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勇立潮头 北川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 2025年05月13日 07时5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


    北川永昌机场内景。


    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一角。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以“低空经济”的新名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我们从梁平飞过来,只用了90分钟。机票不贵,小朋友还半价,感觉很划算,沿途风景也非常漂亮。”5月3日,从重庆梁平机场飞至北川永昌机场的游客李荣博说,相较以往的旅行,这次的低空飞行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北川至达州金垭、重庆梁平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客座率达86.11%。自2024年12月27日北川至达州、重庆梁平航线首航开通以来,该航线每周运行4班且运行稳定,综合客座率达67%。

    近年来,北川以“小县也要干成大产业”的信心决心,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低空新赛道建圈强链。随着10余年的布局和发展,北川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研发、测试、制造、运营、培训、应用为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抢抓机遇 因地制宜竞速新赛道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目前,省内多地都在布局低空经济,北川则需从中找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其实,北川低空经济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13年。

    那一年,绵阳首个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北川,开启了这座小县城的“飞天梦”。北川抢抓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机遇,依托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空域优势,以及绵阳科技城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航空航天基因,开始了长达1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

    2023年成为北川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6月,北川永昌机场主体完工;12月1日,川通7号北川—金堂低空目视通道正式开通,获批川协7号无人机试飞空域;12月19日,北川永昌机场取得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2024年1月18日,随着一架塞斯纳208飞机完成从绵阳北川到成都金堂的首飞,北川低空经济实现“振翅高飞”。

    自此,北川有了广阔的低空协同管理空域。在750平方公里的“川协4号”空域,飞行器提前半小时报备即可目视自主飞行,全年可飞行天数近300天,为无人机试飞和通航活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在绵阳的国家科研院所、本地高校与北川联合组建了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研究院和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随即,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建成投运、54平方公里无人机试飞空域正式启用,北川联合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单位打造西南地区首家低空试验测试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低空试验测试中心。

    一次次的突破让北川低空经济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国内不少无人机企业选择到北川进行飞行测试。截至目前,北川空域内已累计为省内外50余家团队提供4万余架次的飞行测试认证服务。

    产业集聚 真金白银支持全链条发展

    走进位于四川北川经开区的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只见大小不同、外形各异的多型号无人机依次排列。“公司产品线很丰富,不同型号的无人机,需要一般测试条件的在生产车间外就能测试,需要满足更高要求的,可以就近到无人机测试基地。”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无人机设计、生产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该公司在双缸液冷发动机、自动驾驶控制器、远距离飞行通信等方面取得突破,拥有多项相关专利,其主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灾、森林防火、农业植保、三维地图测绘等领域。

    这家公司是3年前“搬”来北川的。2022年9月,得知绵阳具有优越的无人机产业发展条件,该公司负责人在北川考察后,很快与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签约,并于2022年10月成立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门口就有一块占地20亩的试飞场地。”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将燃油动力无人机发动机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无人机控制系统研发、无人机应用系统研发等尽量放在北川,北川已具有完整的生产线,其产品实现完全自主设计生产。

    吸引企业的除了环境优势外,还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年,北川出台“低空十条”专项扶持政策,从企业落户、平台建设等10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支持措施,给予低空经济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单项奖励,并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真金白银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北川的产业吸引力,也让北川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已汇聚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62家,2024年实现总产值38.5亿元,以北川无人机产业为主阵地的绵阳市无人机产业集群被列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场景创新 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北川通航产业集群的兴起,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4月,北川发布首批10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清单,涉及无人机数字乡村平台、低空游览、航空主题研学、山区物流等多个领域。如今,这些应用场景已经落地见效。

    在北川开坪乡海拔1400多米的厚朴林里,当地村民杨修林操作无人机载着沉甸甸的厚朴,在高山与峡谷之间自由穿梭,短短两三分钟就完成一次从山上到山脚的厚朴转运工作。

    “用无人机将厚朴从高山上快速转运到山下,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以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厚朴收运工作,现在变得轻松高效。”杨修林说,这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厚朴的收运时效,确保了厚朴的品质,还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与此同时,北川永昌机场推出3条通航低空旅游线路,涵盖北川羌城旅游区、寻龙山、罗浮山以及白水湖等热门景点。游客可从“云端视角”俯瞰北川羌城旅游区全景、龙隐镇喀斯特峰丛奇观、白水湖的湖光山色等,沉浸式感受飞行的快乐。

    同时,北川抢占风口发展“低空+教育培训”“低空+研学”等新业态,累计培训无人机飞手2000余人、飞行员100余人,低空教育培训研学规模每年超6万人。

    依托良好的空域条件,北川成功举办2024年轻型飞机积分赛(四川站)等低空赛事活动。本月,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航空)模型项目预赛将在北川举行。

    接下来,北川将乘势而上,以应用场景创新为牵引,以建圈强链为总抓手,全力以赴、全速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低空经济,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付江 图片由四川北川经开区管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抢抓“机”遇勇立潮头 北川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 2025年05月13日 07时5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


