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新区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争当排头兵和主力军
科创“基因”在这里涌动

  • 2023年01月12日 11时0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航拍科技城新区创新基地及周边,这里布局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技术产业园等。图片由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提供

    岁末年初,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2)榜单,四川省共有8个新区入选,其中绵阳科技城新区位居第11位,较2021年提升5位。

    科技与创新,深深刻入绵阳科技城新区的“基因”。2022年,随着“人产城”融合不断深入,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营运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入驻率成倍增长,承载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企业等方面的“基地”重要作用正在迸发。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绵阳科技城新区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绘新图

    推行“一线工作法”激起科创火花

    1月初,天气虽冷,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新区直管区)高技术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每天有400名工人同时作业,以目前的施工进度测算,20天便可完成一层主体结构建设。从2022年7月开工至今,该项目1号楼已拔地而起。

    聚焦聚力“科技立市、产业强市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展定位,2022年新区直管区擘画新蓝图,加快打造“科创高地、产城新区”。

    如何在“画布”上走笔?关键在于构思布局。新区直管区精准施策,切实践行“新快实真严”要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为例,作为中国科技城建设的主阵地,新区直管区聚焦落实“科技立市”战略,全力构筑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2022年,绵阳打造了“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新区直管区深度参与建设,加快推进线上平台、线下展厅建设及15家入驻高校院所的研发团队在绵阳实质运营。

    新区直管区深入推动“招院引所”,引导科技资源与新区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积极对接厦大、西南交大、西工大等10余所“双一流”高校以及航天三院、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推动设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

    新区直管区如今已构筑起“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衔接的培育体系,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全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5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5家、瞪羚企业1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9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22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达4.5亿元。

    作为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新区直管区正处在加快发展的窗口期,项目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新区直管区建立“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前期工作专班+项目管理系统”三位一体的项目工作机制,形成“基础项目数据库+多个管理功能应用模块”的系统应用体系,实现前期包装、投资资金管理和建设进度3个方面全流程精细化管理。2022年,3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2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连续3个季度进入绵阳市重点项目推进“红榜”。

    添新色

    紧盯三大领域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一条“机器狗”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机器狗与其他机器人展品,来自新区直管区的多家企业。“高精尖”秀出绵阳科技魅力与产业实力的同时,新区抢占新赛道的成效也逐渐显现。

    起步之初,新区直管区就定下了做强产业的基调,并紧盯“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体验经济”三大领域筑牢根基。

    新区直管区聚焦深圳、浙江、上海、苏州等产业基础雄厚之地,主动走出去开展新赛道产业招商活动。以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为例,新区直管区用两个月的时间,让12个机器人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投资7亿元的新区直管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从前期规划到正式开工仅用时60余天。在中国(绵阳)科技城苏州推介会上,新区直管区成功签约40亿元新赛道产业项目,均与机器人产业相关。

    新区直管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研发和制造两大方面,采用全产业生态链布局,实现“招引一个项目、落户一批企业、打造一个园区”。依托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区直管区构建了以机器人为核心,涵盖科研、机器人制造、零部件制造、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的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新区直管区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制定“1+N政策”,“1”即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N”即根据不同领域,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育、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建设”7个方面匹配具体措施。

    新区直管区进一步加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已开工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探索并超前布局元宇宙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空间信息、量子科技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科技+数字化+产业”布局。

    作为城市新中心,新区直管区还着力聚人气、汇商气、旺烟火气,深入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大张旗鼓地办好展会、购物节、消费日等活动。当地正在打造特色街区雅集场景,推动商业街区在业态、风貌上融合三国文化元素,打造集文化剧演、文化体验、美食品鉴、沉浸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于一体的体验式文商消费场景。依托鼓楼山安昌江沿岸“网红”景观资源,深化5G、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运用,鼓励O2O(线上线下)体验、VR/AR交互娱乐等体验式消费业态发展,培育打造5G示范街区,打造智慧智能、高体验、高互动的未来时光沉浸场景。

