仍在调查处理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专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市履行保健食品监管职能时间短、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从业门槛低等原因,全市保健食品打“四非”方面和监管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方面:个别县对保健食品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启动、开展滞后,导致各地开展不平衡;宣传培训重于形式,部分企业对“四非”宣传培训知识知之甚少。

  (二)监管队伍方面: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局执法文书书写不规范,影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质量,也不注重对典型案例的收集、总结。

  (三)经营企业方面:索证索票、台账记录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产品的批次检验报告,台账记录内容不完整,进货查验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将保健食品与药品、普通食品混放经营。

  (四)地方经费投入方面:检验检测经费缺失,检验能力不足,非法添加相关检验工作无法开展,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违法行为,没有技术支撑。

  三、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一是各局要继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努力克服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检验检测能力与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按照上级部署,找问题、添措施,继续抓好抓实专项工作,强力查处案件,确保保健食品质量和安全。

  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是创新监管手段,将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做深做细做好,并按时按质按量报送工作信息。

  四是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南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3年8月19日      

责任编辑: 刘怡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