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全国建9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 2011年03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面对突发事件,救人要快,准备要足,四川团代表建议——

      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四川团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建议,尽快在全国分区域建设9大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若干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覆盖全国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提升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首席高原病防治专家吴天一介绍,青海玉树地震后第6天,参加救援的广东救援队150人因严重不适被迫离开玉树。就连高原救援经验丰富的四川医疗队,也出现6例高原反应严重病例。各救援队伍中,高原病发病率达20%至30%。

      王正荣介绍,震后玉树医疗机构几乎瘫痪,周边没有大医院可以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地震重伤员必须以转运救治为主,卫生应急救援难度很大。

      汶川特大地震后曾担任德阳抗震救灾指挥部疾控组组长的谢天佑代表认为,应该总结近年来历次重、特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救援经验,加快推进各类专业化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建设,大力提升卫生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让紧急救援网络覆盖全国

      面对日益繁重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任务,如何有效避免“救援者成为被救援者”的悲剧再度上演?王正荣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代表对此表示赞同。

      王正荣介绍,他设想中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由9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若干个省级医疗救援基地组成。重点负责大规模伤员的现场救治、长途转运、重症集中救治任务,还需要承担起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职责。

      关于如何布局的问题,王正荣建议,按照就近、专业的原则,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7个区域,各选择一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以现有的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为基础,建设9个国家级医疗救援基地(自然灾害频发的西南、西北各建2个)。

      代表们建议,从三甲医院升格为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需要增加床位,完善应急医疗救治基础设备;需要配齐紧急医学救援应急装备和野战医院设施装备;机动救援能力要跟上,可以修停机坪,车辆、通讯等设备等也要跟上……

      省级医疗救援基地如何打造?代表们认为可参考国家医疗救援基地模式,在没有设国家医疗救援基地的省市区各组建1个。

      各类卫生救援资源应“握指成拳”

      代表们指出,已建的国家和省级核辐射救治基地、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和传染病医院未得到统筹管理,难以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卫生应急救援基地网络。

      应急救援资源,如何握指成拳?王正荣代表建议,以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契机,对传染病救治医院、核辐射救治基地和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实行统一管理、规范指导和网络化运行,从而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一个卫生应急救援基地网络。(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李旭)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建9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 2011年03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面对突发事件,救人要快,准备要足,四川团代表建议——

      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四川团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建议,尽快在全国分区域建设9大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若干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覆盖全国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提升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首席高原病防治专家吴天一介绍,青海玉树地震后第6天,参加救援的广东救援队150人因严重不适被迫离开玉树。就连高原救援经验丰富的四川医疗队,也出现6例高原反应严重病例。各救援队伍中,高原病发病率达20%至30%。

      王正荣介绍,震后玉树医疗机构几乎瘫痪,周边没有大医院可以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地震重伤员必须以转运救治为主,卫生应急救援难度很大。

      汶川特大地震后曾担任德阳抗震救灾指挥部疾控组组长的谢天佑代表认为,应该总结近年来历次重、特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救援经验,加快推进各类专业化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建设,大力提升卫生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让紧急救援网络覆盖全国

      面对日益繁重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任务,如何有效避免“救援者成为被救援者”的悲剧再度上演?王正荣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代表对此表示赞同。

      王正荣介绍,他设想中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由9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若干个省级医疗救援基地组成。重点负责大规模伤员的现场救治、长途转运、重症集中救治任务,还需要承担起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职责。

      关于如何布局的问题,王正荣建议,按照就近、专业的原则,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7个区域,各选择一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以现有的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为基础,建设9个国家级医疗救援基地(自然灾害频发的西南、西北各建2个)。

      代表们建议,从三甲医院升格为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需要增加床位,完善应急医疗救治基础设备;需要配齐紧急医学救援应急装备和野战医院设施装备;机动救援能力要跟上,可以修停机坪,车辆、通讯等设备等也要跟上……

      省级医疗救援基地如何打造?代表们认为可参考国家医疗救援基地模式,在没有设国家医疗救援基地的省市区各组建1个。

      各类卫生救援资源应“握指成拳”

      代表们指出,已建的国家和省级核辐射救治基地、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和传染病医院未得到统筹管理,难以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卫生应急救援基地网络。

      应急救援资源,如何握指成拳?王正荣代表建议,以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契机,对传染病救治医院、核辐射救治基地和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实行统一管理、规范指导和网络化运行,从而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一个卫生应急救援基地网络。(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李旭)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