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勇毅向前 践行使命接续奋斗
四川奋力谱写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新篇章

  • 2023年06月08日 10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今年3月,四川省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就业创业之星”“社会化拥军单位”学习宣传活动。

    眉山市仁寿县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4月24日,“戎耀归蜀”2023年四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周正式启动。

    “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一定不忘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忘当代大学毕业生的职责和使命,立志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6月6日,全省促进退役大学生士兵“淬炼成钢”座谈会在宜宾市举行,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畅谈了对就业创业的想法和需求,展现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担当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助力他们顺利实现从“国防卫士”向“发展生力军”的转变,为新时代四川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退役军人工作事关强国兴军大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广大退役军人切身利益。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牢记初心使命,旗帜鲜明讲政治、聚精会神抓发展,着力推动涉及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等工作具体部署落地落实。以更高站位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推动社会化拥军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以更实举措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持续打造退役军人人力人才资源聚集“洼地”和作用发挥“高地”。以更高标准统筹做好优抚安置,以更宽维度加强烈士褒扬工作。发挥定点帮扶牵头单位作用,以更大力度支持稻城县乡村振兴、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思想引领 退役军人“生力军”作用全面彰显

    3月26日,由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退役军人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开展的“两美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发布了一大批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领域先进典型,他们中有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最美退役军人”,有立就业创业潮头、展退役军人风采的“就业创业之星”,有军民携手共建、鱼水情深的“最美拥军人物”,有百行千业齐拥军、绘就双拥新画卷的“社会化拥军单位”。

    近年来,退役军人厅突出思想引领、引导激励和教育培养,大力选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深入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抢险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退役军人爱党信党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

    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浓厚崇军氛围 传递党的温暖”主题宣传活动、“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活动、四川省第一届红色宣讲员大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就业创业之星”学习宣传活动,先后涌现出“英雄机长”刘传健、“脐橙书记”唐朝顺、“农民科学家”陈炳金、“考古大咖”霍巍以及“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等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典型,全系统选树先进典型1500余名,组建红色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1.9万余场次,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标杆示范效应持续增强。加强特殊群体思想引领,以“兵支书”、红色宣讲员和退役军人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引导6000余名“兵支书”、1.5万名红色宣讲员、11.94万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三支队伍”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四川退役军人创办经营主体达36万余户,退役军人“生力军”作用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彰显。

    若有“战”,召必回!在各地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总能看到我省退役军人矫健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时代风采。

    就业安置 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场进校园就业服务活动很有特色,帮助我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岗位。”5月7日,成都市成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成都理工大学举办的“戎才荟聚·逐梦青春”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中,成都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王煜坤来到招聘会现场,详细了解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创业的政策,并根据自身优势了解各家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招聘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帮助退役军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近年来,四川省聚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就业岗位开发、创业环境优化等重点,强化政策支撑、细化配套服务,帮助实现充分就业创业,为退役军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截至目前,全省完成2700余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5万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为4.3万余名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5.4万余名退役军人通过高职扩招被录取深造;举办线上线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423场,提供岗位287万余个,近63万名退役军人参加招聘,12.1万余人签订意向协议;开发城乡社区退役军人优先或专属岗位3万余个,面向退役士兵定向招录3000余名公务员(参公人员);完善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政策清单,为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及退役军人用工企业减免税收8.4亿余元。

    打造品牌促就业。退役军人厅等六部门联合打造“戎耀归蜀”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品牌,持续开展“川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在“戎耀归蜀”2023年四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周,2006家(线下531家,线上1475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6万余个,6.8万余名退役军人(军属)参加,线上线下累计接收简历1.8万余份,5133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坚持“阳光安置”,对功臣模范、参与抗击疫情等9类退役军人给予从优安置;创建国有企业选岗平台,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等筹集优质岗位,确保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为服务好退役军人,四川在全省退役军人基层服务站开展共建共享“服务超市”建设,探索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与社会资源合力服务退役军人、引领带动退役军人为社会服务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服务超市”6347家,帮助7838人稳定就业、175人成功创业。

