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从严务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以考促学,这是我市创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举措,实现教育效果全覆盖的有力之举。
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我市从严务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保持现有良好政治生态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着力借教育之机清除干部思想灰尘、匡正干部日常行为、提振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着力巩固我市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干部“身入”更要“心入”
专题教育伊始,市委先后3次召开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市委书记唐坚主动参与制定全市教育实施方案,深入查找乐山“不严不实”问题,带头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七一”之前,29名市级领导和600余名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班子成员纷纷走上讲台,主动作示范、当表率。
市委始终坚持制度从严、执纪从严,以“钉是钉、铆是铆”的精神,严防专题教育出现“虚、空、偏”和“抄、套、仿”问题。从严编发系列评论文章,批驳“过头论”“刮风论”“无用论”等错误言论;从严制定市领导分片指导、组织部班子成员分片督导工作制度,通过巡回检查、专项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纠偏勘误了专题教育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的34个问题;从严执行“一把手”党课提纲备案、党课效果现场测评制度,5名党课质量不过关的市级部门党组书记被市委组织部约谈并被责令重讲;从严组织第一专题学习研讨,逗硬开展学习效果集中测试,2名不假不到和1名测试不及格的县级干部被全市通报批评。市委以逗真碰硬的态度警醒了部分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主动的领导干部,促进干部在专题教育中既“身入”又“心入”。
“靶心”要准“叫板”要真
一堂党课是否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关键是看有没有把存在问题的根源挖出来、讲明白。市委坚持以问题的细查和整改破题,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专题教育全过程。
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市委要求,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班子成员“集体会诊”“共同把脉”,找准查实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秉承“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说立改”理念,在准确甄别干部队伍严实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各地各部门迅速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以“钉钉子”的精神逐一消灭“不严不实”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共查找梳理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不严不实”突出问题25类86个,建立“不严不实”问题整改台账1000余本,收录问题3000余个。聚焦群众意见相对集中的“为官不为”“‘四风’反弹”“干部选任违规”等突出问题,相继出台《乐山市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乐山市激励干部“奋发有为”十条举措》《乐山市整治“为官不为”实施办法》,持续向问题“叫板”,在有力震慑干部队伍的同时,推动我市政治生态不断净化。
夯实基础服务为民
于专题教育而言,基层党建作用是否得以充分发挥是校检教育实效的温度计。市委始终坚持将“抓基层、打基础”同专题教育同谋划同部署,将践行“亲情工作法”、实施“堡垒提升工程”、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工作实效作为检验教育新成效的量化标准。
创新建立“亲情工作法”群众满意度考评机制,邀请群众对领导干部践行亲情工作法情况进行考评,对“不称职”得票超过50%的领导干部,上一级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思想补课、帮教整改。6月30日,30余名市领导带头践行“亲情工作法”,组织基层夜话37场,家访群众100多户,现场解决群众困难120余项。自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亲情沟通渠道深入基层走访群众1.4万余人次,建立亲情台账2000余本,登记整改问题1万余件,精准服务群众4600多人,用解决问题的实效,赢得了群众亲情。
结合“三分类、三升级”,坚持将实施“堡垒提升工程”作为拓展专题教育成效的重要载体,在强化基层党建的同时,将从严治党的鞭子挥到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身上。
创新建立市领导挂联县(市、区)和国有企业,县(市、区)和市级部门“一把手”挂联乡镇(街道)和“两新组织”,县级领导班子延伸挂联村(社区)的领导挂联制度,将全市县级干部联系点全部调整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市领导全覆盖联系57个后进村(社区)。领导干部立说立行签订“后进不转化,联系不脱钩”工作“军令状”,严格遵守“每月蹲点指导一次、每季解决问题一批”工作要求,蹲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专题教育期间,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带动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实际问题203件,205个后进党组织成功脱掉“后进帽”。
锤炼作风巩固成果
开展专题教育,是治愈干部作风问题的一剂良药,也为积极探索作风建设的“乐山实践”提供契机。
我市坚持将专题教育作为深化“作风兴市”的重要举措,率先在全省出台深化“作风兴市”5年规划,结合专题教育要求,创新制发《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健康体检”办法》,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开展以“五对照五检查”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健康体检”,自查“不严不实”问题,逐项整改完善,以清理干部思想尘埃,根治干部思想顽疾。
市委始终坚持将整治“四风”和“腐败”问题同整治“不严不实”问题统筹推进。全市建立健全了群众网上网下信访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机制,从严开展了深化“庸懒散浮拖推”、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专项治理,重点查处了领导干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违规行为,遏制了“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三超两乱”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自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领导干部收受红包、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案件81件,处分41人,内部通报18件,媒体曝光11件,作风建设与专题教育同时发力,力争对全市“不严不实”的作风之弊、堕落腐败的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
精准发力助力扶贫
自“十二五”初期我市务实提出“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十年同步奔小康”扶贫工作目标后,全市突出开展了扶贫攻坚行动,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7.82万人减少到17.7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6%下降到7.5%,扶贫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
专题教育开展期间,也正值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攻坚拔寨冲刺阶段,如何精准挖穷根、甩穷帽,我市瞄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契机,要求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把精准扶贫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实践课堂,力争借专题教育之手,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
专题教育初期,由市领导带队的12个督查调研组相继深入全市各地开展督查调研,准确掌握了全市扶贫工作存在的6大类现实问题,指导各地党委建立健全了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三本台账,并为贫困户分类建档立卡。在此基础上,市委赓即出台《乐山市实施科学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方案》,充分结合市情实际提出“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今年上半年,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完成投资8452万元,乌蒙山连片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全市精准减贫10900人。7月31日,我市举行“千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259个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功组建,8月8日,1376名党员干部全面到位开展工作,部门单位全覆盖帮扶259个省定贫困村工作格局成功构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