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奇:主动融入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

  • 2018年07月11日 17时4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全会精神摘要

      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加快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重要使命,也是我省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四川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在此背景下,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形成新态势要对标新蓝图

      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内涵丰富,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描绘了新的蓝图。

      首先,在开放布局上,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优化对外开放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包括四川在内的中西部地区逐步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未来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进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是四川的机遇,只有进一步认清大势,着力破解难题,尽快补齐短板,才能在新一轮开放合作中赢得主动。

      其次,在开放方式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国际经贸发展空间。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要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提升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加强在创新领域的各种形式合作,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离不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四川的“短板”是高铁建设,要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在开放水平上,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相比之下,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仍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短板”。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程中,将从原来侧重制造业的开放转向制造领域与服务领域开放并重的方向。

      第四,在治理机制上,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贡献者。世贸组织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区代表的区域贸易安排,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两个“轮子”。进入新世纪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进程受阻,开放水平更高、灵活性更强的区域贸易安排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引擎。

      形成新态势要把握新动向

      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及新技术革命兴起;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及“碎片化”风险凸显;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及经济金融风险波动加剧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应对。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当前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综合优势明显。与此同时,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的挑战较为突出,国际经贸话语权亟待提升,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有待增强,外贸体制和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改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基本内涵为深化对外开放确立了重要的愿景目标和发展方向,但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还要分清主次重点突破。

      针对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及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的新背景,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未来全球价值链合作将持续深化,每个经贸大国都面临着如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体系的问题。四川必须顺应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在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中赢得一席之地,构建起四川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及全球化的新动向,实施自贸区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加速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加速变革,全球治理面临“碎片化”风险,这可能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开放合作进程。

      针对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及经济金融风险波动,促进经济金融安全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四川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也必须注意防范风险,要预防为先,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保障经济金融安全。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在对外开放的众多风险中,金融风险防范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形成新态势要用好新平台

      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战略,探索“合作共赢”开放新体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要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加快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谈判,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新空间。未来对外开放重点应紧扣党的十九大及历次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开放型经济结构,保障经济金融开放安全,促进开放型经济平衡健康发展。在优化贸易结构上,应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平衡。要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优化国际投资合作上,着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平衡发展。这也给四川出了新考题,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仅要求地域上的开放,更要求开放结构优化,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尽快融入国家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二是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战略,探索“合作共赢”开放新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格局,四川省应该及时总结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分析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陕西省和海南省等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的最新成果,积累覆盖中国中东西部的贸易、投资、服务等自贸试验区的经验,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一大批制度成果,探索引领全球规则制定的治理机制创新,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好基础。

      三是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策沟通方面,重点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增进战略互信,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在设施联通方面,重点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体框架,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对于四川来讲,这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把西部内陆地区推向了开放前沿,顺应大势,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四川未来可期。

      总体来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战略全局,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确立开放发展新理念,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伴随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与实践,四川要进一步深化与全球的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陈建奇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陈建奇:主动融入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

  • 2018年07月11日 17时4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全会精神摘要

      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加快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重要使命,也是我省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四川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在此背景下,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形成新态势要对标新蓝图

      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内涵丰富,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描绘了新的蓝图。

      首先,在开放布局上,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优化对外开放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包括四川在内的中西部地区逐步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未来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进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是四川的机遇,只有进一步认清大势,着力破解难题,尽快补齐短板,才能在新一轮开放合作中赢得主动。

      其次,在开放方式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国际经贸发展空间。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要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提升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加强在创新领域的各种形式合作,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离不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四川的“短板”是高铁建设,要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在开放水平上,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相比之下,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仍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短板”。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程中,将从原来侧重制造业的开放转向制造领域与服务领域开放并重的方向。

      第四,在治理机制上,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贡献者。世贸组织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区代表的区域贸易安排,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两个“轮子”。进入新世纪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进程受阻,开放水平更高、灵活性更强的区域贸易安排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引擎。

      形成新态势要把握新动向

      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及新技术革命兴起;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及“碎片化”风险凸显;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及经济金融风险波动加剧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应对。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当前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综合优势明显。与此同时,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的挑战较为突出,国际经贸话语权亟待提升,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有待增强,外贸体制和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改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基本内涵为深化对外开放确立了重要的愿景目标和发展方向,但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还要分清主次重点突破。

      针对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及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的新背景,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未来全球价值链合作将持续深化,每个经贸大国都面临着如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体系的问题。四川必须顺应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在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中赢得一席之地,构建起四川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及全球化的新动向,实施自贸区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加速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加速变革,全球治理面临“碎片化”风险,这可能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开放合作进程。

      针对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及经济金融风险波动,促进经济金融安全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四川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也必须注意防范风险,要预防为先,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保障经济金融安全。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在对外开放的众多风险中,金融风险防范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形成新态势要用好新平台

      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战略,探索“合作共赢”开放新体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要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加快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谈判,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新空间。未来对外开放重点应紧扣党的十九大及历次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开放型经济结构,保障经济金融开放安全,促进开放型经济平衡健康发展。在优化贸易结构上,应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平衡。要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优化国际投资合作上,着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平衡发展。这也给四川出了新考题,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仅要求地域上的开放,更要求开放结构优化,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尽快融入国家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二是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战略,探索“合作共赢”开放新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格局,四川省应该及时总结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分析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陕西省和海南省等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的最新成果,积累覆盖中国中东西部的贸易、投资、服务等自贸试验区的经验,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一大批制度成果,探索引领全球规则制定的治理机制创新,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好基础。

      三是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策沟通方面,重点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增进战略互信,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在设施联通方面,重点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体框架,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对于四川来讲,这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把西部内陆地区推向了开放前沿,顺应大势,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四川未来可期。

      总体来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战略全局,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确立开放发展新理念,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伴随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与实践,四川要进一步深化与全球的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陈建奇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