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达州市增量创新培育促进新兴产业乘势“崛起”

  • 2018年02月12日 11时27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瞄准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攥紧拳头集中用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加快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坚持走以气为燃料的清洁能源、为原料的天然气磷硫化工和与气协同发展的制造业等多条发展路子,全力打造天然气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川环科技、川东电缆、金恒机械等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补链强链玄武岩纤维、微玻璃纤维两大新材料产业,加快形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2个“百亿产业集群”。支持乐仕达、鹏翔电子、德铭电子、维奇光电等企业研发新电子产品,积极配套oppo手机等知名电子企业,引导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与知名品牌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3个“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定位,逐一落实市领导牵头,分别成立6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制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沿链“天然气+n”“双车+n”“双纤+n”等重点产业链,系统谋划储备110余个项目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建设。2017年,“六大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550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最高达到42%。

      集中攻坚,全力招大引强。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制造业招商突破年活动,将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和实际到位资金作为评价地方经济发展和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并提高在目标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研究出台“六大产业集群招引优惠政策”,组建5亿元规模的产业振兴和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重点为招引的新兴产业投资项目用地用工、落地服务、融资需求等提供最大个性化支持。成立6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借力省内外各大招商平台,紧抓春夏秋招引黄金时季,有计划有节奏地“走出去、引进来”,靶向出击开展“六大产业集群”专题招商活动20余场。以签约项目落地为重点,建立健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议事规则,新招引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实行市领导“一对一”落地服务。2017年全市新签约项目141个,引进到位资金784亿元,其中深圳卡立通手机及智能终端、青岛正北二硫化碳、中信华诚不溶性硫磺等53个项目落地建设。

      聚力创新,催生动能释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省科技厅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思路对接、工作互动、统一部署、共同推动”新机制,集成省、市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十个一批”工程,制定落实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制定完善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及相关配套办法,建立完善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广学研产同盟模式,引导40余户骨干企业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组建微玻纤研究院等8个产业发展研究机构,目前已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1个。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68家,90%的规上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60%的规上企业实现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2017年,全市科技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能。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市增量创新培育促进新兴产业乘势“崛起”

  • 2018年02月12日 11时27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瞄准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攥紧拳头集中用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加快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坚持走以气为燃料的清洁能源、为原料的天然气磷硫化工和与气协同发展的制造业等多条发展路子,全力打造天然气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川环科技、川东电缆、金恒机械等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补链强链玄武岩纤维、微玻璃纤维两大新材料产业,加快形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2个“百亿产业集群”。支持乐仕达、鹏翔电子、德铭电子、维奇光电等企业研发新电子产品,积极配套oppo手机等知名电子企业,引导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与知名品牌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3个“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定位,逐一落实市领导牵头,分别成立6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制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沿链“天然气+n”“双车+n”“双纤+n”等重点产业链,系统谋划储备110余个项目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建设。2017年,“六大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550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最高达到42%。

      集中攻坚,全力招大引强。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制造业招商突破年活动,将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和实际到位资金作为评价地方经济发展和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并提高在目标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研究出台“六大产业集群招引优惠政策”,组建5亿元规模的产业振兴和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重点为招引的新兴产业投资项目用地用工、落地服务、融资需求等提供最大个性化支持。成立6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借力省内外各大招商平台,紧抓春夏秋招引黄金时季,有计划有节奏地“走出去、引进来”,靶向出击开展“六大产业集群”专题招商活动20余场。以签约项目落地为重点,建立健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议事规则,新招引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实行市领导“一对一”落地服务。2017年全市新签约项目141个,引进到位资金784亿元,其中深圳卡立通手机及智能终端、青岛正北二硫化碳、中信华诚不溶性硫磺等53个项目落地建设。

      聚力创新,催生动能释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省科技厅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思路对接、工作互动、统一部署、共同推动”新机制,集成省、市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十个一批”工程,制定落实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制定完善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及相关配套办法,建立完善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广学研产同盟模式,引导40余户骨干企业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组建微玻纤研究院等8个产业发展研究机构,目前已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2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1个。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68家,90%的规上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60%的规上企业实现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2017年,全市科技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能。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