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水务为重点,我省加快推进“新农水”建设
一根水管里的蜀乡之变

  • 2023年03月02日 09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自来水用着方便、喝着放心,心里真畅快。”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村民田明贵介绍,自从自来水入户后,家里安上了热水器,用上了洗衣机……一根水管,改变着山里农家的生活,也见证着蜀乡巨变。

    2021年,水利厅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四川实际创新提出推进乡村水务建设,在全省2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两年间,从川北到川南、从山区到平原,广袤农村大地上建起一座座标准化水厂、铺设一条条引水管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为何展开试点

    群众需求从“有水吃”转向“吃好水”“用好水”

    2月27日上午,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石田村,村民王翠明忙着在手机上购物,准备给家里买一台热水器。

    过去,王翠明和邻居吃水主要靠附近的一口水井,虽然平常水量还算够,但每当过年返乡人员增多或干旱时,用水就会“打挤”,水质也不稳定。去年2月,石田村通了自来水,成为全县最后通自来水的4个建制村之一。“现在全家的吃水问题解决了,水压很不错,洗澡也不用担心了。”王翠明说。

    近年来,随着农村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用水需求从“有水吃”向“吃好水”“用好水”转变,以往的农村安全饮水指标已不能完全满足高品质、多元化的用水需要。

    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我省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以下简称“新农水”)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水利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向,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吃好水”“用好水”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省提出将乡村水务建设作为“新农水”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抓手。2021年7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力推进乡村水务等重点工作,加快构建与乡村振兴相协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安全保障水平。

    水利厅副厅长李勇蔺表示,“新农水”以乡村水务为突破口,协调推进农业灌溉、水库及渠道、水美新村等板块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进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成效几何

    农村供水能力整体性跃升,多项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

    “效率太高了,没想到这么快能通上自来水。”今年春节前,绵阳市梓潼县许州镇甘滋村、牛蹄山村等8个村的3400余名村民吃上了许州水厂的自来水。新建成的许州水厂是当地着力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的一项代表性工程。

    2021年,梓潼县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名单,通过一年多建设,农村供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用户达到8.8万户,自然村通水率达85%、水质达标率达100%。

    我省首批22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共开工集中供水工程214处,完工96处。其中,开工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66处,实现新增供水能力123.8万吨/天,平均供水规模化率为80.59%,高出全省19个百分点。

    “通过试点建设,全省农村供水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水利厅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在去年夏天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情况下,首批试点县(市、区)的规模化供水工程保持了高效运转,成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顶梁柱”。

    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一大看点。确保供水工程持续运行,既要解决“有人管”,也要解决“钱从哪来”。泸州市泸县成为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以来,创新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融资+企业自筹”的多元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国有水务平台公司在乡村水务中投融资核心作用,仅在2021年,平台公司就融资贷款5.5亿元用于全县共饮长江水项目建设。

    “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何骐介绍,我省初步构建了“县级主体、省市支持、企业平台、多方筹资、共同发力”的推进机制,全面建立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农村供水保障“三个责任”体系,22个试点县(市、区)组建乡村水务公司24家,建设和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我省首批22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3年(2021—2023年)计划总投资129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5倍;目前已落实资金83.1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2.2亿元,地方自筹80.9亿元,撬动作用明显,成为水利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试点”到“示范”

    推进“新农水”各板块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水利支撑

    去年12月,我省公布了第二批乡村水务示范县(市、区)名单,与2021年不同,名称由“试点”变为了“示范”。

    “两字之差,体现的是全省乡村水务建设正向纵深推进。”何骐表示,去年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继续实施乡村水务建设,并提出推进“乡村水务百县建设行动”,“乡村水务已从水利部门工作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乡村水务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省农村水利中心主任刘祥海表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抓好乡村水务工作的同时,要协同推进“新农水”各大板块发展,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水利支撑。

    一是加强水库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大中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小型水库专业化社会化管护机制;二是加强农业灌溉保障,协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加强水美新村建设,擦亮“水润天府·自在四川”水利品牌。

    此外,我省在乡村水务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直面和克服一些短板。特别是由于水利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均,部分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欠账多,骨干水源和规模化供水工程缺乏,专业化、社会化管护也不够。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推进乡村水务建设”作为我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和主要任务,着力有序、加快推进。

    下一步如何为乡村水务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据了解,水利厅将编制推进乡村水务建设的相关实施意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建设路径、实施内容、时间进度,制定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等专项方案,形成新的乡村水务建设规划体系。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还将建立健全乡村水务推进的考评机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评优评先、末位淘汰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倒逼工作落实、任务落地,真正实现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蒋文 记者 邵明亮)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乡村水务为重点,我省加快推进“新农水”建设
    一根水管里的蜀乡之变

