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重要签约活动
透视资阳产业向新力
透视资阳产业向新力
星河动力在资阳总装出厂的首枚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受访者供图
5月9日上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上,落户资阳临空经济区的星河动力谷神星二号运载火箭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作为重点产业转移项目在签约仪式上亮相。
在“国字号”对接活动上亮成绩,资阳并非首次。去年3月底,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开幕式现场,投资百亿元的苏州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研发生产项目与资阳临空经济区签约。
两次重要签约活动背后,是资阳产业向“新”的生动注脚。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资阳通过精准对接产业转移机遇,正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
在新赛道上竞速争先
当天上午九点不到,刘百奇就已经在会场坐下。作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带来星河动力谷神星二号运载火箭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与资阳临空经济区签约。
“此次我们与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落地的是二期项目,建成后将主要开展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发生产。”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张波表示,星河动力还规划了液体火箭研发相关能力布局。
商业航天是近年来资阳加快布局的新赛道。“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力求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资阳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梦宁提到,目前资阳已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聚集区,成为四川省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星河动力落地资阳的一期项目主要建设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固体发动机总成生产基地,已于去年8月投产试运行。“目前已经有2枚商业运载火箭从资阳总装出厂并成功发射。”刘百奇介绍。
距离星河动力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不到10公里,就是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所在地。“我们用时1年左右,完成了世界首个商业航天可重复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的方案论证、装备研制、安装测试、系统联调等工作。”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前不久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顺利完成首次系统试验,目前正在准备第二次试验。
立足创新,更多产业发展优势正在资阳加速生成。在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技改(上新)的百威资阳超高端啤酒项目生产线已经实现量产;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生产,经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后,现已成功为小米汽车进行相关配套服务……
“我们将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智改数转’,以口腔医疗器械、清洁能源、交通装备等特色产业链为突破口,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突破。”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蔡岭介绍。
在“心”服务上提质增效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草湾片区,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去年3月底,项目正式签约;今年3月底,首片N型高效TOPCon太阳能电池片在一号厂房成功下线;预计6月底将全面建成投产。
速度的背后,离不开当地为项目提供的全要素保障。比如,项目所在的三草湾片区,有“拎包入住”的标准化厂房,三草湾供水工程、110kV变电站、三草湾污水处理厂等4个配套保障设施项目也已如期完工。当地还推出公开出让用地“交地即交证、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等多项改革举措,让项目平均提前30天以上开工。
这是资阳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2023年5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提出加强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创新协同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机制,主动承接发达国家、东部沿海地区及成都、重庆产业转移。
“去年以来,我们从东部地区吸引了20余户企业落户‘中国牙谷’,今年就已经吸引了10户企业。”资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建英告诉记者,锚定打造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这一目标,“中国牙谷”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链外溢需求,巩固隐形矫治器等优势产业,做强种植体等取证企业,突破口腔消费、口腔服务等关联产业,拓展医药、眼科、骨科等“口腔+”赛道。
吸引产业转入的关键支撑,在于以营商环境为核心的软实力锻造。在今年招引的项目中,让李建英印象最深的是广东中晶激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睑板腺治疗仪、眼调节训练灯等眼科类孵化项目,“从项目的对接到签约,我们仅花了不到1个月时间,公司看中的是‘中国牙谷’检验检测和注册申报的优势,而该项目的引进也实现牙谷眼科类产品零的突破。”
当天上午开幕式结束后,星河动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品继续参加了下午的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专题对接活动。
不久前,《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印发,将聚焦整星整箭研发制造—发射服务—数据应用商业航天全链条,支持“链主企业+中小配套”模式,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商业航天,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崔品希望借此机会,让星河动力深度融入全省的航天产业链,获取更多的政策、技术及配套支持,加速火箭研发与商业化,推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在崔品看来,资阳当地将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所展示的合作诚意和扶持政策,也给了他们扎根当地的信心。(记者 田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