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凉山民政民生事业大盘点
幸福民生一:应保尽保
"在政府的关心下,我每个月有近90元的低保‘工资',不愁油盐钱、生活总算有了保障。"家住昭觉县解放沟乡燕子洛村的马海妞妞身有残疾、生活贫困,在被纳入"低保"后,每个月都能及时领到低保"工资",过上了有保障的日子。
2012年,凉山民政人以"保障"为己任、以"服务"为追求,突出一个"实"字,始终把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来抓,细化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倾心打造"阳光、诚信、民心"低保,促进城乡低保规范运行,使城乡低保救助更加准确,救助效率明显增强,让全州65.3万多城乡困难群众时领到了自己的"工资",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208元和88.9元,全年累计发放8.06亿元低保金,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幸福民生二:病有所医
"现在不但有新农合,还有医疗救助,病了能看得起、治得好,真是好得很啊!去年5月份我自己生病住院,在医院看病吃药总共花了近3万元钱,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出院之后,除了新农合报销的部分外,还有一大笔钱没有着落,幸亏县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补助了我,让我及时还清了欠款。"冕宁县大桥镇巴普村的村民尼铁说起医疗救助时充满了感激。
2012年以来,凉山民政部门创新救助方式,采取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大病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相结合的城乡医疗救助模式,加大救助力度,不断提升医疗救助水平,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全州累计发放救助金1.2亿元,91.7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城乡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到255和168元,让广大群众过上有病可医、有病能医的日子。
幸福民生三:用爱温暖
"虽然我没有了爸爸妈妈,但是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们、老师很爱护我们,我们有书读、有饭吃,依然过得很温暖。"在昭觉县四开乡中心校红丝带栋梁班读书的友作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
凉山州高度重视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生活学习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全州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及自然增长机制,为全州6326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保证了孤儿们地正常学习和生活;从2012年4月起,全州19072名特殊困难儿童全部按"最高标准"纳入城乡低保,同年7月起增加享受州、县市财政每人每月85元、60元的生活保障补助,每人月均保障标准达到200元。加快全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敬老院11所,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30张,全州五保供养23465人、集中供养6549人。积极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慰问"百岁"、"三孤"、"五保"、"失能"、"贫困"老年人3.2万人次,发放慰问金402万余元。"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高龄老人补贴制度试点和社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成功组织参加"全国第三届老年文化艺术节",参赛歌曲《凉山敬酒歌》获得第三名。会东、会理两县获"全州敬老模范县"荣誉称号。
幸福民生四:减灾救灾
袅袅的炊烟、嬉戏的儿童,崭新的砖瓦房雕梁画柱、极具特色,屋里沙发、电视、组合家具等一应俱全,古朴而现代,宁静而祥和。这里是盐源县前所乡上村。2012年6月24日,这里发生5.7级地震,造成盐源县前所乡4个村、42个组、7135人受灾,共造成300多户房屋不同程度破坏,村民1人死亡、2人重伤、45人轻伤。而受灾最重的上村,如今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新的家园拔地而起,受灾群众的生活安宁祥和。
凉山州民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2012年,全州下拨救灾资金1.22亿元,调拨救灾帐篷4375顶、棉被3.32万床、衣物2.85万套,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0.8万余人,确保了受灾群众有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疗、有照明、有年货,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完成州中心和12县市安装调试、"省州县乡"四级灾情信息网络运行顺畅、州救灾仓库进入设计阶段,宁南申报为全国减灾示范区,救灾应急能力大幅增强,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和抗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受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幸福民生五:善行凉山
"以前动不动就感冒生病,天天都在往医院跑,每天都在花钱。做过手术之后,就没有生过病,能跑、能跳,和正常人没有两样。"西昌市洛古波乡村民陈次补看着儿子笑呵呵地说道。他家10多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州、县民政部门的关心下,到成都免费进行了手术,欢声笑语又重新回到了这个曾经不幸的家庭。
2012年以来,凉山州民政部门和慈善总会积极想办法、找措施,开展"爱佑童心"、"挽救生命、再造健康"行动,成功救治418名先心病患儿,手术成功率达100%;实施免费唇腭裂、白内障手术和白癜风救治209例;在京组织启动了"善行凉山"全国公益慈善联合行动,11家基金会计划在凉山投入慈善资金1.79亿元;组织参加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公益慈善项目合作平台得以拓展;筹集福彩帮困助学资金136.92万元,资助525名贫困学生梦圆大学;慈善募捐接收经常性社会捐款277.324万元;州、县两级民政部门和慈善会共接收向喜德"8·31"灾区捐款1194万余元,用爱撑起了一片蓝天。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