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获全胜 迈步新征程——自贡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2021年04月14日 10时26分
  • 来源: 自贡市府
  • 【字体:
  • 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如春雷一般,唤醒了华夏大地每一寸贫困的土地。回首我市脱贫攻坚历程,贫困群众从“有保障”到“更完善”,百姓的“腰包”鼓了,乡村的道路宽了,景色美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勾勒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时势相乘天作好,山灵水秀地生金。2014年,脱贫攻坚战在盐都大地全面打响,经过3年集中攻坚,2018年底,自贡市全面实现113个贫困村退出、15.07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提前两年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时期减贫任务。

    经过两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市已退出村和已脱贫户无一村一户返贫。2016年以来,全市5个区(县)获得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等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贡特色的丘区“插花式”脱贫之路,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渐成现实。

    战略思维谋全局

    高点起步高位推进

    作为典型的丘陵“插花式”贫困地区,我市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分布情况较为均匀,其中贫困村大安区26个、沿滩区21个、荣县32个、富顺县34个;贫困人口自流井区0.13万户、0.43万人,贡井区0.43万户、1.28万人,大安区0.67万户、1.89万人,沿滩区0.75万户、2.28万人,荣县1.28万户、3.69万人,富顺县1.73万户、5.50万人。

    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工作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理念,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紧扣扶贫脱贫任务、攻坚目标,破釜沉舟、快马扬鞭,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高点起步、高位推进。

    针对人地矛盾尖锐、土地零碎、生态脆弱、劳动生产和商品率低等丘区特点及贫困总量小、点状分布、生活设施不配套、产业支撑乏力等“插花式”贫困特征,我市把脱贫攻坚放到“三农”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坚持城乡融合理念,按照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农民新居社区化“三化同步”,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共建”,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幸福美丽新村、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四个结合”,实施新居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素质提升、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六大工程”的“3346”工作思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以22个扶贫专项为抓手,聚合资源、加压提速、精准施策。

    六大工程齐推进

    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

    新居建设工程突出“五定”落实——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定任务、定责任、定范围、定时间、定标准“五定”工作法,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土坯房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六大类项目进行统筹,全市累计新改建贫困户住房1.7万户,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加快易地扶贫搬迁进度,到2018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了17064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两年达到“十三五”期搬迁总规模,搬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产业培育工程成就利益共享——我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整合资源高标准全力打造“一区六园”建设,以利益联结拓展价值链。通过用好招商引资25条政策,抓好扶贫招商引资,使德康生猪、海升集团、江苏立华等全国500强企业入驻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推广“银政企+贫困户”“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等发展模式,提升组织化程度,支持鼓励贫困户小畜禽、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商店等“五小”经济发展,实现把80%以上贫困人口聚集到产业链上。

    基础设施工程实现改造提升——以路、水、电、通讯为重点,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13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路面宽度均达到4.5米以上,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农村客运。通过建成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全市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均得到保障。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和网络扶贫等工程,全市所有贫困户安全用电均有保障,贫困户广播电视接收均实现全覆盖,113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电力、通讯和光纤全覆盖。

    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劳动技能——我市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采取灵活、生动的培训方式,吸引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技能培训,确保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全市各级积极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开展就业扶贫培训,通过创建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6.42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2.6%,使就业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

    公共服务工程统筹服务体系建设——全市113个贫困村均建成“1+6”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向贫困地区倾斜延伸;持续抓好“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实现1.53万名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0%入学;严格“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贫困户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将11.4万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养老保险政策兜底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口按标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4.7万名贫困人口发放低保,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生态环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市全面开展贫困地区或涉及贫困户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累计管护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13.9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34万亩,贫困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等政策性资金得到落实。创新实施贫困户“改庭院、改入户路、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清垃圾、清杂物、清乱搭”的“六改三清”行动,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2.7万户贫困户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

    帮扶之间心手相连

    迈上乡村振兴新起点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经济上开启了乡村新态;这是一项民心工程,生态上改换了乡村新颜;这是一项初心工程,全市14万党员,1.4万干部,千名第一书记,70个突击队,在这场战斗中经受洗礼,茁壮成长。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坚如磐石的执政之基、千锤百炼的执政能力,使我们更具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驾驭能力。

    能解民心所思者,便是民心所向处。在帮与扶之间,手之所牵,便是心之相连;在攻坚与脱贫之时,成就和荣誉,铸就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解决困难之后,当我们再度面对困难,便是没有困难。于是,我们在脱贫攻坚6年之约的终点看到更加充足而优质的农副产品供给、更加舒畅的农业农村商品流通、更加活跃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便捷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更加有力的农村基层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

