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释放潜力 自然资源助推高质量发展
打赢耕地进出平衡攻坚战,42天恢复耕地7.8万亩,位列全省第一。
全覆盖织密“地灾”防护网,连续两年“零死亡”,得到省政府肯定批示。
全面完成存量用地处置任务,“三区三线”划定、4700个重大项目入图,2.64万亩建设用地报批……
从近日召开的全州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州自然资源系统聚焦州委、州政府和自然资源厅确定的目标任务,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大局中彰显了重要的保障支撑作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干字当头 开创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2022年,凉山自然资源系统以实干激励全系统干部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奋力开创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规划引领成效初显。完成全州“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州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中期成果。完成两批次65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德昌编制乡镇级片区规划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开展两次城市设计及控规修编国际竞标,审查州科教园区等重点规划设计项目50余个。
用地保障全面加强。争取国家和省共批回建设用地55宗2.64万亩,州本级审批集体农用地转用16宗1440亩。全年处置完成批而未供土地0.97万亩、处置率30.8%(省下达任务27%),处置完成闲置土地0.62万亩、处置率41.55%(省下达任务20%),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耕地保护力度空前。全州划定833.45万亩耕地、584.8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数量及占稳定耕地比例均居全省第一。实施土地整治“百日攻坚”,取得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节余指标3.05万亩,实现收益12.86亿元、超目标4.86亿元。四是矿权出让收益凸显。制定完善55种矿产《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实现矿产资源出让收益9.42亿元、超目标4.42亿元。
地灾防范成效明显。全覆盖排查地灾隐患7轮次,累计撤离转移26万余人次,实现“零死亡”,实施地灾治理工程65个,完成避险搬迁1159户。
明确任务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全州自然资源系统将狠抓落实,聚焦中心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今年,凉山将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耕地保护突破、违法用地整治攻坚、矿产开发管理提升、用地保障提速、规划水平提升“五大行动”。持续推进“进出平衡”,恢复耕地4.5万亩以上,联动农业农村局强力扭转“非粮化”倾向,同时启动安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助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凉山还将全面完成土地整治“百日攻坚”项目,垦造水田3万亩以上。
凉山还将在今年的工作中全面落实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空间规划,审定同城化发展战略规划,加快编制完善各专项规划,支撑重点项目实施;抓紧编制完成84个乡镇级片区规划和一批重点村级片区规划;更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完成30万宗以上农村“房地一体”颁证。
此外,凉山将出去鼓励采取“地灾+城镇开发”“地灾+资源开发”等模式小流域、连片实施地灾整治工程的形式,加强督促指导和调度推进,加快实施地灾隐患点工程治理30个、避险搬迁安置群众600户,消除地灾隐患点600余处,圆满完成三年攻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