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固本 用绿色破题—雅安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5月14日 15时30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字体:
  • 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坐落着1.53万平方公里,素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雅安。

    雅安,因绿而名,因生态而兴。

    在这里,生态建设永无止境;在这里,绿色高质量发展未曾停歇;在这里,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频频上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一分不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雅安作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定位,指明了雅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这既是时代的问卷、发展的命题,更是雅安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坐标。

    以生态固本,用绿色破题。近年来,我市持之以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巩固绿色本底,加快绿色资源转化,让绿色深化为雅安的符号,也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了雅安贡献

    绿

    铺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20213月全省地表水和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20211-3月,我市在15个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名列第一。

    天府之肺实至名归。

    良好的空气环境质量为雅安城市颜值增光添色,也给蓝天保卫战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源涵养地,雅安自上世纪90年代率先试点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中,厚植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

    未见高楼林立,先见郁郁葱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扛起建设长江上游坚固生态屏障的重要政治使命,认真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强对雅安的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同时驰而不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紧扣天更蓝,我市通过集中攻坚治理,让原本优良的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2020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0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0月,雅安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6.2%,持续位居全国、全省第一方阵。

    紧扣山更绿,我市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69.14%,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以来治理岩溶土地38平方公里,建成省级湿地公园3个,湿地保有量26.97万亩。土壤污染防治在2018年、2019年中被考评为优秀。全市拥有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达18.15万公顷。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达0.57万公顷。

    紧扣水更清,我市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制定实施《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雅安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全国前列。青衣江(雅安段)和大渡河(雅安段)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如今,雅安已成为全国唯一的生态气候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被纳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本底更加巩固、更加夺目。

    去年年初,中央给成渝两地了个双城经济圈。一时间各相关市(州)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践行这场入圈之旅。绿色本底成为雅安入圈的硬核竞争力。

    绿。走进十四五,雅安正通过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高地、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产业发展高地三个高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门户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四大经济,充分把雅安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阔步前行。

    绿

    描好优势转化的发展亮色

    到龙苍沟叠翠溪景区呼吸,到宝兴县重走长征路翻越夹金山,到石棉县王岗坪远眺贡嘎雪山,到汉源体验采摘乐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3.5648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59%,实现门票收入1015.2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3%

    旅游景区异常火爆,特色民宿也没落下。

    茶园美,新村靓,产业兴,这是不少游客对名山区万古镇的印象。淡季摘茶,旺季经营民宿,每天都有收入,每天都很充实。该镇莫家村村民杨乐除了打理自家的4亩茶园,还将住房精装修了一番,开起了特色民宿,每年增加近8000元收入。

    一片茶叶染绿一方山水。

    作为乡村振兴茶产业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全长32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将附近的茶园和民宿串联起来,形成了茶旅融合示范片,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窥一斑可见全貌。依托良好自然生态优势,点绿成金例子还有很多。

    如今,通过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我市农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康养产业良性起步,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进一步扩面提质,一三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

    如果说农旅产业的结合,在雅安生态底色上描上了一抹深绿;那么,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则增添了一抹新绿

    雅安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269万千瓦。充沛的清洁能源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雅安给出的答案是——大数据。

    201811月,雅安大数据产业发展拉开序幕,雅云·数字新城拔地而起,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区仅用8个月时间就建成开园,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性价比最优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达到247.2亿元。

    今年3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会议召开后不久,329日,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经第三方机构核查与认证,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通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在三雅之外,一朵雅云正在雅州大地上腾空而起。假以时日,大数据将成为带动雅安经济腾飞的强劲动力。并且,这朵雅云还将在雅安市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大有作为。

    除了大力发展大数据,我市还大力发展先进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以绿色新动能谋新篇。

    目前,已建成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基地和全国单体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锌锭、铜材、碳酸钙和包覆纱产能全省最大;新筑通工锂电新能源公交车实现批量生产、氢能源公交车下线试运行;王老吉、五丰黎红、华润三九(雅安)药业、迅康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在精制茶、花椒油、现代中医药等领域具有全国知名度。

    生态资源富集,却没有因此为由,暂缓经济社会发展脚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善用生态资源却不破坏资源的巧思……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我市奋力做好优势转化这篇大文章,夯实绿色产业支撑,加快构建以“1+4”现代工业体系、“5+3”现代农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幅在绿水青山中发现金山银山、在绿水青山中经营金山银山、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生态固本 用绿色破题—雅安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5月14日 15时30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坐落着1.53万平方公里,素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雅安。

