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地三中心”持续全年的文旅消费场景
宜宾:建设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

  • 2025年09月07日 09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旅游城市解码

    ●宜宾提出,依据自身旅游景点种类众多、文化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打造人文景观盛地、生态度假胜地、美酒文化圣地、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地三中心”

    “在溶洞里一边吃饭一边观看表演,这种体验太特别了!”9月4日晚,在宜宾兴文石海景区《仙宴洞天》溶洞餐秀现场,来自内江的游客吴女士望着台上翩跹的舞者,忍不住发出赞叹。这是景区新推出的三大沉浸式项目之一,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

    摆脱“旺季依赖”,打造持续全年的文旅消费场景,是宜宾打造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过程中的思路之一。今年7月,宜宾提出,依据自身旅游景点种类众多、文化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打造人文景观盛地、生态度假胜地、美酒文化圣地、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地三中心”,建设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

    定制化游览套餐引客流

    8月最后一周,四川省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袁定琴几乎没有歇脚。她带着团队先后到成都、乐山、重庆、云南等地,与旅行团签约,引入团队游客。

    团队游一直是兴文石海的主要游客来源,占比近八成。今年,袁定琴的客户清单里,除常规旅行团外,还有新能源企业等集团客户。随之相匹配的,是定制化的团建游路线。袁定琴说:“通过开辟企业客户,今年9月到12月预计有10万名团队游客。往年这个时间段属于旅游淡季,团队游客数量只有2万人左右。”

    针对散客,景区也设计了更加灵活的游览套餐。例如,景区基础门票80元,在此基础上加40元,就能体验4个户外项目;加88元,能玩够6个户外项目。

    相较于单独付费,便宜一半以上。

    这些门票策略有一个共同特点——低价。袁定琴解释,景区游览项目基本属于一次投入持续回报,后期维护费用较低,因此超出基础门票价格后就能基本实现盈利。为刺激消费,景区正在谋划一批新的体验项目,最快年底前和游客见面。

    类似的引客举措,在宜宾多地开展。在宜宾市长宁县,当地围绕“历史文化延续、红色文化教育、科技体验、非遗传承、农耕互动、休闲自助”六大主题,整合无人机飞行基地、竹产品交易中心等资源,今年以来已开发8条精品旅游路线。放眼全市,今年宜宾实施33个省市重点文旅重点在建项目。

    “接下来,我们计划协调加密目标客源城市航班、高铁班次,推出周末旅游专列。”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宜宾还缺少规模化国际旅行社,宜宾将以补齐这一短板为契机,利用好过境免签政策,开发入境游产品,串联全市主要景区,对组织境外游客来宜宾旅游的,按组团人数给予旅行社每人每晚80元奖补。

    在全市串联起休闲浪漫带

    9月5日,兴文石海景区入口处,一场名为《石海长歌》的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在这里彩排,即将正式推出;兴文石海景区内,若干景点被设计成剧本游的场景,演员扮演游戏角色,带领游客进入一场悬疑解谜之旅。

    “一天逛不完。”不少游客说。这是兴文石海景区《僰影寻踪》剧本游项目负责人陈柯妍参与设计这套场景的初衷。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感受,从台词可窥一二——目前景区内台词最多的演员有3万句台词。这意味着面对大多数游客提问,演员都能引导到核心剧情中。

    在兴文石海工作多年的袁定琴说,2015年宜叙高速开通,2019年成贵高铁兴文站运营,多条经过宜宾的高铁通车,交通越来越便捷,但景区反而面临经营挑战。“究其原因,交通的便利虽能带来更多客人,但很多客人当天来当天走。”

    如何让游客留下来?活动场景的丰富,是解题方法之一。今年暑期,兴文石海景区推出丰富多样的度假酒店等,游客住宿的选择更多。

    放眼宜宾,包括《石海长歌》《仙宴洞天》《竹侠幻景》在内的一批小场景演艺、剧本游以及户外挑战体验式产品正在加快呈现。

    今年,宜宾启动“宜宾人游宜宾”2025文旅促进计划,推出48条本地游线路、30余个城市和乡村文旅新产品。8月18日,2025宜宾长江亲水落日音乐会在长江公园水幕电影广场开唱,首场即吸引近万名市民游客。音乐会以哪吒、宇宙漫游、七夕爱情、沙滩度假四大主题日轮番上演,将消夏亲水步道零散式、群众式的演艺活动提档升级为规模化、常态化的演出。

    “既要对传统演艺活动二次加工,也要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多姿多彩的表演活动,在全市串联起休闲浪漫带。”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宾还在梯度培育住宿场景,既有本土连锁酒店品牌,也招引国内外中高端酒店品牌,还要丰富房车、帐篷等特色住宿,为旅客过夜提供更多选择。到2027年,宜宾力争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200亿元、1600亿元,旅游人次超1.6亿,其中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造“三地三中心”持续全年的文旅消费场景
    宜宾:建设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