    拥军优抚 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氛围日渐浓厚

    四川作为兵员大省、安置大省、优抚大省,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这条主线,抓细抓实拥军优抚工作。去年以来,退役军人厅完善制定配套政策,出台系列文件,明确残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有关要求,保障残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提高10类优抚对象抚恤优待补助标准。出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相关政策,有效解决基层财政负担,提升征兵质效。常态化做好光荣牌悬挂工作,做到光荣牌应挂尽挂,提高服务对象的荣誉感获得感自豪感。

    2022年3月,我省正式启动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制发优待证233万余张,居全国第三。在扎实稳妥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的同时,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不断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省级层面面向全国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陆续推出两批优待项目清单,主要包括九寨沟、黄龙等13个国家5A级景区免门票等105个项目。优待目录清单在退役军人厅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布首日,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受到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0多家主流媒体平台进行转载,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市(州)层面陆续发布当地优待目录清单,优待工作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优待证的“含金量”不断增强,真正让退役军人持“证”有所“优”、有所“享”、有所“感”。

    “感谢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褒奖和激励。”退役军人齐叶兵领取当地首张退役军人优待证后,道出了广大老兵的心声。

    积极推进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发展,实施优抚事业单位提质改造工程,积极争取财政维修改造专项补助资金1.26亿元,对全省已有优抚事业单位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医疗康养条件,实施残疾军人集中供养标准化工程,在营养筛查、疾病诊治等医疗护理工作中,摸索出适合伤残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在全国首创成立的四川省优抚医疗健康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全省优抚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崇尚英烈 巴蜀大地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蔚然成风

    “爷爷,我们从老家来看您了。”今年清明节前,53岁的湖北人王文涛一行,专程来祭奠埋葬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的革命烈士王德元。

    今年清明前夕,退役军人厅联合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在全省部署开展2023年清明节“致敬英烈 情系烈属”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清明祭英烈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仅4月5日当天,全省烈士陵园就接待祭扫群众约16.9万人,开展现场祭扫活动1215场。

    四川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光荣传统的热土,全省现有烈士纪念设施1207处,其中国家级8处、省级17处。为了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全省退役军人系统统筹推进烈士褒扬工作,先后出台《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若干措施》和《四川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烈士安葬、公祭、祭扫仪式、烈士纪念馆展陈指引等12个制度文件,烈士褒扬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创新确立烈士陵园、文化公园、精神家园“三园合一”建设理念和“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标准,按照全省一盘棋思想,统筹规划安葬、纪念、教育三大主体功能,扎实推进全省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打造了一批精品展陈,成为新时代干部群众党史学习教育、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全省以特定主题烈士纪念设施为主线,重大事件、著名英烈人物纪念设施为重点,其他烈士纪念设施为补充的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保护管理、作用发挥整体态势加快形成。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市、县设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119个,管理维护、史料研究、宣传讲解3支队伍建设稳步加强。举行烈士光荣证颁授和烈士安葬仪式,生动鲜活讲好英烈故事,持续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用心用情做好烈属关心关爱工作,大力开展烈士寻亲,为520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全力做好烈属祭扫服务,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

    军民团结 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4月27日,阿坝州若尔盖县黄河岸边,广大部队官兵和地方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种“希望树”、植“传承绿”、建“双拥林”、谱“共建曲”,新栽种5000余株云杉和15000余株高山柳树苗。当天,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退役军人厅会同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阿坝州委州政府、阿坝军分区,开展黄河干支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军地共建“双拥林”防护带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去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不断完善惠军利民的制度机制,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发展,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四川力量。

    丰富双拥活动载体,深入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扎实推进新一届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和“城连共建”“城舰共建”“送政策进军营、走边(海)防增感情”等军民军地共建活动。主动开展“送健康进军营”活动,为部队官兵进行健康咨询,累计服务10余万人次。拓展双拥形式内容,倡导和规范社会化拥军活动,全省首批20家社会化拥军单位投入3800余万元,为军人军属提供就业扶持、教育培训、法律援助等贴心服务;引导10万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唐安 彭靓 王博 图片由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提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坚守初心勇毅向前 践行使命接续奋斗
    四川奋力谱写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新篇章

