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中韩共谱“老友记” 合作驶入“快车道”

  • 2015年11月18日 16时4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在成都龙泉驿区,韩国浦项中国成都钢板加工中心正在加紧施工,该企业所属的汽车板加工厂有望于今年年底投入生产,设计年产能17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为周边汽车装配厂供应产品,为成都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贡献新的力量。

      近年来,中韩双方在经贸合作的水平和层次上不断提升,韩企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成都。“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的经济桥头堡,正成为韩国企业的投资重点。”韩国驻成都贸易馆馆长张炳松曾这样表示。随着中韩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和深化,成都与韩国地方政府携手共谱“老友记”,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全面开花,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成都成为韩企重点投资城市

      现代汽车、SK集团等韩国知名企业纷纷来蓉发展;韩国第二大商业银行友利银行在成都设立分行……近年来,越来越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成都如磁铁一般,吸引了更多韩国企业。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我市共批准韩国投资企业173家,投资总额4.2亿美元,到位资金1.3685亿美元,涉及商业零售、农畜牧业、制造业、食品及信息咨询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目前,在成都的韩国企业包括两类:一类是韩国企业在成都设立的分公司、办事处;另一类是韩国人在成都注册创办的企业。LG电子中国西南大区总经理罗越先生表示,成都一直是其在中国市场重点关注的目标投资城市,“LG将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在西南地区电子行业的领导品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成都无疑是LG电子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

      在世界经贸的版图中,韩国已经成为成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近年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成都与韩国双边贸易往来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特别是近5年,成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82.25%。不仅如此,四川、成都的企业也积极走出去,比如成都映象、鹏博士电信、世纪双虹等纷纷加大对韩投资,积极开拓韩国市场。

      举办多种活动全面深化合作

      今年5月19日—21日,“2015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韩国三星、现代、LG、SK等世界500强企业云集,涵盖制造、百货、房地产、金融、娱乐、通信、电商、物流等多个产业;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贸易协会等韩国政府机构和行业商会也纷纷参会。

      “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一个论坛活动能将如此多的韩国顶级企业聚集在一起。”世界知识论坛实务局长金大起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也认为:“通过论坛方式加深彼此间了解,有助于更多韩企认识四川、了解成都,为吸引更多韩企投资成都非常有利。”

      而在去年6月,在2014韩国—中国(西部)未来合作论坛及经贸洽谈会上,来自韩国的43家企业与200家川企开展一对一的洽谈交流。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大象食品签署了长期供销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引进适合成都人口味的韩式辣椒酱、调味品、方便食品等全系列产品,让正宗韩国食品走入社区终端;成都佩和商贸有限公司与韩国penguin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韩国进口食品、紫菜、海产品等特色食品,丰富各大商场超市的韩国柜台。此外,成都品利食品公司、王府井百货、福满家便利连锁等一大批实力流通企业和贸易商参加洽谈会,积极挖掘与韩国企业合作的商机。

      一系列活动,密切了成都与韩国的联系,加深了韩国企业对成都的了解。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成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韩企业都面临更大的机遇。正如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所说,利用资源和优势,双方共同携手把可能变为现实。

      加强友城交流共谱“老友记”

      随着双方经贸交流日益加深,政府间合作也得到强化。成都先后与韩国金泉市、大邱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由首尔市政府发起成立的世界城市和区域电子政府协议组织亚洲办事处也落户成都。这些合作有力推动了双方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成都周边世界自然遗产丰富,三国文化也备受韩国民众青睐,成都入境游中韩国游客人数常年名列前茅。由韩国釜山发起成立的亚太旅游城市振兴机构目前共有亚太地区76个地方政府和37个民间团体会员,成都于2009年成为其会员城市,并与韩国各地方开展了良好的旅游合作。韩国是成都第7大入境游客源地,也是成都出境游第5大目的地国。2015年上半年,韩国来蓉入境游客41247人次,同比增长23.07%;成都赴韩团队游客53912人次,同比增长112.56%。同时,成都正在积极推动除首尔以外,与其他韩国重要城市开通直航,其中,成都—济州直航有望于2016年内开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韩共谱“老友记” 合作驶入“快车道”

