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牵手香港 “熊猫王国”卧龙八年重建路-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牵手香港 “熊猫王国”卧龙八年重建路

  • 2016年05月12日 09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5月11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耿达神树坪基地暨中华大熊猫苑正式开园。记者 郝飞 摄

      破碎的山体,再次披上绿装;浑浊的耿达河水,变得清澈明亮——

      5月11日中午,“智慧卧龙”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汶川地震后的卧龙影像资料,卧龙特区副主任夏绪辉擦了擦眼睛,喃喃自语道,“结束了,不容易。”

      8年前的5月12日,距离震中不到20公里的卧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事后统计,大地震共造成卧龙经济损失19.47亿元。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卧龙、耿达两个乡镇彻底沦为孤岛、基础设施被毁、保护区内大熊猫圈舍和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遭受严重损坏。

      当年10月,卧龙在香港的援助下开始重建,这一建就是8年。

      5月11日,卧龙中华大熊猫苑正式开园,23个香港援建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熊猫王国”卧龙的重建路为何走了8年?记者实地探访重生的卧龙,还原背后的故事。

      震后乏食 大熊猫曾饿得啃青草

      5月11日上午,随着汽车进入耿达镇,一排排崭新的藏羌风格建筑映入记者眼底。这样的建筑,沿着省道303线延伸到卧龙镇,记忆中破碎的山体,再次披上绿装;曾经浑浊的耿达河,变得清澈明亮。

      然而8年前的那个下午,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人畜乏食。”谈及震后的惨状,夏绪辉重复着这个词汇。地震之前,卧龙的粮食、蔬菜乃至大熊猫口粮多由外地运入,地震后交通通讯全部中断。

      受灾首当其冲是大熊猫。在2008年5月16日,卧龙—巴郎山—夹金山—雅安通道开辟前,卧龙的圈养大熊猫食物来源几近枯竭。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到处是散落的石块,大熊猫被吓得目光呆滞;周边的平武、北川等地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卧龙本地长势良好的箭竹大多位于悬崖峭壁,地震后山体破碎,无法采伐,大熊猫食物陷入枯竭。

      当时核桃坪基地的大熊猫已经饿得开始啃食安置地周边的青草。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好把基地的观赏竹砍给大熊猫充饥。“好造孽,以前好吃好喝,现在一下子啥都没得了。”

      地震前,卧龙80%的居民居住在卧龙河两岸的山上。大地震来临时,大多数房屋要么顷刻间垮塌,要么严重受损变成危房。耿达镇村民刘菊华回忆,震后的一周,她和丈夫挤在拥挤的临时住所里,“每天都问自己,以后咋个办?”震前,她住在距离耿达镇3公里的山坡上,大地震之后,自家三间平房全部垮塌。

      环境艰苦 工人不要工资也要走

      谈起卧龙重建之难,卧龙特区主任、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咬着嘴唇摇摇头:“太难了!”

      2008年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提出援建卧龙意向。当年10月,双方正式签署重建合作协议,共援助资金14.22亿元。同时,香港专门派出7名专家参与援建。

      重建第一步,是将圈养的大熊猫转移。2008年6月17日,第一批13只大熊猫和人员、设备离开卧龙时,民众们自发赶来,围住车队,默默流泪。咬咬牙,张和民爬上车顶:“管理局在、特区政府在,大熊猫就还会回来!”

      2009年,在香港专家帮助下,卧龙保护区规划编制正式完成。重建,真正开始了。

      但摆在面前的困难,并非“信心”二字可以克服:过去8年,雨季来临时,两个月的交通中断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冬季封山,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不到4个月;映卧公路沿途50余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也让施工进度严重受阻。

      2010年6月开始复建的耿达一贯制学校,原定工期不到一年,实际竣工日期却是2012年9月,推迟了一年多。夏绪辉记得,在学校施工过程中,由于当地通信信号不稳,一位绵阳民工的妻子几个月没有收到丈夫的音信,想方设法找了进来,目睹丈夫的工作环境后,两人当场放声大哭,“第二天,承担学校施工的工人全走光了,工资都还没来得及结算。”

      重建到第三年,经历过数次飞石砸车后,时任省林业厅野保站副站长、在卧龙担任技术指导的顾海军写下一首诗:

      “不进卧龙区,焉知重建难?暴雨成常客,次灾不请来。山崩百数处,路段十数番。有风石如雨,出入成闯关。冬来何其早,未雪绒衣单。孤网电不济,重建抗天寒。”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卧龙的重建之路缓慢前行。