  • 2023年06月08日 10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今年3月,四川省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就业创业之星”“社会化拥军单位”学习宣传活动。

    眉山市仁寿县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4月24日,“戎耀归蜀”2023年四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周正式启动。

    “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一定不忘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忘当代大学毕业生的职责和使命,立志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6月6日,全省促进退役大学生士兵“淬炼成钢”座谈会在宜宾市举行,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畅谈了对就业创业的想法和需求,展现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担当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助力他们顺利实现从“国防卫士”向“发展生力军”的转变,为新时代四川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退役军人工作事关强国兴军大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广大退役军人切身利益。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牢记初心使命,旗帜鲜明讲政治、聚精会神抓发展,着力推动涉及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等工作具体部署落地落实。以更高站位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推动社会化拥军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以更实举措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持续打造退役军人人力人才资源聚集“洼地”和作用发挥“高地”。以更高标准统筹做好优抚安置,以更宽维度加强烈士褒扬工作。发挥定点帮扶牵头单位作用,以更大力度支持稻城县乡村振兴、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思想引领 退役军人“生力军”作用全面彰显

    3月26日,由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退役军人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开展的“两美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发布了一大批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领域先进典型,他们中有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最美退役军人”,有立就业创业潮头、展退役军人风采的“就业创业之星”,有军民携手共建、鱼水情深的“最美拥军人物”,有百行千业齐拥军、绘就双拥新画卷的“社会化拥军单位”。

    近年来,退役军人厅突出思想引领、引导激励和教育培养,大力选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深入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抢险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退役军人爱党信党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

    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浓厚崇军氛围 传递党的温暖”主题宣传活动、“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活动、四川省第一届红色宣讲员大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就业创业之星”学习宣传活动,先后涌现出“英雄机长”刘传健、“脐橙书记”唐朝顺、“农民科学家”陈炳金、“考古大咖”霍巍以及“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等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典型,全系统选树先进典型1500余名,组建红色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1.9万余场次,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标杆示范效应持续增强。加强特殊群体思想引领,以“兵支书”、红色宣讲员和退役军人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引导6000余名“兵支书”、1.5万名红色宣讲员、11.94万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三支队伍”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四川退役军人创办经营主体达36万余户,退役军人“生力军”作用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彰显。

    若有“战”,召必回!在各地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总能看到我省退役军人矫健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时代风采。

    就业安置 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场进校园就业服务活动很有特色,帮助我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岗位。”5月7日,成都市成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成都理工大学举办的“戎才荟聚·逐梦青春”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中,成都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王煜坤来到招聘会现场,详细了解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创业的政策,并根据自身优势了解各家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招聘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帮助退役军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近年来,四川省聚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就业岗位开发、创业环境优化等重点,强化政策支撑、细化配套服务,帮助实现充分就业创业,为退役军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截至目前,全省完成2700余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5万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为4.3万余名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5.4万余名退役军人通过高职扩招被录取深造;举办线上线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423场,提供岗位287万余个,近63万名退役军人参加招聘,12.1万余人签订意向协议;开发城乡社区退役军人优先或专属岗位3万余个,面向退役士兵定向招录3000余名公务员(参公人员);完善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政策清单,为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及退役军人用工企业减免税收8.4亿余元。

    打造品牌促就业。退役军人厅等六部门联合打造“戎耀归蜀”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品牌,持续开展“川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在“戎耀归蜀”2023年四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周,2006家(线下531家,线上1475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6万余个,6.8万余名退役军人(军属)参加,线上线下累计接收简历1.8万余份,5133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坚持“阳光安置”,对功臣模范、参与抗击疫情等9类退役军人给予从优安置;创建国有企业选岗平台,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等筹集优质岗位,确保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为服务好退役军人,四川在全省退役军人基层服务站开展共建共享“服务超市”建设,探索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与社会资源合力服务退役军人、引领带动退役军人为社会服务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服务超市”6347家,帮助7838人稳定就业、175人成功创业。

