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 以改革之能“酿”万千气象
走向现代化的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
醉泸州,最幸福。
新消费场景——山河明月·醉酒城。
体育赛事彰显城市蓬勃活力。
文旅街区改造,新街留住旧时光。
酒城乐园炫出城市幸福质感。
重大国际主场活动展现泸州开放之姿。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集中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
“要围绕增动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泸州正处于滚石爬坡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要继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如何深化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经开区改革如何蹄疾步稳见成效?营商环境如何更加可感可触?国有经济布局如何更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如何更“现代”?
当前,泸州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努力让改革之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更大动能、更好前景、更美风景,催生“醉美泸州”这座幸福城市更新的万千气象。
改革强赋能
提升发展“新引擎”
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系统完备、管理服务专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化园区?
2024年12月17日,泸州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拉开全市园区改革的序幕。
如何改?旨在突出产业园区经济发展“主阵地”功能作用,完善“大部门、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小管委会+大公司”“一区多园”运行模式,激发产业园区发展动能。
同时,开展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深化产业园区“亩产论英雄”改革。支持江阳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支持古蔺经开区打造1000亿级园区,支持纳溪经开区、泸县经开区、合江经开区打造500亿级园区。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10月25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在泸州举行,泸州一批有特色的创新做法受到关注。比如,围绕“政务、法治、要素、创新”四大环境,泸州组建20个工作专班,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市领导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政务服务“一窗受理”等举措获全国推广,大大方便企业办事;深化投资项目“三段式”并联极速审批,缩短项目开工时间。2024年,泸州有49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改革赋能体现在企业转型上。2024年1月,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启动试生产,包含智慧包材中心、智能包装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和供应链调度中心等。拥有高速自动化灌装生产线5条、包材立体库货位2万个、成品立体库货位12万个,年包装能力10万吨,成品酒储存能力超过500万件,其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达到行业顶级水平。
改革还聚力惠民生。泸州探索出“1573”普惠托育模式,即建立1套普惠标准、创新5种普惠托育模式、制定7类优惠政策、打造综合监管3大平台。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托育机构有356家,托位达1.9万个。其中普惠托育机构341家、普惠托位1.8万个,占比均超95%,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普惠托育试点工作呈现全域推进、全力提速、全面提质的良好态势,群众急难愁盼的“带娃难”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下一步,泸州还将围绕发展白酒、化工、医疗等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普适普惠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打造新场景
释放消费潜力
夜幕降临,沱江边的江阳区况场街道,长约25公里的骑游道沿线聚集了47家餐饮企业,一边是江景,一边是灯火,食客们置身其中享受美食,拍照打卡,烟火气十足。
春节临近,第十二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暨2025“天府精品·惠享泸州”迎春消费月正在泸州热闹进行,成为酒城群众春节前的新“大集”。去年9月以来,以“惠享泸州”“酒城九惠”等为主题的消费活动,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消费盛宴。
当前的泸州,正围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集聚区。
2024年,泸州高铁站站前广场、酒谷湖公园、忠山城市品牌大型户外广告牌、酒城植物立体绿雕等项目建成亮相,“老泸州·大河街”历史文化街区、茜草滨江生态文化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卿巷子、伍复街、油布路等老街巷改造完成,江阳“锦绣沱江”、纳溪“山河明月·醉酒城”、合江叙永“民宿集群”、古蔺“酒歌广场”等新消费场景渐次呈现,给游客和市民带来不同的体验。
1月18日晚,泸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做客“2024央视财经论坛”,就如何全面提振消费介绍了泸州的思路和举措。同时,作为泸州首席城市宣传官,该负责人多次重点推介“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魅力。
“今年泸州将坚决落实国家、省促消费一揽子政策,实施‘消费+’行动,促进‘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提供政策支持,要继续出台和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以旧换新等政策增量扩围。二是在促进夜间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方面,将出台结合泸州当地实际的政策措施,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城市大品推
魅力成为硬招牌
2024年11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泸州专场上,“美酒之城、产业重地;枢纽之城、开放高地;宜居之城、红色福地”的“三城三地”名片受到关注和好评。
“泸州市坚持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一体推进,城市品牌与文化品牌、工作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体推进,潜力型城市、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白酒行业首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世界晚熟荔枝优势区域中心等名片纷至沓来。”泸州市品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在“泸州故事”漂洋过海的同时,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列的稳定运行,更多的“泸州造”产品远销海外,成为泸州的新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泸州正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全力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依托中欧班列,创新运输模式,持续提升泸州对外开放能级,增强国家物流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辐射效应,不断扩大水、陆国际物流双通道的影响力。
据专项统计调查,泸州城市品牌形象好评度市内、市外分别为94.51%、90.34%,泸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泸州还结合本土历史、文化、饮食等特有风情,厚植地方优秀文化,开展“来泸州·享幸福”城市品牌季活动,推出“寻味、非遗、康养”三条体验路线,以沉浸式体验增强各地游客对泸州的向往。借力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等重大主场活动展示传播城市品牌。
同时,还积极推动泸州元素“走出去”:分水油纸伞参加2024迪拜“温暖迎春 欢乐春节”大巡游活动、俄罗斯“欢乐春节”主题文化活动。海外社交账号“酒城故事”(Tales of City of Liquor)吸引海外网友关注百余万次。
泸州市品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市以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为牵引,让八方游客感受到“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奇”,在“风过泸州带酒香”中沉醉,为“衔杯却爱泸州好”点赞,再邀亲朋“今年又作度泸游”。下一步,泸州将更加突出有个性、有态度、有故事的城市IP,推动万千气象的中国酒城醉美泸州魅力更大,品牌更响。(荞陆 图片由泸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