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
川办便函〔2025〕257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检查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政府网站。依据站点无法访问、栏目不更新、互动回应差、服务不实用、安全风险等单项否决指标,全覆盖检查各市(州)、省直部门(单位)在运行的政府网站700个,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政府网站3个,合格率99.57%。
(二)政务新媒体。依据内容不更新、互动回应差和安全风险指标,全覆盖检查全省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3774个,发现存在问题的账号3个,合格率99.92%。
(三)“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7月1日至9月20日,共收到网民反馈的“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188条,主要集中在链接不可用、内容不准确等方面。相关单位对网民留言进行核实、处理和反馈,按期办结率为99.47%。
二、存在问题
本季度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仍不够重视,管理不够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容安全保障不到位。个别主办单位未切实履行日常检查责任,未能及时发现被加挂的“暗链”“错链”,如“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网站。二是内容建设有短板。个别政务新媒体内容更新保障不及时,信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如“四川省川中监狱”“四川省大英监狱”微博、“四川动监”微信公众号。三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丹巴县人民政府”“巴塘县人民政府”等网站发稿日期与实际不符。四是留言办理质量不高。“四川政务服务网”未能及时跟踪留言办理进度,导致“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办理超期;省地方志办对网民留言工作重视不够,办件拖沓,多次督促后才勉强按时办结。五是工作职责不落实。有的省直部门(单位)主办承办职责不明晰,导致统筹力度不够,仍存在内部处室分栏目保障网站、同一单位在同一平台开设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等问题。
三、下步要求
(一)筑牢安全底线。坚决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常态化开展“7×24”小时监测扫描,建立链接地址的巡检机制,确保所有链接安全有效,及时清除不可访问的链接地址,避免产生“错链”“断链”,筑牢安全防线。健全栏目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加强对页面内容管理,定期排查清理过时、失效信息,对因改版、栏目调整等导致访问入口不存在的页面,及时进行清理。
(二)提升政务新媒体运维水平。针对功能定位不清、信息质量不高、互动服务不实、过度“娱乐化”、运维保障差、托管变“脱管”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对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账号进行清理整合,认真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规范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完善内容保障机制,特别是省直部门(单位)政务新媒体主办单位要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切实做好栏目内容更新。
(三)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主办单位要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规范审核流程,压实审核责任,牢牢守住风险关口,从源头上杜绝错误表述、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发生。严格落实值班读网制度,确保发布内容准确权威。及时办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网民留言,依法依规、严谨细致答复,杜绝答非所问、生硬冷漠。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提升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水平。
第三季度检查中被发现问题的,要将整改情况于10月31日前书面报省政府办公厅。
附件: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9月26日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