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探索油茶薄产低效破题路径
油茶产业如何量质双升?

  • 2025年09月16日 14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茶花谷内的油茶数据监测站。

    五大举措

    重构“林业特派员”管理体系

    夯实“扩面提质增效”产业根基

    深化精深加工与茶旅融合的三产联动

    强化园区引领申报国家级项目

    拓宽多元资金渠道

    9月8日,在荣县青龙村的一片山坡上,工人忙着开荒除草,为种植油茶树做准备。山谷另一侧,油茶树密密麻麻已成林,油茶果压满枝头。近日,四川省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高质量发展县名单,荣县凭借油茶产业名列其中并获专项资金支持。

    油茶是四川优势特色林粮品种。此前四川围绕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提出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以川南为核心的“百万亩油茶倍增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但此前,因油茶树管护不易、薄产低效等问题,拥有多年油茶种植史的自贡一度面临推广难题。

    从推广不易,到种植规模、年产量和年产值三项指标居全省之首,自贡油茶是如何破题的?

    一个聊天群 破解“靠天吃饭”关键一步

    “油茶果进入油脂转化期,要清藤蔓、施绿肥……”每天清晨,荣县71岁农户邹旭贞都会点开油茶种植聊天群,查看“油茶气象周报”。周报里,各基地气温、降水数据及关键期管护建议一应俱全,这是自贡破解油茶薄产问题的关键一步。

    荣县地处川南丘陵,园区“小气候”特征明显,“靠天吃饭”对油茶产量影响较大,有农户感叹“种不好、收不多”。为此,荣县相关部门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靶向气象服务体系,整合气象与农业数据,在关键节点推送精准信息。该体系推广后,自贡油茶因气候灾害导致的减产率下降3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自贡还联合科研机构组建专家团队,选育6个省级审定本土良种,并在荣县建成150亩油茶品种园试种50多个品种;研发“三大关键技术”,制定“油茶二十四节气生产标准体系”;创新“油茶+茶叶”“油茶+大豆”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产出效益。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油茶产业“添翼”。在荣县茶花谷园区,借助智能传感设备,土壤温湿度数据可以在线上实时更新,油茶生长全程实现数字化管控。

    截至2024年底,自贡市油茶种植面积达32.79万亩、年产油茶籽15923吨、年综合产值8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探索“油茶+”农户不再只赚“辛苦钱”

    优化种植端、提高产籽量的同时,自贡还从销售端发力,通过深加工、强品牌延伸产业链,帮助油茶产业量质双升。

    为了让油茶产业走出“卖鲜籽、卖原油”的初级阶段,自贡积极探索油茶果的价值转化路径——茶油作为高端食用油,榨油固相物加工成保健品,粗皂素成为洗护用品原料……如今,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自贡已培育19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引进3家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近50个生产小作坊,年茶油加工能力达3500吨,走出一条“油茶+”新路子。

    在强品牌方面,自贡走出一条多品牌战略与地理标志并行路线。目前,“双溪湖”油茶籽油获国际金奖,“荣县油茶”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核心山茶油品牌年产值超5亿元……

    自贡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自贡将重点实施五大举措,包括重构“林业特派员”管理体系,夯实“扩面提质增效”产业根基,深化精深加工与茶旅融合的三产联动,强化园区引领申报国家级项目,拓宽多元资金渠道,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丛雨萌 文/图)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自贡探索油茶薄产低效破题路径
    油茶产业如何量质双升?

  • 2025年09月16日 14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茶花谷内的油茶数据监测站。

    五大举措

    重构“林业特派员”管理体系

    夯实“扩面提质增效”产业根基

    深化精深加工与茶旅融合的三产联动

    强化园区引领申报国家级项目

    拓宽多元资金渠道

    9月8日,在荣县青龙村的一片山坡上,工人忙着开荒除草,为种植油茶树做准备。山谷另一侧,油茶树密密麻麻已成林,油茶果压满枝头。近日,四川省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高质量发展县名单,荣县凭借油茶产业名列其中并获专项资金支持。

    油茶是四川优势特色林粮品种。此前四川围绕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提出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以川南为核心的“百万亩油茶倍增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但此前,因油茶树管护不易、薄产低效等问题,拥有多年油茶种植史的自贡一度面临推广难题。

    从推广不易,到种植规模、年产量和年产值三项指标居全省之首,自贡油茶是如何破题的?

    一个聊天群 破解“靠天吃饭”关键一步

    “油茶果进入油脂转化期,要清藤蔓、施绿肥……”每天清晨,荣县71岁农户邹旭贞都会点开油茶种植聊天群,查看“油茶气象周报”。周报里,各基地气温、降水数据及关键期管护建议一应俱全,这是自贡破解油茶薄产问题的关键一步。

    荣县地处川南丘陵,园区“小气候”特征明显,“靠天吃饭”对油茶产量影响较大,有农户感叹“种不好、收不多”。为此,荣县相关部门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靶向气象服务体系,整合气象与农业数据,在关键节点推送精准信息。该体系推广后,自贡油茶因气候灾害导致的减产率下降3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自贡还联合科研机构组建专家团队,选育6个省级审定本土良种,并在荣县建成150亩油茶品种园试种50多个品种;研发“三大关键技术”,制定“油茶二十四节气生产标准体系”;创新“油茶+茶叶”“油茶+大豆”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产出效益。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油茶产业“添翼”。在荣县茶花谷园区,借助智能传感设备,土壤温湿度数据可以在线上实时更新,油茶生长全程实现数字化管控。

    截至2024年底,自贡市油茶种植面积达32.79万亩、年产油茶籽15923吨、年综合产值8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探索“油茶+”农户不再只赚“辛苦钱”

    优化种植端、提高产籽量的同时,自贡还从销售端发力,通过深加工、强品牌延伸产业链,帮助油茶产业量质双升。

    为了让油茶产业走出“卖鲜籽、卖原油”的初级阶段,自贡积极探索油茶果的价值转化路径——茶油作为高端食用油,榨油固相物加工成保健品,粗皂素成为洗护用品原料……如今,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自贡已培育19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引进3家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近50个生产小作坊,年茶油加工能力达3500吨,走出一条“油茶+”新路子。

    在强品牌方面,自贡走出一条多品牌战略与地理标志并行路线。目前,“双溪湖”油茶籽油获国际金奖,“荣县油茶”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核心山茶油品牌年产值超5亿元……

    自贡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自贡将重点实施五大举措,包括重构“林业特派员”管理体系,夯实“扩面提质增效”产业根基,深化精深加工与茶旅融合的三产联动,强化园区引领申报国家级项目,拓宽多元资金渠道,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丛雨萌 文/图)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