    雅安,因绿而名,因生态而兴。

    在这里,生态建设永无止境;在这里,绿色高质量发展未曾停歇;在这里,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频频上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一分不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雅安作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定位,指明了雅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这既是时代的问卷、发展的命题,更是雅安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坐标。

    以生态固本,用绿色破题。近年来,我市持之以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巩固绿色本底,加快绿色资源转化,让绿色深化为雅安的符号,也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了雅安贡献

    绿

    铺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20213月全省地表水和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20211-3月,我市在15个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名列第一。

    天府之肺实至名归。

    良好的空气环境质量为雅安城市颜值增光添色,也给蓝天保卫战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源涵养地,雅安自上世纪90年代率先试点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中,厚植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

    未见高楼林立,先见郁郁葱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扛起建设长江上游坚固生态屏障的重要政治使命,认真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强对雅安的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同时驰而不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紧扣天更蓝,我市通过集中攻坚治理,让原本优良的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2020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0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0月,雅安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6.2%,持续位居全国、全省第一方阵。

    紧扣山更绿,我市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69.14%,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以来治理岩溶土地38平方公里,建成省级湿地公园3个,湿地保有量26.97万亩。土壤污染防治在2018年、2019年中被考评为优秀。全市拥有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达18.15万公顷。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达0.57万公顷。

    紧扣水更清,我市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制定实施《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雅安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全国前列。青衣江(雅安段)和大渡河(雅安段)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如今,雅安已成为全国唯一的生态气候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被纳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本底更加巩固、更加夺目。

    去年年初,中央给成渝两地了个双城经济圈。一时间各相关市(州)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践行这场入圈之旅。绿色本底成为雅安入圈的硬核竞争力。

    绿。走进十四五,雅安正通过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高地、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产业发展高地三个高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门户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四大经济,充分把雅安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阔步前行。

    绿

    描好优势转化的发展亮色

    到龙苍沟叠翠溪景区呼吸,到宝兴县重走长征路翻越夹金山,到石棉县王岗坪远眺贡嘎雪山,到汉源体验采摘乐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3.5648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59%,实现门票收入1015.2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3%

    旅游景区异常火爆,特色民宿也没落下。

    茶园美,新村靓,产业兴,这是不少游客对名山区万古镇的印象。淡季摘茶,旺季经营民宿,每天都有收入,每天都很充实。该镇莫家村村民杨乐除了打理自家的4亩茶园,还将住房精装修了一番,开起了特色民宿,每年增加近8000元收入。

    一片茶叶染绿一方山水。

    作为乡村振兴茶产业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全长32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将附近的茶园和民宿串联起来,形成了茶旅融合示范片,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窥一斑可见全貌。依托良好自然生态优势,点绿成金例子还有很多。

    如今,通过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我市农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康养产业良性起步,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进一步扩面提质,一三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

    如果说农旅产业的结合,在雅安生态底色上描上了一抹深绿;那么,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则增添了一抹新绿

    雅安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269万千瓦。充沛的清洁能源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雅安给出的答案是——大数据。

    201811月,雅安大数据产业发展拉开序幕,雅云·数字新城拔地而起,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区仅用8个月时间就建成开园,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性价比最优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达到247.2亿元。

    今年3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会议召开后不久,329日,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经第三方机构核查与认证,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通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在三雅之外,一朵雅云正在雅州大地上腾空而起。假以时日,大数据将成为带动雅安经济腾飞的强劲动力。并且,这朵雅云还将在雅安市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大有作为。

    除了大力发展大数据,我市还大力发展先进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以绿色新动能谋新篇。

    目前,已建成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基地和全国单体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锌锭、铜材、碳酸钙和包覆纱产能全省最大;新筑通工锂电新能源公交车实现批量生产、氢能源公交车下线试运行;王老吉、五丰黎红、华润三九(雅安)药业、迅康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在精制茶、花椒油、现代中医药等领域具有全国知名度。

    生态资源富集,却没有因此为由,暂缓经济社会发展脚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善用生态资源却不破坏资源的巧思……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我市奋力做好优势转化这篇大文章,夯实绿色产业支撑,加快构建以“1+4”现代工业体系、“5+3”现代农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幅在绿水青山中发现金山银山、在绿水青山中经营金山银山、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