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代表委员呼吁“还路于自行车”

  • 2012年01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成都占道停车费涨了,许多市民改骑自行车出门。但是,停自行车原来也不容易……

      “现在成都一环路内占道停车起价10元,许多市民重新骑车出行,却发现停自行车也很难!”连续3年关注城市缓堵保畅的省人大代表、成都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遂海认为,自行车对于缓解拥堵、方便民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成都中心城区非机动车停放点日益减少,公共自行车推进较慢,阻碍了市民出行结构的优化。

      “城市交通应该以人为本!”刘遂海代表说,今年两会自己将就“还路于自行车”提出建议。

      现状 停放难,骑车险

      刘遂海代表在2010年省两会上提出缓堵保畅9大建议并得到采纳,两年来成都大量增设过街天桥、陆续取消或优化“禁左”路口、全域推广公共自行车等,令他感到欣慰。

      但他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个新问题。今年元旦后成都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占道停车费,不少人表示“看场电影比停车费还便宜”,市民纷纷弃车出行。一段时间后,不少市民向他反映:骑车出行也变得不容易。一是非机动车停放越来越难,二是自行车的路权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成都市民刘星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元旦后她去锦江宾馆开会,在附近找了一圈,硬是没看到停自行车的地方,只好停在了一站路以外,会前会后都得走上10分钟,非常不方便。

      省政协委员、宜宾市第三中学年级主任陈永红也有同感,她现在尽量选择骑车,能不开车就不开车。但短短几公里的路,要么与汽车争道,要么与行人抢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探因 自行车被遗忘?

      为解决汽车的停车难,成都想了很多办法,仅今年就计划新建“上天入地”式71个公共停车场。但自行车停放却似乎被遗忘,很少听说增加或优化非机动车停放点,尤其是在一些寸土寸金的地段。

      调查显示,近年来盐市口商圈的非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可规划的停车点数量却不增反降,辖区内仅有35个非机动车停车点。由于车位缺口很大,停放高峰时经常会挤占到盲道、人行道。

      不仅是成都,在全省各地的一些繁华路段,不少商家门口都不设立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停放处,它们有时杂乱停放在人行道上,既影响交通也不美观,且无人看管。

      小区内的自行车停放也成了不少人的难题。不少群众向刘遂海代表反映,现在私家车多了,一些老小区近年来 “缩水”甚至取消了自行车棚。群众的车停在楼下怕丢,天天抬上楼又累,闹心!

      “汽车数量的暴增和管理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自行车的路权和安全。”陈永红委员说,即使是在坡坎较多的宜宾,非机动车道被汽车挤占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好多地方已达不到1.5米宽的标准。

      对策 消除骑行“卡口”

      “自行车在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可发挥很大作用,面对弃车出行的趋势,各地应加强交通管理和道路改造,消除自行车出行‘卡口’。”刘遂海委员建议,各地在增设公共停车场、车库时,也应给自行车留够车位。

      “现在上公厕都不收钱了,停个自行车怎么还要收费?”新浪网友“向北堂主”建议公共区域自行车停放应免费,认为这有利于推动绿色出行并缓解交通压力。他建议政府多规划一些自行车固定停放点,并通过财政补贴设置专人看管。

      省政协委员、民革成都市委副主委、成都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张强在今年提交的一份《通过标本兼顾的综合治理措施,建设我省城市现代低碳高效交通范式的建议》中也呼吁,取缔道路临时占道停车,将具备条件的街道建设成为公共停车系统,这对“还路自行车”将起到积极作用。

      陈永红委员建议,学习国外许多城市在地铁站、公交站台专门设立自行车停车棚的做法,把站台背后的空地好好利用起来。

      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红砂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朱大顺告诉记者,三圣乡2010年下半年设置公共自行车以来,市民可就近借车畅游“五朵金花”,备受好评。但他也指出,从全市来看,公用自行车因点位不足、数量不够而导致使用不便,规模效应远远没有体现。

      而在二级城市,因管理、资金等问题,有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寥寥无几。德阳、绵阳等地试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率并不高。“管理方式、维护能力和市民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陈永红委员希望各地的公共自行车能不断扩区域、增数量、同标准,并像公交“一卡通”一样走向通租通还,引导大众改善出行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代表委员呼吁“还路于自行车”

