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雅安市启动实施“城乡环境建设力争西部第一、全国一流”行动

  • 2011年11月04日 00时00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字体:
  •   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魅力城市,得天独厚和不可复制的自然禀赋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魅力。最近召开的雅安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加快城乡环境建设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雅安市立足本市环境状况实际,科学规划,近日出台了《雅安市城乡环境建设力争“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实施“城乡环境建设力争西部第一、全国一流”行动,明确要用两年时间,到2012年底,使全市中心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平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本级达到93%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9%以上;市本级污水处理率达93.5%以上,县城达65%以上;进一步加大城乡公共(公园)绿地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力度,城市街头桥头绿地公园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到2012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县城达29%以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

      为达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要求,雅安市将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在全省城乡环境三年综合治理告一段落后,雅安市将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要求,建立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大力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容貌秩序治理力度,持续深入治理“五乱”。城镇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边远乡镇和村庄以及集贸市场、废旧物资收购、公路沿线、河道沿岸的“脏、乱、差”治理面达到100%;“乱吐、乱扔、乱倒、乱遛狗”等不文明陋习得到有效治理;“门前五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实现辖区内城乡环境干净、整齐、清爽。要加快实施城乡风貌塑造工程。按照“四注重、四提升”和“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快实施城乡风貌塑造工程,抓紧完成全市中心城镇和国道318、108以及省道210沿线旅游景点、乡镇和村庄的风貌塑造工作,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和文化特色突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要进一步加快配套和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及特种垃圾处理厂(场)新建、改建、扩建和小型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设施、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厂(站)与工程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共(公园)绿地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建设、骨干河渠绿化美化、市场建设等设施建设力度。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雅安市启动实施“城乡环境建设力争西部第一、全国一流”行动

  • 2011年11月04日 00时00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魅力城市,得天独厚和不可复制的自然禀赋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魅力。最近召开的雅安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加快城乡环境建设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雅安市立足本市环境状况实际,科学规划,近日出台了《雅安市城乡环境建设力争“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实施“城乡环境建设力争西部第一、全国一流”行动,明确要用两年时间,到2012年底,使全市中心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平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本级达到93%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9%以上;市本级污水处理率达93.5%以上,县城达65%以上;进一步加大城乡公共(公园)绿地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力度,城市街头桥头绿地公园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到2012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县城达29%以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

      为达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要求,雅安市将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在全省城乡环境三年综合治理告一段落后,雅安市将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要求,建立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大力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容貌秩序治理力度,持续深入治理“五乱”。城镇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边远乡镇和村庄以及集贸市场、废旧物资收购、公路沿线、河道沿岸的“脏、乱、差”治理面达到100%;“乱吐、乱扔、乱倒、乱遛狗”等不文明陋习得到有效治理;“门前五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实现辖区内城乡环境干净、整齐、清爽。要加快实施城乡风貌塑造工程。按照“四注重、四提升”和“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快实施城乡风貌塑造工程,抓紧完成全市中心城镇和国道318、108以及省道210沿线旅游景点、乡镇和村庄的风貌塑造工作,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和文化特色突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要进一步加快配套和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及特种垃圾处理厂(场)新建、改建、扩建和小型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设施、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厂(站)与工程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共(公园)绿地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建设、骨干河渠绿化美化、市场建设等设施建设力度。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