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民工荒” 刘永好的提醒很及时

  • 2011年03月0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是劳动力大省。以往全国两会上议论最多的是如何帮助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四川的一些代表委员却关注起了“民工荒”的话题。的确,今年四川的“民工荒”似乎来得太突然、太早了一些,当春节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散去时,“民工荒”便成了各方热议的焦点。 

      曾几何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大量返乡,各级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帮助解决其就业问题。而如今,民工就业难变成了“民工荒”,过去希望企业给碗饭吃,今天是企业主动上门“抢人”;过去政府举全力推介出去,如今又设法把人留下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说,三个萝卜两个坑的时候,萝卜总是多的,所以就有选择的余地;但现在是两个萝卜三个坑,萝卜就有选择的余地了。农民工选择的余地大,这是好事。 

      当然,企业也不是饥不择食。如果见人就用,不看素质,到头来企业必然难以正常运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永好提出,要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形成员工培训和学习成长的立体体系。 

      应该说,刘永好提出的要重视农民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的问题,在目前“民工荒”成为热点话题的情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许多农民工对参加当地的各种技能学习和培训还比较看重——“磨刀不误砍柴工”。可现在,一些农民工发现钝刀子照样能砍柴,甚至还可以“待价而沽”,于是技能培训的热情顿减;甚至连部分初、高中学生毕业后也不愿上职业院校了。还有,农民工就业压力一下子减轻不少,各级政府也都松了一口气,有的地方自然就放松了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目前农民工自身素质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整体上讲,综合素质还不很高、难以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在农民工一时因就业宽松而不愿继续培训提高之际,企业和政府却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如果大家一起搞短期行为,最后必将陷入劳动力低素质的恶性循环,这种发展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目前的“民工荒”也只是结构性的,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据报道,我省目前就尚有430多万劳动力有待转移。“民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真正紧俏、吃香的是技术工和熟练工,大量缺乏技能、完全靠干体力活吃饭的农民工,也并非轻易能找到工作。因此,对于有些地方的政府机构,刘永好的一番见解也许是一个适时的提醒: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民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继续引导农民工通过各种形式提升素质,做到培训机构不散,工作力度不减。(尹志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民工荒” 刘永好的提醒很及时

  • 2011年03月0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是劳动力大省。以往全国两会上议论最多的是如何帮助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四川的一些代表委员却关注起了“民工荒”的话题。的确,今年四川的“民工荒”似乎来得太突然、太早了一些,当春节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散去时,“民工荒”便成了各方热议的焦点。 

      曾几何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大量返乡,各级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帮助解决其就业问题。而如今,民工就业难变成了“民工荒”,过去希望企业给碗饭吃,今天是企业主动上门“抢人”;过去政府举全力推介出去,如今又设法把人留下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说,三个萝卜两个坑的时候,萝卜总是多的,所以就有选择的余地;但现在是两个萝卜三个坑,萝卜就有选择的余地了。农民工选择的余地大,这是好事。 

      当然,企业也不是饥不择食。如果见人就用,不看素质,到头来企业必然难以正常运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永好提出,要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形成员工培训和学习成长的立体体系。 

      应该说,刘永好提出的要重视农民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的问题,在目前“民工荒”成为热点话题的情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许多农民工对参加当地的各种技能学习和培训还比较看重——“磨刀不误砍柴工”。可现在,一些农民工发现钝刀子照样能砍柴,甚至还可以“待价而沽”,于是技能培训的热情顿减;甚至连部分初、高中学生毕业后也不愿上职业院校了。还有,农民工就业压力一下子减轻不少,各级政府也都松了一口气,有的地方自然就放松了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目前农民工自身素质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整体上讲,综合素质还不很高、难以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在农民工一时因就业宽松而不愿继续培训提高之际,企业和政府却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如果大家一起搞短期行为,最后必将陷入劳动力低素质的恶性循环,这种发展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目前的“民工荒”也只是结构性的,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据报道,我省目前就尚有430多万劳动力有待转移。“民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真正紧俏、吃香的是技术工和熟练工,大量缺乏技能、完全靠干体力活吃饭的农民工,也并非轻易能找到工作。因此,对于有些地方的政府机构,刘永好的一番见解也许是一个适时的提醒: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民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继续引导农民工通过各种形式提升素质,做到培训机构不散,工作力度不减。(尹志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