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良田 推良机 育良种
切实筑牢农业强省底座根基

  • 2023年03月22日 14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


    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科研人员正在查看小麦新品种长势。


    2022年9月,遂宁射洪市沱牌镇桑树林村刚刚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机正在作业。

    春耕时节,天府大地生机勃勃。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3月16日,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勾勒出建设农业强省的美丽愿景。

    更早之前,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主题也是解读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路线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农业大省四川正拿出“拼”的干劲、“闯”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强化高标准天府良田、天府良机、天府良种等有力支撑,向着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下好“先手棋”建好“天府良田”

    谷非地不生。建好“天府良田”,才能建成“天府粮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立足现实,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业耕作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的最直接路径。四川共有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余万亩。至今,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连续四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对标中央部署、结合四川省情农情,高标准农田建设被赋予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打头阵”任务和“先手棋”角色。

    细节彰显决心。去年底,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把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列为十大任务之首。

    “首”体现在数据上。四川明确,加快制定“天府良田”建设攻坚提质十年行动方案,细化落实未来十年的建设目标任务,确保逐步将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仅今年,全省就将高质量完成425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力争“开门红”。

    “首”体现在对任务压实上。为确保新建和提质任务落到实处,年初,逗硬考核: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乡村振兴考核等方面,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对建设进度缓慢的市县和考核结果靠后的市(州)“亮黄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分不能少,一点折扣不能打”。

    “首”体现在建设标准上。四川谋划,年内将率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分类明确平原、丘陵、山地建设技术标准,同步率先在全国启动高标准农田立法,用标准和法制守好建设质量。

    “首”,体现在投入力度上。四川提出,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对下要统筹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中央补助标准基础上,省级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稳定平坝区域补助标准,提高丘陵山地高原补助标准。市县财政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确保高标准农田达到建设标准,实现“吨粮田”。

    “首”体现在推进方式上。四川坚持整灌区、整市、整县、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建得好还要管得好。针对部分已建项目质量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省级层面提出,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特别是厘清责任主体,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管护,提高农田管护水平。

    “管”的重点是要确保“良田粮用”。四川谋划,借助田长制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体系,强化高标准农田的用途管理,确保“良田主要用来种粮”。

    打好“组合拳”破解“农机瓶颈”

    “小麦长得明显更健壮,根系更发达。”3月13日,瞅着已经分蘖的小麦,绵阳市梓潼县卧龙镇桂花村村民潘演力乐开了花。前年秋播,他采用新式机械进行免耕播种小麦,170亩土地平均亩产450公斤,“看今年这个长势,我估计1000斤应该没有问题。”

    推广“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正是四川小春“稳小麦”的重要抓手,该技术的关键是推广使用机械,这也是近年来四川农机科研攻关和示范推广的成效之一。

    “天府粮仓”要靠“天府良机”支撑。受限于地形地貌多样性,四川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相对困难。监测表明,机械化水平偏低导致人力投入居高不下,是四川农户种粮成本无法有效下降、种粮收益无法快速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换言之,农机短板能否补齐,关乎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质量。

    如何突破“天府良机”研发推广应用这个瓶颈?省农业农村厅明确,要把补齐农机短板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的谋划之中,并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开局起步之年的重点任务加以推进。

    部署彰显决心: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开局起步之年,强力推进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和力争全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升4个百分点,被纳入全省“三农”工作重点及目标。

    聚焦重点,找准切入点。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关键在于“源头的科研单位研发得出来,中间的农户买得起,终端的田地里用得上”。当前,我省正打出一套破解种田“农机瓶颈”的“组合拳”。

    研发方面,立足四川实际,今年四川将及时发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需求目录,组建产学研用推联合体,研制推广应用真正能下田、能耕作的适宜新机具。

    买得起方面,四川将整合各类补贴政策,逐步提高粮食类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尤其是对丘陵山区实行差异化补贴政策,提高机具补贴比例,让种粮农户愿意买、买得起。

    聚焦目标,明确达成路径。年内,四川将开展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行动、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行动、农机社会化服务行动、宜机化改造行动四大行动。

    在此基础上,全省将新增农机装备20万台(套)、总动力80万千瓦,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0个以上,在丘区实现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部分探索已铺开。目前,“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西南冬麦区已普遍使用,核心内容“免耕带旋播种施肥机”入选2021年、2022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下一步,四川将继续组织集成攻关,力求相关设备更完善、更实用。

