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
宜宾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

  • 2025年06月29日 07时5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日前,记者从《宜宾市茶文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暨工作部署会上获悉,该《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宜宾市首部茶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宜宾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进入法治化、系统化新阶段。

    《条例》共二十七条,具有鲜明的宜宾特色。其中提出,要重点保护川红工夫、叙府龙芽、屏山炒青等传统制作技艺;选育优化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天府红系列品种等树种;对天宫山、大雪山等区域的古茶树群体实行整体保护;促进川酒、川菜、川剧与茶文化融合发展。

    《条例》还要求通过茶文化保护、茶科技支撑等举措,助推茶产业提档升级。在文化端,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在科技端,结合宜宾市“双城”(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资源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为宜宾茶产业科技赋能;在产业端推动建立有机、绿色种植机制,促进产品标准化、品牌化。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强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
    宜宾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

  • 2025年06月29日 07时5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日前,记者从《宜宾市茶文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暨工作部署会上获悉,该《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宜宾市首部茶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宜宾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进入法治化、系统化新阶段。

    《条例》共二十七条,具有鲜明的宜宾特色。其中提出,要重点保护川红工夫、叙府龙芽、屏山炒青等传统制作技艺;选育优化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天府红系列品种等树种;对天宫山、大雪山等区域的古茶树群体实行整体保护;促进川酒、川菜、川剧与茶文化融合发展。

    《条例》还要求通过茶文化保护、茶科技支撑等举措,助推茶产业提档升级。在文化端,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在科技端,结合宜宾市“双城”(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资源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为宜宾茶产业科技赋能;在产业端推动建立有机、绿色种植机制,促进产品标准化、品牌化。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