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省每年开展上千场
6月5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万汇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来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在专家的指导下“看”“闻”“做”,实地体验中医药文化。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如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省各类学校里基本实现全覆盖。
中医药课程一直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春雨学校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学校老师张茂介绍,为增进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学校专门设有两间中医药教室以及一间用于学生实操的芳疗室。
走进成都市锦里小学,文化长廊里挂着张仲景、孙思邈等中医名家的画像。据介绍,学校把国文、国医、国艺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生命科学、语文等课程,常态化邀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机构的专家来为学生讲解穴位、治未病等知识。“另外,学校还设立了中医体验馆,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校长颜军介绍。
利用各类节日进行中医药教育,也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亮点。
今年端午节期间,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的专家走进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儿科专家李玲、董星为同学们讲解了艾叶、香附等药材的作用和功效。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绵阳市游仙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医生来到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开展“博物馆里的中医药奇遇”主题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讲解了针灸铜人的精妙“机关”与重要作用,带领他们认识人体穴位,定点穴位、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互动体验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除了各类科普宣传,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实操”活动,同样激发了青少年的热情。
近日,一场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在位于内江市东兴区的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展开。内江市第十三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做起了香囊、艾条,学起了称药、捣药。天立春雨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出了中药配方的驱蚊液。在成都市锦里小学,各年级的同学都会在校内的“杏林阁”里种植中药材。“自己动手可以让同学们对中医药有更深刻的认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颜军说道。
“近年来,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省中小学校园里展开。”省中医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我省各类学校开展的推广中医药文化活动已达上千场。(记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