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举行发布会介绍“两新”政策落地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申请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已超389万件
补贴金额约31亿元 拉动消费超285亿元

  • 2025年05月09日 10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今年“五一”假期,随着“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成都“以旧换新”商品销售火热,汽车、家电、家具、通信器材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1.9%、12.1%、44.9%、31.0%。

    5月8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去年以来成都“两新”政策落地成效和今年最新部署等情况,邀请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回应。

    成效明显

    2024年拉动汽车消费300亿元

    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和8个专项工作组,构建“1个总体行动方案+8个专项方案及政策措施”的政策体系,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十大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坚峻用4个“成效明显”,介绍2024年“两新”政策落地成效。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成效明显。2024年全市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70.4亿元、同比增长65.1%;完工既有建筑增设电梯1275部、更新电梯762部。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全市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量分别达5.8万辆、10.9万辆,拉动汽车消费30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超310万件。

    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成效明显。成都入选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24年全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700万吨。

    资金保障成效明显。2024年全市获得“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39.55亿元,安排市级财政资金31亿元,专项支持开展“两新”工作。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持续全方位扩大内需。“一季度,成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汽车、家电和通信器材类消费分别增长2.9%、4.5%、197.2%。”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兰华娟介绍,今年1月1日至5月7日,成都全市申请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已超389万件,补贴金额约31亿元,拉动消费超285亿元,近4000家汽车、家电、数码、家居企业以及超2.2万个门店参与活动。

    为提升广大消费者以旧换新体验,成都市还组建了服务咨询团队,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听约4万通咨询电话。同时,为提升审核效率,成都市还创新研发引入“机器人辅助核验系统”,搭建起联通公安交管部门的网络专线,实时交互审核数据。

    明确54条任务

    持续放大“两新”政策效应

    今年以来,国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成都也已印发相关清单,明确了54条年度重点任务。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工业领域是重点。今年成都计划实施工业技改和设备更新项目450个,推动累计建成智能工厂95个以上,按期完成360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旨在以设备更新为突破口,为全力推进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目标如何实现?政策层面有创新。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副局长朱健介绍,1月出台的《成都市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政策措施》中,首创“微技改”专项支持,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奖励,覆盖设备购置、工艺升级等关键环节,填补了传统政策对中小项目支持的空白,“目前全市已储备‘微技改’项目400余个,预计撬动社会投资超30亿元。”

    在涉及农业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成都也实施了加力扩围。

    农业领域,成都将粮食烘干中心、规模养殖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智慧农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等,一并纳入推动老旧农业机械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范围。市级政策在国省政策支持的1个领域2个方向基础上,扩充为6个领域9个方向,持续增强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保障支持能力。

    交通运输领域,成都新增农村客运车辆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并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更新补贴标准——由每辆公交车补贴8万元,提高至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每辆补贴11.8万元、其他车型每辆补贴10万元。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亚军介绍,近期还将围绕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出台实施细则,大力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市民关注的重点。李坚峻介绍,今年成都在持续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基础上,新增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拓展家电线上“立买立减”渠道,开展蓉城家庭焕新行动。今年,成都已向各区(市、县)下达18.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记者 肖莹佩 蒋君芳)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举行发布会介绍“两新”政策落地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申请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已超389万件
    补贴金额约31亿元 拉动消费超285亿元

  • 2025年05月09日 10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今年“五一”假期,随着“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成都“以旧换新”商品销售火热,汽车、家电、家具、通信器材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1.9%、12.1%、44.9%、31.0%。

    5月8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去年以来成都“两新”政策落地成效和今年最新部署等情况,邀请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回应。

    成效明显

    2024年拉动汽车消费300亿元

    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和8个专项工作组,构建“1个总体行动方案+8个专项方案及政策措施”的政策体系,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十大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坚峻用4个“成效明显”,介绍2024年“两新”政策落地成效。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成效明显。2024年全市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70.4亿元、同比增长65.1%;完工既有建筑增设电梯1275部、更新电梯762部。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全市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量分别达5.8万辆、10.9万辆,拉动汽车消费30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超310万件。

    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成效明显。成都入选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24年全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700万吨。

    资金保障成效明显。2024年全市获得“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39.55亿元,安排市级财政资金31亿元,专项支持开展“两新”工作。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持续全方位扩大内需。“一季度,成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汽车、家电和通信器材类消费分别增长2.9%、4.5%、197.2%。”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兰华娟介绍,今年1月1日至5月7日,成都全市申请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已超389万件,补贴金额约31亿元,拉动消费超285亿元,近4000家汽车、家电、数码、家居企业以及超2.2万个门店参与活动。

    为提升广大消费者以旧换新体验,成都市还组建了服务咨询团队,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听约4万通咨询电话。同时,为提升审核效率,成都市还创新研发引入“机器人辅助核验系统”,搭建起联通公安交管部门的网络专线,实时交互审核数据。

    明确54条任务

    持续放大“两新”政策效应

    今年以来,国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成都也已印发相关清单,明确了54条年度重点任务。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工业领域是重点。今年成都计划实施工业技改和设备更新项目450个,推动累计建成智能工厂95个以上,按期完成360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旨在以设备更新为突破口,为全力推进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目标如何实现?政策层面有创新。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副局长朱健介绍,1月出台的《成都市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政策措施》中,首创“微技改”专项支持,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奖励,覆盖设备购置、工艺升级等关键环节,填补了传统政策对中小项目支持的空白,“目前全市已储备‘微技改’项目400余个,预计撬动社会投资超30亿元。”

    在涉及农业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成都也实施了加力扩围。

    农业领域,成都将粮食烘干中心、规模养殖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智慧农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等,一并纳入推动老旧农业机械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范围。市级政策在国省政策支持的1个领域2个方向基础上,扩充为6个领域9个方向,持续增强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保障支持能力。

    交通运输领域,成都新增农村客运车辆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并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更新补贴标准——由每辆公交车补贴8万元,提高至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每辆补贴11.8万元、其他车型每辆补贴10万元。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亚军介绍,近期还将围绕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出台实施细则,大力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市民关注的重点。李坚峻介绍,今年成都在持续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基础上,新增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拓展家电线上“立买立减”渠道,开展蓉城家庭焕新行动。今年,成都已向各区(市、县)下达18.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记者 肖莹佩 蒋君芳)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