  • 2023年03月02日 09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自来水用着方便、喝着放心,心里真畅快。”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村民田明贵介绍,自从自来水入户后,家里安上了热水器,用上了洗衣机……一根水管,改变着山里农家的生活,也见证着蜀乡巨变。

    2021年,水利厅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四川实际创新提出推进乡村水务建设,在全省2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两年间,从川北到川南、从山区到平原,广袤农村大地上建起一座座标准化水厂、铺设一条条引水管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为何展开试点

    群众需求从“有水吃”转向“吃好水”“用好水”

    2月27日上午,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石田村,村民王翠明忙着在手机上购物,准备给家里买一台热水器。

    过去,王翠明和邻居吃水主要靠附近的一口水井,虽然平常水量还算够,但每当过年返乡人员增多或干旱时,用水就会“打挤”,水质也不稳定。去年2月,石田村通了自来水,成为全县最后通自来水的4个建制村之一。“现在全家的吃水问题解决了,水压很不错,洗澡也不用担心了。”王翠明说。

    近年来,随着农村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用水需求从“有水吃”向“吃好水”“用好水”转变,以往的农村安全饮水指标已不能完全满足高品质、多元化的用水需要。

    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我省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以下简称“新农水”)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水利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向,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吃好水”“用好水”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省提出将乡村水务建设作为“新农水”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抓手。2021年7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力推进乡村水务等重点工作,加快构建与乡村振兴相协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安全保障水平。

    水利厅副厅长李勇蔺表示,“新农水”以乡村水务为突破口,协调推进农业灌溉、水库及渠道、水美新村等板块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进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成效几何

    农村供水能力整体性跃升,多项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

    “效率太高了,没想到这么快能通上自来水。”今年春节前,绵阳市梓潼县许州镇甘滋村、牛蹄山村等8个村的3400余名村民吃上了许州水厂的自来水。新建成的许州水厂是当地着力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的一项代表性工程。

    2021年,梓潼县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名单,通过一年多建设,农村供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用户达到8.8万户,自然村通水率达85%、水质达标率达100%。

    我省首批22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共开工集中供水工程214处,完工96处。其中,开工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66处,实现新增供水能力123.8万吨/天,平均供水规模化率为80.59%,高出全省19个百分点。

    “通过试点建设,全省农村供水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水利厅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在去年夏天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情况下,首批试点县(市、区)的规模化供水工程保持了高效运转,成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顶梁柱”。

    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一大看点。确保供水工程持续运行,既要解决“有人管”,也要解决“钱从哪来”。泸州市泸县成为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以来,创新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融资+企业自筹”的多元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国有水务平台公司在乡村水务中投融资核心作用,仅在2021年,平台公司就融资贷款5.5亿元用于全县共饮长江水项目建设。

    “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何骐介绍,我省初步构建了“县级主体、省市支持、企业平台、多方筹资、共同发力”的推进机制,全面建立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农村供水保障“三个责任”体系,22个试点县(市、区)组建乡村水务公司24家,建设和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我省首批22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3年(2021—2023年)计划总投资129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5倍;目前已落实资金83.1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2.2亿元,地方自筹80.9亿元,撬动作用明显,成为水利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试点”到“示范”

    推进“新农水”各板块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水利支撑

    去年12月,我省公布了第二批乡村水务示范县(市、区)名单,与2021年不同,名称由“试点”变为了“示范”。

    “两字之差,体现的是全省乡村水务建设正向纵深推进。”何骐表示,去年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继续实施乡村水务建设,并提出推进“乡村水务百县建设行动”,“乡村水务已从水利部门工作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乡村水务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省农村水利中心主任刘祥海表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抓好乡村水务工作的同时,要协同推进“新农水”各大板块发展,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水利支撑。

    一是加强水库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大中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小型水库专业化社会化管护机制;二是加强农业灌溉保障,协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加强水美新村建设,擦亮“水润天府·自在四川”水利品牌。

    此外,我省在乡村水务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直面和克服一些短板。特别是由于水利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均,部分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欠账多,骨干水源和规模化供水工程缺乏,专业化、社会化管护也不够。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推进乡村水务建设”作为我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和主要任务,着力有序、加快推进。

    下一步如何为乡村水务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据了解,水利厅将编制推进乡村水务建设的相关实施意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建设路径、实施内容、时间进度,制定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等专项方案,形成新的乡村水务建设规划体系。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还将建立健全乡村水务推进的考评机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评优评先、末位淘汰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倒逼工作落实、任务落地,真正实现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蒋文 记者 邵明亮)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