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客户端   微博微信   RSS订阅   省政府邮箱   无障碍浏览   | |
 
四川省政府网站 四川省政府网站
四川五大经济区发展现状
2010年10月19日  来源:省统计局 【字体:
发邮件推荐给朋友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四川目前已基本形成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北、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其经济运行特征如下。

  一、从总体规模看,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最大,攀西经济区增长最快

  2009年四川GDP为14151.3亿元,其中,成都经济区GDP为7102.5亿元,占全省的49.4%;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GDP规模最小,仅分别占全省的9.0%和1.5%。攀西经济区经济增长最快,2000-2009年GDP平均增速(现价,下同)为16.2%,比居于第二位的川南经济区高0.4个百分点。 

  二、从产业结构看,川南经济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最优

  2009年川南经济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为55.1%,比川西北经济区(第二产业比重最低)高18.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成都经济区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为42.2%,居五大经济区之首,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

  三、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成都经济区投资规模最大,川西北经济区增幅最高

  2009年成都经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31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52.4%,居五大经济区之首,是川东北经济区(居第二位)投资总额的2.6倍。川西北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最大,2000-2009年平均增速为38.1%,比川东北经济区(增速居第二位)高0.9个百分点。

  四、从消费市场看,成都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川西北经济区增长缓慢

  成都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增速均居五大经济区之首。2009年成都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60.2亿元,比2008年增长21.3%,占全省的比重为52.2%。川西北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缓慢,所占比重偏低。2000-2009年平均增速仅为13.9% ,远远低于其他四大经济区,其中2009年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0%,比2000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五、从居民收入看,成都经济区居民收入较高,川西北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成都经济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其他四大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普遍较低,2009年最高的地区广安只有13020元,仅比成都经济区的眉山仅高39元。川西北经济区居民收入差距最大。2009年甘孜和阿坝的城乡收入比分别为4.9和4.6,远远高于其他经济区。

  六、从经济效益看,成都经济区财政收入最高,川西北经济区增长最快

  2009年成都经济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90亿元,占全省的58.4%,居五大经济区之首,其中税收收入为353亿元,占全省的59.5%。川西北经济区增长最快,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1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5.7%。
  
 
相关链接>>
相关新闻:
遂宁逐步融入“1+7”成都经济区(16日 10:58)
成渝客专环评报告获批复(23日 11:36)
成都经济区人口计生协作成员市就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区域协作达成五点共识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