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消委会:警惕积分兑换手机新骗局
场景一 积分兑换有惊喜 糊里糊涂把钱付
今年7月3号,谢先生的手机里收到一则广告短信,“我处是《上海消费积分兑换中心》,你的电话积分可抵部分现金,现只需489元就可兑换市面价值2千多元的三星手机一部。”谢先生通过和卖家电话简短地交流,即没有搞清楚是什么活动积分,也不知道是哪家单位承办,仅凭卖家信誓旦旦的承诺,就以货到付款的方式订购了一台三星手机。7月7日包裹寄到,谢先生基于对卖家的信任,尚未拆包裹,就将498元手机款给了快递员,迫不及待的打开盒子,居然是说不出牌子的山寨机。“难道这就是卖家说的2000多元的三星手机!”,谢先生在疑惑中无奈地默认了这一事实,随后就给手机第一次关机充电。手机充电到7、8小时,机壳突然爆开、冒烟,谢先生赶紧拔出电源仔细研究,发现触摸屏、电池均已经变形,手机根本无法使用,完全是废品。谢先生终于忍不住打电话给卖家,但当谢先生向卖家说明情况后,对方匆匆挂断电话后,就再也打不通了。联系卖家的唯一方式就这样中断了,谢先生想到了快递单上的信息应该会显示点什么。寻找的结果很失望,只有“上海消费积分兑换中心”字样,没有地址,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打了没人接听的电话号码4000-887390。
无奈之下,8月3号谢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凉山州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寻求帮助。州消委会受理后,了解到由于卖家刻意隐瞒信息,谢先生无法给我会提供更多的卖家信息,我会也联系不到卖家。最终,还是在ems快递单上发现了端倪,包裹的收寄局并不是上海邮局,而是山东莱芜市。我会仅凭这一点点信息,立即向山东莱芜市消协发出了公函请求帮助。
场景二 七旬老人心思密 终究难逃骗局网
8月25号临近中午快下班时间,凉山州消委会办公室又迎来了一位步履蹒跚年过七旬的老人,进门第一句话“因为家住的远,我早上8点就出门了,坐公交车遇到塞车,我怕你们下班了,所以我特地打出租车过来的,还好!...还好!..你们都在!”。这位老人家姓邢,七十多岁,祖籍是山东,70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四川西昌市,现住马道火车站。他讲道:今年7月17日我收到一则短信,内容是,“我处是《上海消费积分兑换中心》,您的电话消费积分可抵部分现金,现只需489元就可兑换市面价值3千多元的三星手机一部。”我将信将疑的回拨了对方的电话,对方听出我是山东口音,很亲切的告诉我她也是山东人,“老乡”让我放下了防备心理。经我们口头电话协议:“1、货到付款;2、保证质量;3、七天无理由退货。”我就在她处订购了一台黑色a4i9500的三星手机。7月22日手机寄到,我要求开箱验货再付款,被邮局拒绝,无奈只好先付498元给邮局,才得以当面打开了邮寄的包裹,却发现是一部白色的杂牌山寨机,我立即要求退货。但邮局告知包裹已开,不予退货,请自行联系商家。
工作人员给老人递上一杯水,继续听着他讲述:“好吧,那我就自行联系商家,但对方知道我要退货时,匆匆挂断了电话,以后就再也没能联系上对方了。我又才仔细看快递单信息,只有上海消费积分兑换中心字样,没有地址,没有名字,只有个打不通的电话号码4000-6784217。仔细看邮戳,发现是莱芜市邮政速递局收寄。喏,你们看。”老人递给工作人员一张7月17日从山东莱芜市寄往我州的ems单,大家发现这张单与谢先生的ems单除了客服电话号码有变化,其它都是一模一样。老人继续说道:“早先,我自己行动不方便,觉得麻烦,其实没想过来你会投诉的,我把山寨机放在了角落,再也不想动它。但就在最近,我和朋友闲聊中,发现收到这种诈骗短信的不只是我,上当受骗的很多哦!”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不再上当受骗。老人在万般无赖的情况下,找到了我会,向我会反映和投诉。
受理投诉后,根据老人提供的卖家号码,我会工作人员连续打了3天电话,对方都一直是处于关机状态或号码不存在,无法与卖家取得联系。为此,我会不得不又一次发函给山东莱芜市消协请求再次帮助。
曝光诈骗短信内幕:当下,诈骗短信其实不是什么新骗局,各大媒体都时有报道,相信大多都知晓其中的猫腻。犯罪分子只需通过地下渠道购买一个短信群发器、数张短信卡,事先准备一张银行卡就能实施诈骗犯罪。这种“广撒网”所需费用不足1000元,一旦得手所得赃款则是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据央视报道,目前我国手机用户超过6亿,平均每天短信发送量高达8亿条,每人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约为8条。像这种“普遍撒网、静待收获、愿者上钩”的诈骗方式,参与犯罪人数多,但打击取证难度大,直接导致短信诈骗犯罪屡禁不止。
易受手机短信诈骗的人群及防范一些被抓获的行骗者交代,随着大众对短信诈骗认识越来越多,短信诈骗成功率越来越低,但即使是这样,在发出一万条短信后,仍会有七八人上当,多数是中老年人。就心理学分析而言,认知退化、信息落伍、安全感低、碍于情面,这四大因素是易受骗的诱因。那么,应该怎样抵御和防范骗子的诱惑,与时俱进却不受伤害呢?下面有三条建议:
一、戒除图“便宜”之欲。本来与时俱进,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是好事情,但由于自己缺乏安全感,为图便宜而贸然行动,结果上当受骗,都是“便宜”二字惹的祸。因此,建议规划和计划好生活中经济的收支平衡。这样能够产生安全感。
二、终身学习,扬长避短。和年轻人一起体验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防范骗子炒作新概念混淆视听。决定投资时,也要多听取亲朋好友们的意见,以做到万无一失。其实,阅历丰富,完全可以在面对骗子的时候掌握主动权
三、满足需求、自我调节。之所以受骗,是因为骗子在行骗过程中,首先满足了心理需求,讨到了消费者的欢心,获取了信任。因此,要学会自我调节生理和心理需求,多参与外界活动,增加自信,满足自尊自爱需求。
尾声:这两起投诉,在山东莱芜市消协和当地ems速递局的努力下,谢先生的受骗款侥幸追了回来,但邢大爷的受骗款现在还不知所踪,骗子像隐身了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和焦急地等待中,结果会怎样呢.....?
为此,凉山州消委会对大家提出郑重警示:介于“上海消费积分兑换中心”还在源源不断的向我州消费者发送诈骗短信,欺诈包裹还在陆陆续续的从山东莱芜寄往我州,对消费者的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对“上海消费积分兑换中心”的短信、电话、包裹提高警惕,相互告知,引以为戒。
最后,十月国庆节将至,这可能又是手机短信诈骗犯活动的高峰期,盼各位消费者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他们的巧妙说辞、甜言蜜语所蒙蔽。一份劳作一份收获,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凡是遇到类似的短信、电话,一概不予理会,捂紧你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