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累计增幅全国第一
四川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2025年10月30日 11时2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记者10月28日从四川省体育局获悉,2025年四川“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之夜即将于11月4日在巴中市体育馆举行。在此次全民健身之夜上,四川以着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总牵引,通过成果展示、典型案例、现场体验、体旅融合等多种形式,呈现一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全民健身盛会。而最亮眼的,无疑是四川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交出的满意答卷。

    赛事为媒 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10月2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决赛在深圳落下帷幕。四川代表队在C组混合团体项目决赛中惜败于北京队,屈居亚军。尽管未能夺冠,但这枚银牌追平了四川在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中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在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比赛类已完赛项目中,四川夺得8金17银13铜,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2,彰显了四川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

    以赛事为杠杆,撬动全民健身的热情,是四川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近年来,四川省体育局充分利用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让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铺天盖地。

    根据四川省体育局的统计数据,四川省近年来着力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全民参与的赛事供给体系,推动县级以上赛事活动由2020年的7152场(次)上升到2024年的1.1万余场(次)。

    特别是四川采取“省级主导主推、市县主责主办、城乡社区广泛开展”的办赛模式,举办的“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切实推动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深入基层、遍布城乡。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以“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为引领,带动广大乡镇(街道)、村(社区)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级各类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年吸引近4000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浓厚的健身氛围已成为四川人民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

    同时,巴中南江的“羊BA”、广元青川的“坝坝球”、阿坝的“景BA”、三河村“宝柚杯”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等地方IP赛事百花齐放,川渝联办的“体育荟”、跨省举办的“农民工运动会”、定期开展的绿道健身·体育公园运动会等亮点纷呈,富有四川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正不断完善。

    设施筑基 着力打造“十分钟健身圈”

    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先后推动出台《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四川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举措,强调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目标任务,明确2024—2026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各地推进场地设施项目建设。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四川以“四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四级”体育公园体系、“一张网”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体系“3个体系”长效驱动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建成体育场地32.67万余个,总面积2.4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8年的1.16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2.89平方米,累计增幅(149%)排名全国第一。不仅如此,全省纳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的公共体育场馆从2019年的80个上升到了今年的310个(含体育公园),增幅超280%,年均开放服务人次4000万以上,有效保障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基本权益。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城区到乡村,四川的全民健身事业正迈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日益完善的健身设施、丰富多彩的品牌赛事,以及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持续为四川体育强省建设注入不竭的活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动感天府、运满四川”新画卷。(记者 薛剑)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累计增幅全国第一
    四川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2025年10月30日 11时2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记者10月28日从四川省体育局获悉,2025年四川“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之夜即将于11月4日在巴中市体育馆举行。在此次全民健身之夜上,四川以着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总牵引,通过成果展示、典型案例、现场体验、体旅融合等多种形式,呈现一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全民健身盛会。而最亮眼的,无疑是四川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交出的满意答卷。

    赛事为媒 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10月2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决赛在深圳落下帷幕。四川代表队在C组混合团体项目决赛中惜败于北京队,屈居亚军。尽管未能夺冠,但这枚银牌追平了四川在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中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在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比赛类已完赛项目中,四川夺得8金17银13铜,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2,彰显了四川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

    以赛事为杠杆,撬动全民健身的热情,是四川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近年来,四川省体育局充分利用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让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铺天盖地。

    根据四川省体育局的统计数据,四川省近年来着力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全民参与的赛事供给体系,推动县级以上赛事活动由2020年的7152场(次)上升到2024年的1.1万余场(次)。

    特别是四川采取“省级主导主推、市县主责主办、城乡社区广泛开展”的办赛模式,举办的“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切实推动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深入基层、遍布城乡。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以“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为引领,带动广大乡镇(街道)、村(社区)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级各类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年吸引近4000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浓厚的健身氛围已成为四川人民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

    同时,巴中南江的“羊BA”、广元青川的“坝坝球”、阿坝的“景BA”、三河村“宝柚杯”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等地方IP赛事百花齐放,川渝联办的“体育荟”、跨省举办的“农民工运动会”、定期开展的绿道健身·体育公园运动会等亮点纷呈,富有四川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正不断完善。

    设施筑基 着力打造“十分钟健身圈”

    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先后推动出台《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四川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举措,强调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目标任务,明确2024—2026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各地推进场地设施项目建设。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四川以“四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四级”体育公园体系、“一张网”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体系“3个体系”长效驱动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建成体育场地32.67万余个,总面积2.4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8年的1.16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2.89平方米,累计增幅(149%)排名全国第一。不仅如此,全省纳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的公共体育场馆从2019年的80个上升到了今年的310个(含体育公园),增幅超280%,年均开放服务人次4000万以上,有效保障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基本权益。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城区到乡村,四川的全民健身事业正迈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日益完善的健身设施、丰富多彩的品牌赛事,以及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持续为四川体育强省建设注入不竭的活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动感天府、运满四川”新画卷。(记者 薛剑)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