    筑新景

    绽放城市新气象 “口袋”公园也有科技感

    2022年,新区直管区在全球范围征集科技金融街、科技大会堂、云上大学城、科技服务中心、科创中心5个地标建筑设计方案。

    作为城市新中心,蓝图、规划,于新区直管区有着特别的含义。

    在堪称新区直管区内一张“白纸”的西片区,正规划建设集科技、产业和城市新中心于一体的绵阳新的“城市之心”。

    去年,绵阳深入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新区直管区全面排查市政道路设施、加快推进绿化提升改造、多举措抓实环境保洁。盘活城市边角地,规划建设了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口袋”公园,还特意融入科技感,比如带充电接口的智能座椅,以及智能路牌、智慧斑马线等。

    改善提升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环境。优化企业服务水平,新区直管区设置了专业服务专员队伍,高效快捷地为企业办理场地入驻、政策争取、扶持资金申领等事宜,让来新区直管区落户的企业能享受到从工商注册到企业成长壮大的全生命周期“保姆式”贴心服务。

    软硬环境改善助企业迸发出创新活力和制造实力。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2022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公示名单中,新区直管区4项产品位列其中。

    新区直管区的新景象从线下延伸到“云端”。

    近期,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正对该公司玻璃晶化控制技术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展开攻关,实现这场双向奔赴的“桥梁”是“云上大学城”。该公司通过“云上大学城”发布技术需求,武汉理工大学第一时间“接单”,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成功“揭榜”。

    从线上到线下,透过绵阳云上“两城”,越来越多的技术需求被突破,更多科研成果被转化,更多创新人才被挖掘,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被发现……

    2022年绵阳“云上大学城”已经聚集了中科大、华中科大、厦门大学等20家高水平院校入驻,积极推动实施“10件大事”;先后引进航天三院“航空航天星途鲲鹏创新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动力与新型能源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陈莹莹 戴旖 记者 祖明远)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科技城新区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争当排头兵和主力军
    科创“基因”在这里涌动

  • 2023年01月12日 11时0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航拍科技城新区创新基地及周边,这里布局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技术产业园等。图片由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提供

    岁末年初,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2)榜单,四川省共有8个新区入选,其中绵阳科技城新区位居第11位,较2021年提升5位。

    科技与创新,深深刻入绵阳科技城新区的“基因”。2022年,随着“人产城”融合不断深入,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营运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入驻率成倍增长,承载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企业等方面的“基地”重要作用正在迸发。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绵阳科技城新区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绘新图

    推行“一线工作法”激起科创火花

    1月初,天气虽冷,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新区直管区)高技术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每天有400名工人同时作业,以目前的施工进度测算,20天便可完成一层主体结构建设。从2022年7月开工至今,该项目1号楼已拔地而起。

    聚焦聚力“科技立市、产业强市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展定位,2022年新区直管区擘画新蓝图,加快打造“科创高地、产城新区”。

    如何在“画布”上走笔?关键在于构思布局。新区直管区精准施策,切实践行“新快实真严”要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为例,作为中国科技城建设的主阵地,新区直管区聚焦落实“科技立市”战略,全力构筑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2022年,绵阳打造了“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新区直管区深度参与建设,加快推进线上平台、线下展厅建设及15家入驻高校院所的研发团队在绵阳实质运营。

    新区直管区深入推动“招院引所”,引导科技资源与新区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积极对接厦大、西南交大、西工大等10余所“双一流”高校以及航天三院、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推动设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

    新区直管区如今已构筑起“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衔接的培育体系,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全年新增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5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5家、瞪羚企业1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9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22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达4.5亿元。

    作为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新区直管区正处在加快发展的窗口期,项目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新区直管区建立“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前期工作专班+项目管理系统”三位一体的项目工作机制,形成“基础项目数据库+多个管理功能应用模块”的系统应用体系,实现前期包装、投资资金管理和建设进度3个方面全流程精细化管理。2022年,3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2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连续3个季度进入绵阳市重点项目推进“红榜”。