      熊猫增加 恢复到震前正常水平

      2012年3月,大熊猫野外巡护监测路网恢复重建工程完工,这是香港23个援建项目中,首个完成实体作业的。保护区内的252.2公里巡护道路再次构建成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巡护监测网络。8年过去,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援建项目竣工投用,卧龙的面貌一点一滴地在改变。

      在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德生看来,过去八年,卧龙已有3000余名受灾群众搬进新家;累计人工更新植被近2730万公顷,造林超过1237万公顷,“山绿了水才清”。

      耿达镇外,重建的成果之一,耿达镇神树坪大熊猫基地内,59个藏羌风格圈舍依次排开。每个圈舍室内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室外活动区域不低于300平方米。从2012年投入使用至今,陆续有数十只大熊猫入住新家。

      卧龙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受灾户和圈养大熊猫搬进新家的同时,卧龙的生态和大熊猫种群也在逐步恢复中。“完全参照本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大熊猫的主食竹逐步增多,适生环境区域不断扩大。”

      此外,因地震受损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到震前水平。去年,卧龙保护区管理局通过野生大熊猫DNA建档显示:卧龙现拥有野生大熊猫140余只,比地震之后的104只增加了近40余只,“是正常水平,也是震前水平。”张和民说。

      “造血”成功 卧龙期待再“涅槃”

      “303线通车了,这次不颠了吧?”面对前来参观的游客,刘菊华热情地递上茶水。她的新家就在耿达镇中心,面积有110平方米,紧靠着卧龙河。伴随着省道303线映卧路打通,她和丈夫决定在家门口开一家茶馆,“香港的游客一律免费,谢谢他们。”

      在另一个异地安置户赵丛民家里,4亩多羊肚菌长势良好,年收入4万元有望。羊肚菌人工育种与种植推广,正是香港援建的23个项目之一。如今的卧龙保护区,像赵丛民一样的种植户,已经有20多个。

      实际上,为了确保重建后受灾农户生活稳定和卧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决定支持卧龙开展可持续发展项目25个,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人才培训等。“现在省道303线通车了,游客进出也方便得多。”卧龙特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卧龙将整合区内乡土文化资源、藏羌文化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以及独特的大熊猫文化,在数字化管理、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动生态旅游。“8年重建,卧龙算是经历了一次‘涅槃’,如今卧龙正期待另外一次重生。我们还有110名贫困人口,所以还要寻找更好的可持续脱贫发展之路。”夏绪辉说。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牵手香港 “熊猫王国”卧龙八年重建路

  • 2016年05月12日 09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5月11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耿达神树坪基地暨中华大熊猫苑正式开园。记者 郝飞 摄

      破碎的山体,再次披上绿装;浑浊的耿达河水,变得清澈明亮——

      5月11日中午,“智慧卧龙”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汶川地震后的卧龙影像资料,卧龙特区副主任夏绪辉擦了擦眼睛,喃喃自语道,“结束了,不容易。”

      8年前的5月12日,距离震中不到20公里的卧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事后统计,大地震共造成卧龙经济损失19.47亿元。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卧龙、耿达两个乡镇彻底沦为孤岛、基础设施被毁、保护区内大熊猫圈舍和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遭受严重损坏。

      当年10月,卧龙在香港的援助下开始重建,这一建就是8年。

      5月11日,卧龙中华大熊猫苑正式开园,23个香港援建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熊猫王国”卧龙的重建路为何走了8年?记者实地探访重生的卧龙,还原背后的故事。

      震后乏食 大熊猫曾饿得啃青草

      5月11日上午,随着汽车进入耿达镇,一排排崭新的藏羌风格建筑映入记者眼底。这样的建筑,沿着省道303线延伸到卧龙镇,记忆中破碎的山体,再次披上绿装;曾经浑浊的耿达河,变得清澈明亮。

      然而8年前的那个下午,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人畜乏食。”谈及震后的惨状,夏绪辉重复着这个词汇。地震之前,卧龙的粮食、蔬菜乃至大熊猫口粮多由外地运入,地震后交通通讯全部中断。

      受灾首当其冲是大熊猫。在2008年5月16日,卧龙—巴郎山—夹金山—雅安通道开辟前,卧龙的圈养大熊猫食物来源几近枯竭。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到处是散落的石块,大熊猫被吓得目光呆滞;周边的平武、北川等地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卧龙本地长势良好的箭竹大多位于悬崖峭壁,地震后山体破碎,无法采伐,大熊猫食物陷入枯竭。

      当时核桃坪基地的大熊猫已经饿得开始啃食安置地周边的青草。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好把基地的观赏竹砍给大熊猫充饥。“好造孽,以前好吃好喝,现在一下子啥都没得了。”

      地震前,卧龙80%的居民居住在卧龙河两岸的山上。大地震来临时,大多数房屋要么顷刻间垮塌,要么严重受损变成危房。耿达镇村民刘菊华回忆,震后的一周,她和丈夫挤在拥挤的临时住所里,“每天都问自己,以后咋个办?”震前,她住在距离耿达镇3公里的山坡上,大地震之后,自家三间平房全部垮塌。

      环境艰苦 工人不要工资也要走

      谈起卧龙重建之难,卧龙特区主任、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咬着嘴唇摇摇头:“太难了!”