    这一刻,我们豪情万丈,因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消除贫困,开启了盐都大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扶贫政策、扶持力度、帮扶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决战获全胜 迈步新征程——自贡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2021年04月14日 10时26分
  • 来源: 自贡市府
  • 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如春雷一般,唤醒了华夏大地每一寸贫困的土地。回首我市脱贫攻坚历程,贫困群众从“有保障”到“更完善”,百姓的“腰包”鼓了,乡村的道路宽了,景色美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勾勒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时势相乘天作好,山灵水秀地生金。2014年,脱贫攻坚战在盐都大地全面打响,经过3年集中攻坚,2018年底,自贡市全面实现113个贫困村退出、15.07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提前两年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时期减贫任务。

    经过两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市已退出村和已脱贫户无一村一户返贫。2016年以来,全市5个区(县)获得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等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贡特色的丘区“插花式”脱贫之路,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渐成现实。

    战略思维谋全局

    高点起步高位推进

    作为典型的丘陵“插花式”贫困地区,我市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分布情况较为均匀,其中贫困村大安区26个、沿滩区21个、荣县32个、富顺县34个;贫困人口自流井区0.13万户、0.43万人,贡井区0.43万户、1.28万人,大安区0.67万户、1.89万人,沿滩区0.75万户、2.28万人,荣县1.28万户、3.69万人,富顺县1.73万户、5.50万人。

    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工作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理念,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紧扣扶贫脱贫任务、攻坚目标,破釜沉舟、快马扬鞭,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高点起步、高位推进。

    针对人地矛盾尖锐、土地零碎、生态脆弱、劳动生产和商品率低等丘区特点及贫困总量小、点状分布、生活设施不配套、产业支撑乏力等“插花式”贫困特征,我市把脱贫攻坚放到“三农”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坚持城乡融合理念,按照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农民新居社区化“三化同步”,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共建”,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幸福美丽新村、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四个结合”,实施新居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素质提升、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六大工程”的“3346”工作思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以22个扶贫专项为抓手,聚合资源、加压提速、精准施策。

    六大工程齐推进

    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

    新居建设工程突出“五定”落实——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定任务、定责任、定范围、定时间、定标准“五定”工作法,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土坯房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六大类项目进行统筹,全市累计新改建贫困户住房1.7万户,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加快易地扶贫搬迁进度,到2018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了17064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两年达到“十三五”期搬迁总规模,搬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产业培育工程成就利益共享——我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整合资源高标准全力打造“一区六园”建设,以利益联结拓展价值链。通过用好招商引资25条政策,抓好扶贫招商引资,使德康生猪、海升集团、江苏立华等全国500强企业入驻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推广“银政企+贫困户”“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等发展模式,提升组织化程度,支持鼓励贫困户小畜禽、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商店等“五小”经济发展,实现把80%以上贫困人口聚集到产业链上。

    基础设施工程实现改造提升——以路、水、电、通讯为重点,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13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路面宽度均达到4.5米以上,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农村客运。通过建成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全市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均得到保障。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和网络扶贫等工程,全市所有贫困户安全用电均有保障,贫困户广播电视接收均实现全覆盖,113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电力、通讯和光纤全覆盖。

    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劳动技能——我市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采取灵活、生动的培训方式,吸引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技能培训,确保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全市各级积极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开展就业扶贫培训,通过创建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6.42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2.6%,使就业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

    公共服务工程统筹服务体系建设——全市113个贫困村均建成“1+6”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向贫困地区倾斜延伸;持续抓好“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实现1.53万名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0%入学;严格“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贫困户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将11.4万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养老保险政策兜底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口按标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4.7万名贫困人口发放低保,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生态环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市全面开展贫困地区或涉及贫困户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累计管护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13.9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34万亩,贫困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等政策性资金得到落实。创新实施贫困户“改庭院、改入户路、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清垃圾、清杂物、清乱搭”的“六改三清”行动,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2.7万户贫困户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

    帮扶之间心手相连

    迈上乡村振兴新起点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经济上开启了乡村新态;这是一项民心工程,生态上改换了乡村新颜;这是一项初心工程,全市14万党员,1.4万干部,千名第一书记,70个突击队,在这场战斗中经受洗礼,茁壮成长。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坚如磐石的执政之基、千锤百炼的执政能力,使我们更具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驾驭能力。

    能解民心所思者,便是民心所向处。在帮与扶之间,手之所牵,便是心之相连;在攻坚与脱贫之时,成就和荣誉,铸就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解决困难之后,当我们再度面对困难,便是没有困难。于是,我们在脱贫攻坚6年之约的终点看到更加充足而优质的农副产品供给、更加舒畅的农业农村商品流通、更加活跃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便捷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更加有力的农村基层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

    这一刻,我们豪情万丈,因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消除贫困,开启了盐都大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扶贫政策、扶持力度、帮扶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