    拥军优抚 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氛围日渐浓厚

    四川作为兵员大省、安置大省、优抚大省,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这条主线,抓细抓实拥军优抚工作。去年以来,退役军人厅完善制定配套政策,出台系列文件,明确残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有关要求,保障残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提高10类优抚对象抚恤优待补助标准。出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相关政策,有效解决基层财政负担,提升征兵质效。常态化做好光荣牌悬挂工作,做到光荣牌应挂尽挂,提高服务对象的荣誉感获得感自豪感。

    2022年3月,我省正式启动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制发优待证233万余张,居全国第三。在扎实稳妥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的同时,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不断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省级层面面向全国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陆续推出两批优待项目清单,主要包括九寨沟、黄龙等13个国家5A级景区免门票等105个项目。优待目录清单在退役军人厅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布首日,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受到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0多家主流媒体平台进行转载,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市(州)层面陆续发布当地优待目录清单,优待工作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优待证的“含金量”不断增强,真正让退役军人持“证”有所“优”、有所“享”、有所“感”。

    “感谢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褒奖和激励。”退役军人齐叶兵领取当地首张退役军人优待证后,道出了广大老兵的心声。

    积极推进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发展,实施优抚事业单位提质改造工程,积极争取财政维修改造专项补助资金1.26亿元,对全省已有优抚事业单位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医疗康养条件,实施残疾军人集中供养标准化工程,在营养筛查、疾病诊治等医疗护理工作中,摸索出适合伤残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在全国首创成立的四川省优抚医疗健康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全省优抚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崇尚英烈 巴蜀大地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蔚然成风

    “爷爷,我们从老家来看您了。”今年清明节前,53岁的湖北人王文涛一行,专程来祭奠埋葬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的革命烈士王德元。

    今年清明前夕,退役军人厅联合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在全省部署开展2023年清明节“致敬英烈 情系烈属”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清明祭英烈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仅4月5日当天,全省烈士陵园就接待祭扫群众约16.9万人,开展现场祭扫活动1215场。

    四川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光荣传统的热土,全省现有烈士纪念设施1207处,其中国家级8处、省级17处。为了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全省退役军人系统统筹推进烈士褒扬工作,先后出台《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若干措施》和《四川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烈士安葬、公祭、祭扫仪式、烈士纪念馆展陈指引等12个制度文件,烈士褒扬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创新确立烈士陵园、文化公园、精神家园“三园合一”建设理念和“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标准,按照全省一盘棋思想,统筹规划安葬、纪念、教育三大主体功能,扎实推进全省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打造了一批精品展陈,成为新时代干部群众党史学习教育、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全省以特定主题烈士纪念设施为主线,重大事件、著名英烈人物纪念设施为重点,其他烈士纪念设施为补充的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保护管理、作用发挥整体态势加快形成。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市、县设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119个,管理维护、史料研究、宣传讲解3支队伍建设稳步加强。举行烈士光荣证颁授和烈士安葬仪式,生动鲜活讲好英烈故事,持续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用心用情做好烈属关心关爱工作,大力开展烈士寻亲,为520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全力做好烈属祭扫服务,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

    军民团结 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4月27日,阿坝州若尔盖县黄河岸边,广大部队官兵和地方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种“希望树”、植“传承绿”、建“双拥林”、谱“共建曲”,新栽种5000余株云杉和15000余株高山柳树苗。当天,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退役军人厅会同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阿坝州委州政府、阿坝军分区,开展黄河干支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军地共建“双拥林”防护带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去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不断完善惠军利民的制度机制,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发展,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四川力量。

    丰富双拥活动载体,深入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扎实推进新一届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和“城连共建”“城舰共建”“送政策进军营、走边(海)防增感情”等军民军地共建活动。主动开展“送健康进军营”活动,为部队官兵进行健康咨询,累计服务10余万人次。拓展双拥形式内容,倡导和规范社会化拥军活动,全省首批20家社会化拥军单位投入3800余万元,为军人军属提供就业扶持、教育培训、法律援助等贴心服务;引导10万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唐安 彭靓 王博 图片由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提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