      2008年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提出援建卧龙意向。当年10月,双方正式签署重建合作协议,共援助资金14.22亿元。同时,香港专门派出7名专家参与援建。

      重建第一步,是将圈养的大熊猫转移。2008年6月17日,第一批13只大熊猫和人员、设备离开卧龙时,民众们自发赶来,围住车队,默默流泪。咬咬牙,张和民爬上车顶:“管理局在、特区政府在,大熊猫就还会回来!”

      2009年,在香港专家帮助下,卧龙保护区规划编制正式完成。重建,真正开始了。

      但摆在面前的困难,并非“信心”二字可以克服:过去8年,雨季来临时,两个月的交通中断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冬季封山,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不到4个月;映卧公路沿途50余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也让施工进度严重受阻。

      2010年6月开始复建的耿达一贯制学校,原定工期不到一年,实际竣工日期却是2012年9月,推迟了一年多。夏绪辉记得,在学校施工过程中,由于当地通信信号不稳,一位绵阳民工的妻子几个月没有收到丈夫的音信,想方设法找了进来,目睹丈夫的工作环境后,两人当场放声大哭,“第二天,承担学校施工的工人全走光了,工资都还没来得及结算。”

      重建到第三年,经历过数次飞石砸车后,时任省林业厅野保站副站长、在卧龙担任技术指导的顾海军写下一首诗:

      “不进卧龙区,焉知重建难?暴雨成常客,次灾不请来。山崩百数处,路段十数番。有风石如雨,出入成闯关。冬来何其早,未雪绒衣单。孤网电不济,重建抗天寒。”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卧龙的重建之路缓慢前行。

      熊猫增加 恢复到震前正常水平

      2012年3月,大熊猫野外巡护监测路网恢复重建工程完工,这是香港23个援建项目中,首个完成实体作业的。保护区内的252.2公里巡护道路再次构建成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巡护监测网络。8年过去,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援建项目竣工投用,卧龙的面貌一点一滴地在改变。

      在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德生看来,过去八年,卧龙已有3000余名受灾群众搬进新家;累计人工更新植被近2730万公顷,造林超过1237万公顷,“山绿了水才清”。

      耿达镇外,重建的成果之一,耿达镇神树坪大熊猫基地内,59个藏羌风格圈舍依次排开。每个圈舍室内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室外活动区域不低于300平方米。从2012年投入使用至今,陆续有数十只大熊猫入住新家。

      卧龙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受灾户和圈养大熊猫搬进新家的同时,卧龙的生态和大熊猫种群也在逐步恢复中。“完全参照本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大熊猫的主食竹逐步增多,适生环境区域不断扩大。”

      此外,因地震受损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到震前水平。去年,卧龙保护区管理局通过野生大熊猫DNA建档显示:卧龙现拥有野生大熊猫140余只,比地震之后的104只增加了近40余只,“是正常水平,也是震前水平。”张和民说。

      “造血”成功 卧龙期待再“涅槃”

      “303线通车了,这次不颠了吧?”面对前来参观的游客,刘菊华热情地递上茶水。她的新家就在耿达镇中心,面积有110平方米,紧靠着卧龙河。伴随着省道303线映卧路打通,她和丈夫决定在家门口开一家茶馆,“香港的游客一律免费,谢谢他们。”

      在另一个异地安置户赵丛民家里,4亩多羊肚菌长势良好,年收入4万元有望。羊肚菌人工育种与种植推广,正是香港援建的23个项目之一。如今的卧龙保护区,像赵丛民一样的种植户,已经有20多个。

      实际上,为了确保重建后受灾农户生活稳定和卧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决定支持卧龙开展可持续发展项目25个,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人才培训等。“现在省道303线通车了,游客进出也方便得多。”卧龙特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卧龙将整合区内乡土文化资源、藏羌文化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以及独特的大熊猫文化,在数字化管理、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动生态旅游。“8年重建,卧龙算是经历了一次‘涅槃’,如今卧龙正期待另外一次重生。我们还有110名贫困人口,所以还要寻找更好的可持续脱贫发展之路。”夏绪辉说。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