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监局召开全省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
秦长海代表省局党组向战斗在全省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对去年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质检院、成都质检院、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零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成都)等七家单位进行了表扬。针对2014年全省质监系统监督工作,秦长海要求从五个方面继续加强对产品质监的监督:一、抓产品质量提升,必须按照总局和省局的总体质量提升思路,着重抓好消费品、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如儿童用品、家用电器、装饰材料、肥料等等。对于抓产品质量提升,既要强调重点,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各个击破,找到监管规律,建立长效机制,要强化分类监管,切实监管到位,不出问题,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质量违法行为,保障重点产品安全;二、抓风险监管,要强化风险监管理念,围绕本地区产品质量现状加大风险监控的力度,推动质量监控工作全面发展,要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各市州局要结合实际,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加强风险监测,形成综合的、广泛的风险监控体系,要强化风险处置工作,建立风险评估专家库,加强风险监测的分析评估,研究探索风险处置方式,有效防控风险扩散,要推进风险监控常态机制,围绕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产品,综合采取调查、检查、监测等方式,适时组织风险监测,增强对风险的控制;三、抓分类监管制度的完善,要加大对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分类监管的力度,各市州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获证企业比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市,更要引起重视,力保获证企业100%纳入分类监管,实现全覆盖,要扎实做好技术机构工作质量分类监管,要进一步完善分类监管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专家组考核考评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考评结果与平时工作质量的综合评定原则,进一步完善评级后的监管方法和措施,不断提升技术机构分类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四、抓专项整治,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深层矛盾和关键症结,着力对症下药,推动标本兼治,建立质量提升长效机制。五、抓探索新的监管制度,全系统要围绕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开拓创新,从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创新、质量评价制度的创新、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提升监管的能力和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局监督处处长刘红宁作了《创新监管模式,突出保障安全,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工作报告,并安排部署了2014年全省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省局监督处副处长覃健主持会议,行政审批处处长刘昆川,省局监督处调研员、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副主任常中原,各市州局分管监督的领导、质监科长、质检所长、纤检所长,省质检院、省纤检局、省危化所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