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眉山: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 2019年04月25日 14时39分
  • 来源: 眉山市府
  • 【字体:
  • 苏东坡曾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竹子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吃饭用的竹筷到坐卧用的竹椅竹床,从晾衣服用的竹竿到遮风挡雨的竹斗笠,可谓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竹产业是当前我国重点发展的一项绿色产业。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时指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我市竹产业究竟有着怎样的特色和发展潜力?

    据悉,眉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竹产区,有着丰富的竹生态资源,拥有竹资源100余种,竹林面积达108万亩,年产量竹材可达60万吨。东坡竹园、省级竹林湿地公园、尖山竹海森林公园等景观遍布全市。

    依托深厚的竹文化底蕴、悠久的竹子开发历史,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培育竹资源,弘扬竹文化,提升竹产品附加值和质量,着力打造“竹编、竹纸、竹钢”三大竹产业品牌,发展成为全省竹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其中,眉山“竹编”已形成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多品种产品体系,产品远销欧、美、韩、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眉山“竹纸”产能达20万吨,“斑布”本色健康生活用纸领跑全国市场,市场占有率达20%;眉山“竹钢”先后承建北京文创产业园“北京坊”、世界园艺博览会“百果园”、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等多个国内重大项目,在环保建筑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2018年6月,我市还成功举办了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创造了高规格组织、大规模成交、国际化协作大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眉山“竹编”中最具代表性的“青神竹编”与丝绸、蜀绣,并称“蜀中三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其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是四川省地方标准。2018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神县还先后获得“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竹编制品出口基地”“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竹编艺术传承国际范例奖”“四川省首批林业双创示范基地”等国际国内殊荣与奖项40余项。

    “2018年,全市竹产业综合达到产值60亿元,竹农的竹业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我们力争到2022年,全市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建成以竹编、竹建筑、竹会展、竹研发、竹培训为特色的国际竹产业文化创意及融合发展先行区。”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全市将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激励,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眉山: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 2019年04月25日 14时39分
  • 来源: 眉山市府
  • 苏东坡曾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竹子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吃饭用的竹筷到坐卧用的竹椅竹床,从晾衣服用的竹竿到遮风挡雨的竹斗笠,可谓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竹产业是当前我国重点发展的一项绿色产业。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时指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我市竹产业究竟有着怎样的特色和发展潜力?

    据悉,眉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竹产区,有着丰富的竹生态资源,拥有竹资源100余种,竹林面积达108万亩,年产量竹材可达60万吨。东坡竹园、省级竹林湿地公园、尖山竹海森林公园等景观遍布全市。

    依托深厚的竹文化底蕴、悠久的竹子开发历史,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培育竹资源,弘扬竹文化,提升竹产品附加值和质量,着力打造“竹编、竹纸、竹钢”三大竹产业品牌,发展成为全省竹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其中,眉山“竹编”已形成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多品种产品体系,产品远销欧、美、韩、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眉山“竹纸”产能达20万吨,“斑布”本色健康生活用纸领跑全国市场,市场占有率达20%;眉山“竹钢”先后承建北京文创产业园“北京坊”、世界园艺博览会“百果园”、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等多个国内重大项目,在环保建筑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2018年6月,我市还成功举办了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创造了高规格组织、大规模成交、国际化协作大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眉山“竹编”中最具代表性的“青神竹编”与丝绸、蜀绣,并称“蜀中三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其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是四川省地方标准。2018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神县还先后获得“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竹编制品出口基地”“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竹编艺术传承国际范例奖”“四川省首批林业双创示范基地”等国际国内殊荣与奖项40余项。

    “2018年,全市竹产业综合达到产值60亿元,竹农的竹业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我们力争到2022年,全市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建成以竹编、竹建筑、竹会展、竹研发、竹培训为特色的国际竹产业文化创意及融合发展先行区。”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全市将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激励,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