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根治农民工欠薪——织密三张“网” 解决烦“薪”事

  • 2022年06月14日 15时13分
  • 来源: 广安市府
  • 【字体:
  • 2021年,广安市共处理欠薪纠纷(线索)600余件,为1152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1200余万元,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反映线索580条、办结率100%,连续3年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舆情……

    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持续推进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系统治理,扎实开展“零欠薪”行动、“清零”百日行动等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织密“欠不了”的监管网络,构建“欠不得”的治理体系,形成“欠不起”的强大震慑,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健全制度

    织密“欠不了”的监管网

    6月10日上午,位于广安临港经开区的广安澜悦府·东院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通过工地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后顺利进入工地。同时,含有工人们姓名、年龄、工种、劳务合同签订时间、工资发放记录等内容的实名制考勤信息,实时上传至全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

    “明确农民工工人身份、工资计算方法是保障工人权益和主张工资的重要依据。但以往由于实名制没有落实到位,处理劳资纠纷往往陷入查证难的尴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高定毅介绍,发生农民工欠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建筑市场普遍的劳务分包、层层转包与实名制、分账制落实不到位则是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主要原因。

    “通过工地实名制管理,工人们近年来从事过的项目、地点、工种以及所得报酬一目了然,从根本上保障了用工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遏制农民工欠薪案件的发生。”高定毅说。

    此外,广安市还相继制订《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等制度性文件,通过完善准入、许可、惩戒等监管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企业直接发放或受委托直接发放办法,解决工资层层分包、劳务转包等源头问题,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

    目前,全市在建工程项目以现金、保函等方式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6.3亿元,缴纳率100%;在建项目总承包企业直接向农民工代发工资率达100%。

    多措并举

    构建“欠不得”的治理网

    “武胜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吗?请问上个月你们接受的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线索,办结情况如何?”6月7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队员杨志华,例行对各县(市、区)欠薪线索办结情况进行核查。

    “通过该平台,2021年,广安市共办结相关欠薪反映线索580条,办结率100%;今年,办结率已连续3个月达到95%以上,居全省前3位。”杨志华介绍,运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收集全市欠薪线索并及时核实查处,只是广安市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途径之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通过整合市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力量,横向开展联合检查、联合调解、联合执法,并发挥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优势,纵向开展隐患排查,对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业企业,以及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的其他企业进行了全面清查。

    通过两张管理网络并行用力,全年共排查欠薪隐患和线索问题158个,均得到了及时整改,确保各类欠薪问题处处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此外,还依托全市70家法律服务和援助机构,全程实时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援助;组织开展“根治欠薪法律服务冬季专项行动”及“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组建12支法律援助小分队进项目、进工地,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共计宣传196场次,法律援助咨询7000余人次,办理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涉及金额600余万元。

    持续高压

    形成“欠不起”的震慑网

    惩戒体系也是治理欠薪的必要手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工程建设领域发生拖欠行为的施工企业,按情况分别纳入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并与企业资质挂钩,每年开展一次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2021年,共评选出守法诚信等级评价A级单位115个、B级单位2个,并向社会公布;对2户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发出9份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移送社会保险机构核查3户,每季度对全市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全年共曝光10件。

    同时,健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出台办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取证指南,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加强办理。2021年,广安市移交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8件、立案8件、移送审查起诉8件,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欠薪执行案件424件。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安:根治农民工欠薪——织密三张“网” 解决烦“薪”事

  • 2022年06月14日 15时13分
  • 来源: 广安市府
  • 2021年,广安市共处理欠薪纠纷(线索)600余件,为1152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1200余万元,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反映线索580条、办结率100%,连续3年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舆情……

    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持续推进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系统治理,扎实开展“零欠薪”行动、“清零”百日行动等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织密“欠不了”的监管网络,构建“欠不得”的治理体系,形成“欠不起”的强大震慑,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健全制度

    织密“欠不了”的监管网

    6月10日上午,位于广安临港经开区的广安澜悦府·东院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通过工地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后顺利进入工地。同时,含有工人们姓名、年龄、工种、劳务合同签订时间、工资发放记录等内容的实名制考勤信息,实时上传至全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

    “明确农民工工人身份、工资计算方法是保障工人权益和主张工资的重要依据。但以往由于实名制没有落实到位,处理劳资纠纷往往陷入查证难的尴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高定毅介绍,发生农民工欠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建筑市场普遍的劳务分包、层层转包与实名制、分账制落实不到位则是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主要原因。

    “通过工地实名制管理,工人们近年来从事过的项目、地点、工种以及所得报酬一目了然,从根本上保障了用工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遏制农民工欠薪案件的发生。”高定毅说。

    此外,广安市还相继制订《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等制度性文件,通过完善准入、许可、惩戒等监管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企业直接发放或受委托直接发放办法,解决工资层层分包、劳务转包等源头问题,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

    目前,全市在建工程项目以现金、保函等方式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6.3亿元,缴纳率100%;在建项目总承包企业直接向农民工代发工资率达100%。

    多措并举

    构建“欠不得”的治理网

    “武胜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吗?请问上个月你们接受的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线索,办结情况如何?”6月7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队员杨志华,例行对各县(市、区)欠薪线索办结情况进行核查。

    “通过该平台,2021年,广安市共办结相关欠薪反映线索580条,办结率100%;今年,办结率已连续3个月达到95%以上,居全省前3位。”杨志华介绍,运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收集全市欠薪线索并及时核实查处,只是广安市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途径之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通过整合市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力量,横向开展联合检查、联合调解、联合执法,并发挥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优势,纵向开展隐患排查,对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业企业,以及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的其他企业进行了全面清查。

    通过两张管理网络并行用力,全年共排查欠薪隐患和线索问题158个,均得到了及时整改,确保各类欠薪问题处处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此外,还依托全市70家法律服务和援助机构,全程实时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援助;组织开展“根治欠薪法律服务冬季专项行动”及“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组建12支法律援助小分队进项目、进工地,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共计宣传196场次,法律援助咨询7000余人次,办理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涉及金额600余万元。

    持续高压

    形成“欠不起”的震慑网

    惩戒体系也是治理欠薪的必要手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工程建设领域发生拖欠行为的施工企业,按情况分别纳入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并与企业资质挂钩,每年开展一次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2021年,共评选出守法诚信等级评价A级单位115个、B级单位2个,并向社会公布;对2户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发出9份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移送社会保险机构核查3户,每季度对全市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全年共曝光10件。

    同时,健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出台办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取证指南,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加强办理。2021年,广安市移交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8件、立案8件、移送审查起诉8件,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欠薪执行案件424件。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