    攻克“卡脖子”打造“种业高地”

    民谚云: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这是对种业作为农业“芯片”地位的生动写照。

    四川是全国种质资源大省、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在全国种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必须打造“种业高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种业是关键。

    成功的案例让人欣喜:去年夏季,四川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但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仍取得亩产950.3公斤的好成绩,刷新四川一级优质稻的高产纪录。

    欣喜来自川种振兴步伐加快。作为四川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省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2800万亩左右。近年来,我省育种科研工作者不断加强优质稻选育,分子育种、航天育种等育种手段不断加强,优质稻品种比例逐年上升。2022年,四川省级审定优质稻97个,占比达75%。作为四川好米的风向标,“稻香杯”品种推广面积也已超过700万亩。

    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四川如何攻克种业“卡脖子”技术、推动川种振兴?

    四川的答案是:放眼长远,锚定“优质、自主、安全、可控”的目标,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整合既有种业研发资源,开展育种联合攻关,组建育繁推创新联合体,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建成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一批种业集群和国家级、省级现代种业园区,打造新时代的“种业高地”。

    立足当下,省级层面启动实施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聚力建设国家区域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和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生猪5个种业集群,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渐明,方法路径更清晰。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首当其冲。此前,借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契机,全川共搜集到本土特色农业种质资源9500多份。年内,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资源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将建成投用。富集的种质资源+先进平台,川种振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科研体制改革已经跟上。借助省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契机,四川正加速整合川内涉农科研单位资源。在此基础上,汇聚力量加快育种联合攻关,鼓励“揭榜挂帅”,用新机制破解“不愿坐冷板凳”和“不敢转、不愿转”难题,从实验室到田坎和市场的通道更加顺畅。

    企业主体正在被激活。今后,四川将大力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努力把四川种业集团打造成为国内大型种业领军企业,加快扶优一批专精特新种业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破解企业和科研单位“两张皮”问题。

    春回大地,蜀乡沃野再次迎来孕育丰收的季节。从机关单位到施工现场,从科研单位到建设一线,在一条条指向明确的部署指引下,正在向着一个目标迈进:加快补短板、强要素,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省目标加速向前!(赵鸣梁 图片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建良田 推良机 育良种
    切实筑牢农业强省底座根基

  • 2023年03月22日 14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


    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科研人员正在查看小麦新品种长势。


    2022年9月,遂宁射洪市沱牌镇桑树林村刚刚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机正在作业。

    春耕时节,天府大地生机勃勃。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3月16日,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勾勒出建设农业强省的美丽愿景。

    更早之前,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主题也是解读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路线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农业大省四川正拿出“拼”的干劲、“闯”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强化高标准天府良田、天府良机、天府良种等有力支撑,向着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下好“先手棋”建好“天府良田”

    谷非地不生。建好“天府良田”,才能建成“天府粮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立足现实,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业耕作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的最直接路径。四川共有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余万亩。至今,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连续四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对标中央部署、结合四川省情农情,高标准农田建设被赋予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打头阵”任务和“先手棋”角色。

    细节彰显决心。去年底,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把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列为十大任务之首。

    “首”体现在数据上。四川明确,加快制定“天府良田”建设攻坚提质十年行动方案,细化落实未来十年的建设目标任务,确保逐步将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仅今年,全省就将高质量完成425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力争“开门红”。

    “首”体现在对任务压实上。为确保新建和提质任务落到实处,年初,逗硬考核: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乡村振兴考核等方面,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对建设进度缓慢的市县和考核结果靠后的市(州)“亮黄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分不能少,一点折扣不能打”。

    “首”体现在建设标准上。四川谋划,年内将率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分类明确平原、丘陵、山地建设技术标准,同步率先在全国启动高标准农田立法,用标准和法制守好建设质量。

    “首”,体现在投入力度上。四川提出,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对下要统筹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中央补助标准基础上,省级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稳定平坝区域补助标准,提高丘陵山地高原补助标准。市县财政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确保高标准农田达到建设标准,实现“吨粮田”。

    “首”体现在推进方式上。四川坚持整灌区、整市、整县、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建得好还要管得好。针对部分已建项目质量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省级层面提出,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特别是厘清责任主体,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管护,提高农田管护水平。

    “管”的重点是要确保“良田粮用”。四川谋划,借助田长制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体系,强化高标准农田的用途管理,确保“良田主要用来种粮”。

