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内江市“四个三”工作法促进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 2017年06月30日 09时57分
  • 来源: 内江市府
  • 【字体:
  •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江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在建档立卡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工作中,推行“四个三”工作法,实现了全市所有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落实。

      (一)三个推动精准用力。一是组建机构推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具体负责相关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推进。二是配强力量推动。制发了《关于整合力量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的通知》,将“双联”、“帮带”活动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整合,首批选派30名市级递进培养对象参与脱贫攻坚。三是整合力量推动。市“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每单月召开1次联系会议,对“五个一”帮扶力量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以工作座谈会、推进会、述职交流培训班等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组建市级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和县级专家服务团,适时对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咨询。

      (二)三项制度致力规范。一是建立工作管理制度。实行多级联管制度、承诺践诺、工作纪实、“周记月报季评”工作制度,制发《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等文件,从纵横双向明晰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责任。二是建立年度培训制度。制发《2015-2017年内江市扶贫干部培训规划》,按照“谁派出、谁培训”原则,组织、工委、农业等部门分别牵头,分级对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驻村农技员进行轮训。2016年以来,市县共举办村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6期,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12期,驻村农技员专题培训班6期,培训驻村干部2264人次,实现了干部培训全覆盖。三是建立工作激励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报送制度,各县(区)信息报送归口市、县(区)委组织部门;市级层面由市委组织部统筹建立信息分享制度,加强横向沟通共享。同时,借助纪念“七一”建党、寻找身边最美“第一书记”等主题宣传活动,宣传表彰一批;结合乡镇班子换届工作,提拔重用一批,激励鼓舞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干事创业。 

      (三)三个到位汇聚能量。一是待遇落实到位。按照“财政分级负担”和“谁派出、谁负担”原则,市、县(区)按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将村第一书记生活工作保障经费纳入派出单位年初预算,一次性发放2000元生活补助,并按照50元/天的标准为驻村工作组成员落实伙食补助。派员单位每年为驻村干部安排1次体检,按照200元/年/人的标准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二是经费保障到位。各县(区)在保障村级组织日常办公经费以外,按每个派驻村每年不低于0.5万元的标准安排驻村工作经费;派员单位按规定据实报销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相关差旅费用。及时筹措下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三百示范”计划帮扶启动资金。同时,通过启动资金的杠杆作用,各县(区)及时整合各类资金4110万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规范管理到位。驻村干部生活工作保障经费按照“严格标准、厉行节约”管理原则,由派出单位实行专账管理。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帮扶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县(区)财政根据县(区)委组织部审批意见,将资金拨付给乡镇(街道)党(工)委,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指导实施,确保了资金规范管理使用。 

      (四)三个强化严格考评。一是强化季度评比。制发了《关于推行“双十”季评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的通知》,细化表扬激励和教育管理(含召回调整)标准,每季度表扬激励10%,教育管理10%,严格落实考评结果运用,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村第一书记扎根农村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全市连续开展3次季评,共表扬村第一书记120名,教育管理120名。二是强化常态督导。市本级组建5个督查组,每季度采取集中督查、随机抽查、全面复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督查,并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限,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区)每月开展1次常态化督导、暗访。对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较差的、驻村履职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负责人和驻村干部开展“定位提醒”,分别进行约谈、教育或调整。三是强化考核评估。制发《内江市县(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2016年度内江市县(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研制贫困户满意度调查表及汇总表,细化了考核评分细则,采取“三评一用”工作方式对全市301个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进行全覆盖考核评估。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市“四个三”工作法促进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 2017年06月30日 09时57分
  • 来源: 内江市府
  •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江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在建档立卡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工作中,推行“四个三”工作法,实现了全市所有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落实。

      (一)三个推动精准用力。一是组建机构推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具体负责相关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推进。二是配强力量推动。制发了《关于整合力量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的通知》,将“双联”、“帮带”活动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整合,首批选派30名市级递进培养对象参与脱贫攻坚。三是整合力量推动。市“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每单月召开1次联系会议,对“五个一”帮扶力量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以工作座谈会、推进会、述职交流培训班等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组建市级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和县级专家服务团,适时对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咨询。

      (二)三项制度致力规范。一是建立工作管理制度。实行多级联管制度、承诺践诺、工作纪实、“周记月报季评”工作制度,制发《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等文件,从纵横双向明晰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责任。二是建立年度培训制度。制发《2015-2017年内江市扶贫干部培训规划》,按照“谁派出、谁培训”原则,组织、工委、农业等部门分别牵头,分级对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驻村农技员进行轮训。2016年以来,市县共举办村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6期,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12期,驻村农技员专题培训班6期,培训驻村干部2264人次,实现了干部培训全覆盖。三是建立工作激励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报送制度,各县(区)信息报送归口市、县(区)委组织部门;市级层面由市委组织部统筹建立信息分享制度,加强横向沟通共享。同时,借助纪念“七一”建党、寻找身边最美“第一书记”等主题宣传活动,宣传表彰一批;结合乡镇班子换届工作,提拔重用一批,激励鼓舞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干事创业。 

      (三)三个到位汇聚能量。一是待遇落实到位。按照“财政分级负担”和“谁派出、谁负担”原则,市、县(区)按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将村第一书记生活工作保障经费纳入派出单位年初预算,一次性发放2000元生活补助,并按照50元/天的标准为驻村工作组成员落实伙食补助。派员单位每年为驻村干部安排1次体检,按照200元/年/人的标准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二是经费保障到位。各县(区)在保障村级组织日常办公经费以外,按每个派驻村每年不低于0.5万元的标准安排驻村工作经费;派员单位按规定据实报销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相关差旅费用。及时筹措下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三百示范”计划帮扶启动资金。同时,通过启动资金的杠杆作用,各县(区)及时整合各类资金4110万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规范管理到位。驻村干部生活工作保障经费按照“严格标准、厉行节约”管理原则,由派出单位实行专账管理。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帮扶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县(区)财政根据县(区)委组织部审批意见,将资金拨付给乡镇(街道)党(工)委,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指导实施,确保了资金规范管理使用。 

      (四)三个强化严格考评。一是强化季度评比。制发了《关于推行“双十”季评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的通知》,细化表扬激励和教育管理(含召回调整)标准,每季度表扬激励10%,教育管理10%,严格落实考评结果运用,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村第一书记扎根农村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全市连续开展3次季评,共表扬村第一书记120名,教育管理120名。二是强化常态督导。市本级组建5个督查组,每季度采取集中督查、随机抽查、全面复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督查,并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限,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区)每月开展1次常态化督导、暗访。对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较差的、驻村履职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负责人和驻村干部开展“定位提醒”,分别进行约谈、教育或调整。三是强化考核评估。制发《内江市县(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2016年度内江市县(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研制贫困户满意度调查表及汇总表,细化了考核评分细则,采取“三评一用”工作方式对全市301个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进行全覆盖考核评估。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