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点项目智慧调度平台启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开工经验模型,及时发出预警
重点项目推进,有了“云监工”
重点项目推进,有了“云监工”
开工阶段
通过大数据分析,测算出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手续办理大概需要的时间,建立经验模型,给每个项目模拟出推进时间表。当某个环节的手续办理超出模拟时间,平台就会根据具体的逾期时间长短,发出黄色、橙色、红色预警
促建阶段
采取“指数制”,指数得分低于60分,平台将会发出相应预警信息。目前选取了形象投资进度、投资入统、施工车辆和人员等指标测算项目健康指数得分
项目如期开工和建成投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成都,重点项目的调度迎来智慧时代。近日,试运行半年的成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调度平台正式投用。
该平台通过“线上”主动监测、智慧预警、实时调度,倒逼“线下”问题协调处置流程、跟踪督导机制优化再造,形成“线上+线下”管理闭环,有效服务重大项目高效评估、精准督导,有力支撑项目建设提速、管理服务提效、城市发展提质。
怎样预警?
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经验模型,当项目开工阶段某个环节手续办理超出模拟时间,平台就会发出黄色、橙色或红色预警
成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调度平台分为三大板块,包括全市重点项目总体概况的数字化呈现、项目全景空间画像、智慧预警信息。
“预警是特色功能,包括开工阶段预警和促建阶段预警两部分。”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是成都推进“智慧蓉城”建设的重要场景体现。
平台如何实现科学有效预警?成都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处负责人以开工举例,工程建设类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一般要办理20多个手续,其中4个环节尤为关键,依次是立项审批、用地手续、工程规划、施工许可。
记者了解到,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测算出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手续办理大概需要的时间,建立一个经验模型,据此给每个项目模拟出一个推进时间表。如一个项目开工时间定在10月,根据模型计算,该项目可能需要在3月前完成立项、4月办理完用地手续、6月拿到工程规划许可、9月底办理完施工许可,这样才能在10月顺利开工。当某个环节的手续办理超出模拟时间,平台就会根据具体的逾期时间长短,发出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不同颜色预警的对象不同,红色预警短信将通过相应平台,直接推送给项目所在县(市、区)的政府一把手。
项目是否立项这样的关键信息,如何才能快速获取?据介绍,每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都有唯一的代码标识,通过这个代码,平台就可以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成都市住建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等平台上,实时采集项目关键环节业务数据,推动项目进度数据获取方式由业主单位定期报送向政务数据实时抓取转变,搭建形成智慧监测预警的坚实数据资源底座。
项目促建方面,采取的是“指数制”。项目健康指数得分低于60分则意味着项目推进很不理想、问题突出,平台将会发出相应预警信息。目前选取了形象投资进度、投资入统、施工车辆和人员等指标测算项目健康指数得分。后续将持续增加要素使用情况、工地现场图像等多项指标,结合更先进的BIM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更精准的测算预警,根据具体分值实现促建环节项目风险精准研判和分级预警管理。
效果如何?
过去传统管理模式下,项目信息归集效率低、状态更新不及时。平台试运行期间,有效促进41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工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处负责人介绍,成都全市每年确定的重点项目接近1000个,而主抓项目调度工作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处只有6名工作人员。过去传统管理模式下,项目信息归集效率低、项目状态更新不及时,给项目调度带来一定难度。“可能发现项目不能如期开工时,已临近原定开工时间,这时再来预警已经晚了。”
调度平台的出现,大大提升了项目调度工作的效率。数据显示:试运行期间,调度平台共发出过948次预警,并通过提前预警和问题协调处置,有效促进41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工。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应开未开”项目(即超过计划开工时间仍未开工的项目),同比减少23.33%。
崇州市城区学前教育补短板建设项目就是提前开工的项目之一。在调度平台上,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因未在模型计算的时间内拿到用地许可,平台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出过一次红色预警。
根据平台规则,预警亮灯后,项目责任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预警提示作出响应,并按标准流程对问题环节进行核实或启动问题上报处理。
在崇州案例中,业主反馈了项目未能如期拿到用地许可的原因后,“平台将问题派发到有关责任部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崇州市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所有预警问题,调度平台会持续跟踪、定期提醒并全程记录协同处置情况,依据动态反馈处置结果自动调整预警级别。同时在线下,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与市政府督查部门建立问题协调督办机制,并通过“项目调度”运行周报月报定期通报问题响应处置情况,直至项目问题妥善解决。
“在这样的机制下,将各级各部门项目推进责任感、紧迫感有效压实。”成都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处负责人说,下一步,成都还将统筹推动各县(市、区)及市级相关部门坚持需求和实战导向,采用既有系统“利旧”更新或新建提升等方式,搭建行业、地区项目管理平台,推动平台的交互联动、数据归集共享,加快实现全市项目智慧管理的全周期全覆盖。(记者 蒋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