    添新色

    紧盯三大领域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一条“机器狗”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机器狗与其他机器人展品,来自新区直管区的多家企业。“高精尖”秀出绵阳科技魅力与产业实力的同时,新区抢占新赛道的成效也逐渐显现。

    起步之初,新区直管区就定下了做强产业的基调,并紧盯“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体验经济”三大领域筑牢根基。

    新区直管区聚焦深圳、浙江、上海、苏州等产业基础雄厚之地,主动走出去开展新赛道产业招商活动。以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为例,新区直管区用两个月的时间,让12个机器人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投资7亿元的新区直管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从前期规划到正式开工仅用时60余天。在中国(绵阳)科技城苏州推介会上,新区直管区成功签约40亿元新赛道产业项目,均与机器人产业相关。

    新区直管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研发和制造两大方面,采用全产业生态链布局,实现“招引一个项目、落户一批企业、打造一个园区”。依托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区直管区构建了以机器人为核心,涵盖科研、机器人制造、零部件制造、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的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新区直管区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制定“1+N政策”,“1”即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N”即根据不同领域,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育、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建设”7个方面匹配具体措施。

    新区直管区进一步加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已开工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探索并超前布局元宇宙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空间信息、量子科技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科技+数字化+产业”布局。

    作为城市新中心,新区直管区还着力聚人气、汇商气、旺烟火气,深入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大张旗鼓地办好展会、购物节、消费日等活动。当地正在打造特色街区雅集场景,推动商业街区在业态、风貌上融合三国文化元素,打造集文化剧演、文化体验、美食品鉴、沉浸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于一体的体验式文商消费场景。依托鼓楼山安昌江沿岸“网红”景观资源,深化5G、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运用,鼓励O2O(线上线下)体验、VR/AR交互娱乐等体验式消费业态发展,培育打造5G示范街区,打造智慧智能、高体验、高互动的未来时光沉浸场景。

    筑新景

    绽放城市新气象 “口袋”公园也有科技感

    2022年,新区直管区在全球范围征集科技金融街、科技大会堂、云上大学城、科技服务中心、科创中心5个地标建筑设计方案。

    作为城市新中心,蓝图、规划,于新区直管区有着特别的含义。

    在堪称新区直管区内一张“白纸”的西片区,正规划建设集科技、产业和城市新中心于一体的绵阳新的“城市之心”。

    去年,绵阳深入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新区直管区全面排查市政道路设施、加快推进绿化提升改造、多举措抓实环境保洁。盘活城市边角地,规划建设了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口袋”公园,还特意融入科技感,比如带充电接口的智能座椅,以及智能路牌、智慧斑马线等。

    改善提升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环境。优化企业服务水平,新区直管区设置了专业服务专员队伍,高效快捷地为企业办理场地入驻、政策争取、扶持资金申领等事宜,让来新区直管区落户的企业能享受到从工商注册到企业成长壮大的全生命周期“保姆式”贴心服务。

    软硬环境改善助企业迸发出创新活力和制造实力。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2022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公示名单中,新区直管区4项产品位列其中。

    新区直管区的新景象从线下延伸到“云端”。

    近期,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正对该公司玻璃晶化控制技术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展开攻关,实现这场双向奔赴的“桥梁”是“云上大学城”。该公司通过“云上大学城”发布技术需求,武汉理工大学第一时间“接单”,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成功“揭榜”。

    从线上到线下,透过绵阳云上“两城”,越来越多的技术需求被突破,更多科研成果被转化,更多创新人才被挖掘,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被发现……

    2022年绵阳“云上大学城”已经聚集了中科大、华中科大、厦门大学等20家高水平院校入驻,积极推动实施“10件大事”;先后引进航天三院“航空航天星途鲲鹏创新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动力与新型能源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陈莹莹 戴旖 记者 祖明远)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