  • 2025年09月07日 09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旅游城市解码

    ●宜宾提出,依据自身旅游景点种类众多、文化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打造人文景观盛地、生态度假胜地、美酒文化圣地、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地三中心”

    “在溶洞里一边吃饭一边观看表演,这种体验太特别了!”9月4日晚,在宜宾兴文石海景区《仙宴洞天》溶洞餐秀现场,来自内江的游客吴女士望着台上翩跹的舞者,忍不住发出赞叹。这是景区新推出的三大沉浸式项目之一,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

    摆脱“旺季依赖”,打造持续全年的文旅消费场景,是宜宾打造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过程中的思路之一。今年7月,宜宾提出,依据自身旅游景点种类众多、文化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打造人文景观盛地、生态度假胜地、美酒文化圣地、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地三中心”,建设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

    定制化游览套餐引客流

    8月最后一周,四川省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袁定琴几乎没有歇脚。她带着团队先后到成都、乐山、重庆、云南等地,与旅行团签约,引入团队游客。

    团队游一直是兴文石海的主要游客来源,占比近八成。今年,袁定琴的客户清单里,除常规旅行团外,还有新能源企业等集团客户。随之相匹配的,是定制化的团建游路线。袁定琴说:“通过开辟企业客户,今年9月到12月预计有10万名团队游客。往年这个时间段属于旅游淡季,团队游客数量只有2万人左右。”

    针对散客,景区也设计了更加灵活的游览套餐。例如,景区基础门票80元,在此基础上加40元,就能体验4个户外项目;加88元,能玩够6个户外项目。

    相较于单独付费,便宜一半以上。

    这些门票策略有一个共同特点——低价。袁定琴解释,景区游览项目基本属于一次投入持续回报,后期维护费用较低,因此超出基础门票价格后就能基本实现盈利。为刺激消费,景区正在谋划一批新的体验项目,最快年底前和游客见面。

    类似的引客举措,在宜宾多地开展。在宜宾市长宁县,当地围绕“历史文化延续、红色文化教育、科技体验、非遗传承、农耕互动、休闲自助”六大主题,整合无人机飞行基地、竹产品交易中心等资源,今年以来已开发8条精品旅游路线。放眼全市,今年宜宾实施33个省市重点文旅重点在建项目。

    “接下来,我们计划协调加密目标客源城市航班、高铁班次,推出周末旅游专列。”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宜宾还缺少规模化国际旅行社,宜宾将以补齐这一短板为契机,利用好过境免签政策,开发入境游产品,串联全市主要景区,对组织境外游客来宜宾旅游的,按组团人数给予旅行社每人每晚80元奖补。

    在全市串联起休闲浪漫带

    9月5日,兴文石海景区入口处,一场名为《石海长歌》的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在这里彩排,即将正式推出;兴文石海景区内,若干景点被设计成剧本游的场景,演员扮演游戏角色,带领游客进入一场悬疑解谜之旅。

    “一天逛不完。”不少游客说。这是兴文石海景区《僰影寻踪》剧本游项目负责人陈柯妍参与设计这套场景的初衷。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感受,从台词可窥一二——目前景区内台词最多的演员有3万句台词。这意味着面对大多数游客提问,演员都能引导到核心剧情中。

    在兴文石海工作多年的袁定琴说,2015年宜叙高速开通,2019年成贵高铁兴文站运营,多条经过宜宾的高铁通车,交通越来越便捷,但景区反而面临经营挑战。“究其原因,交通的便利虽能带来更多客人,但很多客人当天来当天走。”

    如何让游客留下来?活动场景的丰富,是解题方法之一。今年暑期,兴文石海景区推出丰富多样的度假酒店等,游客住宿的选择更多。

    放眼宜宾,包括《石海长歌》《仙宴洞天》《竹侠幻景》在内的一批小场景演艺、剧本游以及户外挑战体验式产品正在加快呈现。

    今年,宜宾启动“宜宾人游宜宾”2025文旅促进计划,推出48条本地游线路、30余个城市和乡村文旅新产品。8月18日,2025宜宾长江亲水落日音乐会在长江公园水幕电影广场开唱,首场即吸引近万名市民游客。音乐会以哪吒、宇宙漫游、七夕爱情、沙滩度假四大主题日轮番上演,将消夏亲水步道零散式、群众式的演艺活动提档升级为规模化、常态化的演出。

    “既要对传统演艺活动二次加工,也要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多姿多彩的表演活动,在全市串联起休闲浪漫带。”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宾还在梯度培育住宿场景,既有本土连锁酒店品牌,也招引国内外中高端酒店品牌,还要丰富房车、帐篷等特色住宿,为旅客过夜提供更多选择。到2027年,宜宾力争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200亿元、1600亿元,旅游人次超1.6亿,其中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