  • 2012年01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成都占道停车费涨了,许多市民改骑自行车出门。但是,停自行车原来也不容易……

      “现在成都一环路内占道停车起价10元,许多市民重新骑车出行,却发现停自行车也很难!”连续3年关注城市缓堵保畅的省人大代表、成都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遂海认为,自行车对于缓解拥堵、方便民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成都中心城区非机动车停放点日益减少,公共自行车推进较慢,阻碍了市民出行结构的优化。

      “城市交通应该以人为本!”刘遂海代表说,今年两会自己将就“还路于自行车”提出建议。

      现状 停放难,骑车险

      刘遂海代表在2010年省两会上提出缓堵保畅9大建议并得到采纳,两年来成都大量增设过街天桥、陆续取消或优化“禁左”路口、全域推广公共自行车等,令他感到欣慰。

      但他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个新问题。今年元旦后成都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占道停车费,不少人表示“看场电影比停车费还便宜”,市民纷纷弃车出行。一段时间后,不少市民向他反映:骑车出行也变得不容易。一是非机动车停放越来越难,二是自行车的路权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成都市民刘星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元旦后她去锦江宾馆开会,在附近找了一圈,硬是没看到停自行车的地方,只好停在了一站路以外,会前会后都得走上10分钟,非常不方便。

      省政协委员、宜宾市第三中学年级主任陈永红也有同感,她现在尽量选择骑车,能不开车就不开车。但短短几公里的路,要么与汽车争道,要么与行人抢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探因 自行车被遗忘?

      为解决汽车的停车难,成都想了很多办法,仅今年就计划新建“上天入地”式71个公共停车场。但自行车停放却似乎被遗忘,很少听说增加或优化非机动车停放点,尤其是在一些寸土寸金的地段。

      调查显示,近年来盐市口商圈的非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可规划的停车点数量却不增反降,辖区内仅有35个非机动车停车点。由于车位缺口很大,停放高峰时经常会挤占到盲道、人行道。

      不仅是成都,在全省各地的一些繁华路段,不少商家门口都不设立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停放处,它们有时杂乱停放在人行道上,既影响交通也不美观,且无人看管。

      小区内的自行车停放也成了不少人的难题。不少群众向刘遂海代表反映,现在私家车多了,一些老小区近年来 “缩水”甚至取消了自行车棚。群众的车停在楼下怕丢,天天抬上楼又累,闹心!

      “汽车数量的暴增和管理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自行车的路权和安全。”陈永红委员说,即使是在坡坎较多的宜宾,非机动车道被汽车挤占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好多地方已达不到1.5米宽的标准。

      对策 消除骑行“卡口”

      “自行车在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可发挥很大作用,面对弃车出行的趋势,各地应加强交通管理和道路改造,消除自行车出行‘卡口’。”刘遂海委员建议,各地在增设公共停车场、车库时,也应给自行车留够车位。

      “现在上公厕都不收钱了,停个自行车怎么还要收费?”新浪网友“向北堂主”建议公共区域自行车停放应免费,认为这有利于推动绿色出行并缓解交通压力。他建议政府多规划一些自行车固定停放点,并通过财政补贴设置专人看管。

      省政协委员、民革成都市委副主委、成都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张强在今年提交的一份《通过标本兼顾的综合治理措施,建设我省城市现代低碳高效交通范式的建议》中也呼吁,取缔道路临时占道停车,将具备条件的街道建设成为公共停车系统,这对“还路自行车”将起到积极作用。

      陈永红委员建议,学习国外许多城市在地铁站、公交站台专门设立自行车停车棚的做法,把站台背后的空地好好利用起来。

      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红砂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朱大顺告诉记者,三圣乡2010年下半年设置公共自行车以来,市民可就近借车畅游“五朵金花”,备受好评。但他也指出,从全市来看,公用自行车因点位不足、数量不够而导致使用不便,规模效应远远没有体现。

      而在二级城市,因管理、资金等问题,有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寥寥无几。德阳、绵阳等地试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率并不高。“管理方式、维护能力和市民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陈永红委员希望各地的公共自行车能不断扩区域、增数量、同标准,并像公交“一卡通”一样走向通租通还,引导大众改善出行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