  • 2015年11月18日 16时4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在成都龙泉驿区,韩国浦项中国成都钢板加工中心正在加紧施工,该企业所属的汽车板加工厂有望于今年年底投入生产,设计年产能17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为周边汽车装配厂供应产品,为成都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贡献新的力量。

      近年来,中韩双方在经贸合作的水平和层次上不断提升,韩企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成都。“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的经济桥头堡,正成为韩国企业的投资重点。”韩国驻成都贸易馆馆长张炳松曾这样表示。随着中韩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和深化,成都与韩国地方政府携手共谱“老友记”,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全面开花,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成都成为韩企重点投资城市

      现代汽车、SK集团等韩国知名企业纷纷来蓉发展;韩国第二大商业银行友利银行在成都设立分行……近年来,越来越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成都如磁铁一般,吸引了更多韩国企业。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我市共批准韩国投资企业173家,投资总额4.2亿美元,到位资金1.3685亿美元,涉及商业零售、农畜牧业、制造业、食品及信息咨询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目前,在成都的韩国企业包括两类:一类是韩国企业在成都设立的分公司、办事处;另一类是韩国人在成都注册创办的企业。LG电子中国西南大区总经理罗越先生表示,成都一直是其在中国市场重点关注的目标投资城市,“LG将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在西南地区电子行业的领导品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成都无疑是LG电子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

      在世界经贸的版图中,韩国已经成为成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近年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成都与韩国双边贸易往来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特别是近5年,成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82.25%。不仅如此,四川、成都的企业也积极走出去,比如成都映象、鹏博士电信、世纪双虹等纷纷加大对韩投资,积极开拓韩国市场。

      举办多种活动全面深化合作

      今年5月19日—21日,“2015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韩国三星、现代、LG、SK等世界500强企业云集,涵盖制造、百货、房地产、金融、娱乐、通信、电商、物流等多个产业;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贸易协会等韩国政府机构和行业商会也纷纷参会。

      “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一个论坛活动能将如此多的韩国顶级企业聚集在一起。”世界知识论坛实务局长金大起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也认为:“通过论坛方式加深彼此间了解,有助于更多韩企认识四川、了解成都,为吸引更多韩企投资成都非常有利。”

      而在去年6月,在2014韩国—中国(西部)未来合作论坛及经贸洽谈会上,来自韩国的43家企业与200家川企开展一对一的洽谈交流。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大象食品签署了长期供销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引进适合成都人口味的韩式辣椒酱、调味品、方便食品等全系列产品,让正宗韩国食品走入社区终端;成都佩和商贸有限公司与韩国penguin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韩国进口食品、紫菜、海产品等特色食品,丰富各大商场超市的韩国柜台。此外,成都品利食品公司、王府井百货、福满家便利连锁等一大批实力流通企业和贸易商参加洽谈会,积极挖掘与韩国企业合作的商机。

      一系列活动,密切了成都与韩国的联系,加深了韩国企业对成都的了解。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成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韩企业都面临更大的机遇。正如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所说,利用资源和优势,双方共同携手把可能变为现实。

      加强友城交流共谱“老友记”

      随着双方经贸交流日益加深,政府间合作也得到强化。成都先后与韩国金泉市、大邱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由首尔市政府发起成立的世界城市和区域电子政府协议组织亚洲办事处也落户成都。这些合作有力推动了双方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成都周边世界自然遗产丰富,三国文化也备受韩国民众青睐,成都入境游中韩国游客人数常年名列前茅。由韩国釜山发起成立的亚太旅游城市振兴机构目前共有亚太地区76个地方政府和37个民间团体会员,成都于2009年成为其会员城市,并与韩国各地方开展了良好的旅游合作。韩国是成都第7大入境游客源地,也是成都出境游第5大目的地国。2015年上半年,韩国来蓉入境游客41247人次,同比增长23.07%;成都赴韩团队游客53912人次,同比增长112.56%。同时,成都正在积极推动除首尔以外,与其他韩国重要城市开通直航,其中,成都—济州直航有望于2016年内开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