    打好“组合拳”破解“农机瓶颈”

    “小麦长得明显更健壮,根系更发达。”3月13日,瞅着已经分蘖的小麦,绵阳市梓潼县卧龙镇桂花村村民潘演力乐开了花。前年秋播,他采用新式机械进行免耕播种小麦,170亩土地平均亩产450公斤,“看今年这个长势,我估计1000斤应该没有问题。”

    推广“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正是四川小春“稳小麦”的重要抓手,该技术的关键是推广使用机械,这也是近年来四川农机科研攻关和示范推广的成效之一。

    “天府粮仓”要靠“天府良机”支撑。受限于地形地貌多样性,四川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相对困难。监测表明,机械化水平偏低导致人力投入居高不下,是四川农户种粮成本无法有效下降、种粮收益无法快速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换言之,农机短板能否补齐,关乎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质量。

    如何突破“天府良机”研发推广应用这个瓶颈?省农业农村厅明确,要把补齐农机短板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的谋划之中,并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开局起步之年的重点任务加以推进。

    部署彰显决心: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开局起步之年,强力推进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和力争全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升4个百分点,被纳入全省“三农”工作重点及目标。

    聚焦重点,找准切入点。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关键在于“源头的科研单位研发得出来,中间的农户买得起,终端的田地里用得上”。当前,我省正打出一套破解种田“农机瓶颈”的“组合拳”。

    研发方面,立足四川实际,今年四川将及时发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需求目录,组建产学研用推联合体,研制推广应用真正能下田、能耕作的适宜新机具。

    买得起方面,四川将整合各类补贴政策,逐步提高粮食类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尤其是对丘陵山区实行差异化补贴政策,提高机具补贴比例,让种粮农户愿意买、买得起。

    聚焦目标,明确达成路径。年内,四川将开展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行动、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行动、农机社会化服务行动、宜机化改造行动四大行动。

    在此基础上,全省将新增农机装备20万台(套)、总动力80万千瓦,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0个以上,在丘区实现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部分探索已铺开。目前,“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西南冬麦区已普遍使用,核心内容“免耕带旋播种施肥机”入选2021年、2022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下一步,四川将继续组织集成攻关,力求相关设备更完善、更实用。

    攻克“卡脖子”打造“种业高地”

    民谚云: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这是对种业作为农业“芯片”地位的生动写照。

    四川是全国种质资源大省、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在全国种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必须打造“种业高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种业是关键。

    成功的案例让人欣喜:去年夏季,四川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但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仍取得亩产950.3公斤的好成绩,刷新四川一级优质稻的高产纪录。

    欣喜来自川种振兴步伐加快。作为四川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省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2800万亩左右。近年来,我省育种科研工作者不断加强优质稻选育,分子育种、航天育种等育种手段不断加强,优质稻品种比例逐年上升。2022年,四川省级审定优质稻97个,占比达75%。作为四川好米的风向标,“稻香杯”品种推广面积也已超过700万亩。

    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四川如何攻克种业“卡脖子”技术、推动川种振兴?

    四川的答案是:放眼长远,锚定“优质、自主、安全、可控”的目标,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整合既有种业研发资源,开展育种联合攻关,组建育繁推创新联合体,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建成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一批种业集群和国家级、省级现代种业园区,打造新时代的“种业高地”。

    立足当下,省级层面启动实施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聚力建设国家区域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和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生猪5个种业集群,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渐明,方法路径更清晰。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首当其冲。此前,借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契机,全川共搜集到本土特色农业种质资源9500多份。年内,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资源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将建成投用。富集的种质资源+先进平台,川种振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科研体制改革已经跟上。借助省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契机,四川正加速整合川内涉农科研单位资源。在此基础上,汇聚力量加快育种联合攻关,鼓励“揭榜挂帅”,用新机制破解“不愿坐冷板凳”和“不敢转、不愿转”难题,从实验室到田坎和市场的通道更加顺畅。

    企业主体正在被激活。今后,四川将大力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努力把四川种业集团打造成为国内大型种业领军企业,加快扶优一批专精特新种业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破解企业和科研单位“两张皮”问题。

    春回大地,蜀乡沃野再次迎来孕育丰收的季节。从机关单位到施工现场,从科研单位到建设一线,在一条条指向明确的部署指引下,正在向着一个目标迈进:加快补短板、强要素,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省目标加速向前!(赵鸣梁 图片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