    北川永昌机场内景。


    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一角。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以“低空经济”的新名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我们从梁平飞过来,只用了90分钟。机票不贵,小朋友还半价,感觉很划算,沿途风景也非常漂亮。”5月3日,从重庆梁平机场飞至北川永昌机场的游客李荣博说,相较以往的旅行,这次的低空飞行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北川至达州金垭、重庆梁平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客座率达86.11%。自2024年12月27日北川至达州、重庆梁平航线首航开通以来,该航线每周运行4班且运行稳定,综合客座率达67%。

    近年来,北川以“小县也要干成大产业”的信心决心,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低空新赛道建圈强链。随着10余年的布局和发展,北川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研发、测试、制造、运营、培训、应用为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抢抓机遇 因地制宜竞速新赛道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目前,省内多地都在布局低空经济,北川则需从中找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其实,北川低空经济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13年。

    那一年,绵阳首个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北川,开启了这座小县城的“飞天梦”。北川抢抓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机遇,依托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空域优势,以及绵阳科技城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航空航天基因,开始了长达1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

    2023年成为北川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6月,北川永昌机场主体完工;12月1日,川通7号北川—金堂低空目视通道正式开通,获批川协7号无人机试飞空域;12月19日,北川永昌机场取得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2024年1月18日,随着一架塞斯纳208飞机完成从绵阳北川到成都金堂的首飞,北川低空经济实现“振翅高飞”。

    自此,北川有了广阔的低空协同管理空域。在750平方公里的“川协4号”空域,飞行器提前半小时报备即可目视自主飞行,全年可飞行天数近300天,为无人机试飞和通航活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在绵阳的国家科研院所、本地高校与北川联合组建了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研究院和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随即,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建成投运、54平方公里无人机试飞空域正式启用,北川联合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单位打造西南地区首家低空试验测试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低空试验测试中心。

    一次次的突破让北川低空经济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国内不少无人机企业选择到北川进行飞行测试。截至目前,北川空域内已累计为省内外50余家团队提供4万余架次的飞行测试认证服务。

    产业集聚 真金白银支持全链条发展

    走进位于四川北川经开区的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只见大小不同、外形各异的多型号无人机依次排列。“公司产品线很丰富,不同型号的无人机,需要一般测试条件的在生产车间外就能测试,需要满足更高要求的,可以就近到无人机测试基地。”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无人机设计、生产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该公司在双缸液冷发动机、自动驾驶控制器、远距离飞行通信等方面取得突破,拥有多项相关专利,其主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灾、森林防火、农业植保、三维地图测绘等领域。

    这家公司是3年前“搬”来北川的。2022年9月,得知绵阳具有优越的无人机产业发展条件,该公司负责人在北川考察后,很快与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签约,并于2022年10月成立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门口就有一块占地20亩的试飞场地。”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将燃油动力无人机发动机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无人机控制系统研发、无人机应用系统研发等尽量放在北川,北川已具有完整的生产线,其产品实现完全自主设计生产。

    吸引企业的除了环境优势外,还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年,北川出台“低空十条”专项扶持政策,从企业落户、平台建设等10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支持措施,给予低空经济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单项奖励,并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真金白银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北川的产业吸引力,也让北川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已汇聚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62家,2024年实现总产值38.5亿元,以北川无人机产业为主阵地的绵阳市无人机产业集群被列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场景创新 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北川通航产业集群的兴起,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4月,北川发布首批10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清单,涉及无人机数字乡村平台、低空游览、航空主题研学、山区物流等多个领域。如今,这些应用场景已经落地见效。

    在北川开坪乡海拔1400多米的厚朴林里,当地村民杨修林操作无人机载着沉甸甸的厚朴,在高山与峡谷之间自由穿梭,短短两三分钟就完成一次从山上到山脚的厚朴转运工作。

    “用无人机将厚朴从高山上快速转运到山下,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以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厚朴收运工作,现在变得轻松高效。”杨修林说,这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厚朴的收运时效,确保了厚朴的品质,还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与此同时,北川永昌机场推出3条通航低空旅游线路,涵盖北川羌城旅游区、寻龙山、罗浮山以及白水湖等热门景点。游客可从“云端视角”俯瞰北川羌城旅游区全景、龙隐镇喀斯特峰丛奇观、白水湖的湖光山色等,沉浸式感受飞行的快乐。

    同时,北川抢占风口发展“低空+教育培训”“低空+研学”等新业态,累计培训无人机飞手2000余人、飞行员100余人,低空教育培训研学规模每年超6万人。

    依托良好的空域条件,北川成功举办2024年轻型飞机积分赛(四川站)等低空赛事活动。本月,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航空)模型项目预赛将在北川举行。

    接下来,北川将乘势而上,以应用场景创新为牵引,以建圈强链为总抓手,全力以赴、全速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低空经济,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付江 图片由四川北川经开区管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2.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