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数: 第1期
  • 印发日期: 2022-01-04
  • 发布机构:四川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办公室

 

  

成都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改革审批效能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成都市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通过减环节、降成本、优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对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一、聚焦审批服务便捷度,推行“三个统一”,完善项目审批体系

一是统一设置流程,压减审批时间。按照类型、规模和投资方式,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12种类别,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图,实行“一家牵头、统筹协调、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推动审批事项由71项精简为33项,参与部门从24个减少为10个,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总用时从219个工作日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二是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构建网上审批管理平台,通过纵向对接国家、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整合17个市级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上传、相关评审意见和审批结果即时推送。推进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电子档案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网上办理过程中的应用。三是统一管理系统,提高审批质量。整合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22个部门129个专题规划,建立持续更新的“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政府部门窗口三级协调、工程建设项目全覆盖的审批管理体系,设立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全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二、聚焦工程质量精品度,创新“三项举措”,健全质量监管机制

一是实施施工许可分段办理,支持企业持续发展。依托“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评价管理机制,按照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开展差别化监管。针对信用良好、风险较低的企业和项目,适当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推行按施工进度分阶段申领施工许可证,全市共有2183个项目单位申请办理分段施工许可,预计可为企业节省资金利息300亿元以上。二是优化“清单+项目承诺制”,加速项目落地落实。开工前实行建设单位施工图设计自审承诺和项目基本信息填报同步,实现“承诺即开工”。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按照“一张清单”提供竣工验收、市政公用服务接入和不动产登记所需要件。三是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全程“无感监管”。全市推行“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建设,利用施工现场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收集PM10、人员作业等数据,实现施工管理无事不扰;整合公安“天网系统”、城管“运渣车管理系统”等部门管理系统和工地影音设备,对市政道路建设超期占道打围、使用过程质量违规等行为自动识别预警,实现工地监管无处不在;针对施工现场人员变化频繁等问题,运用通讯基站定位与工地电子围栏技术,结合个人健康码实名考勤,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无所不至。

三、聚焦企业群众满意度,坚持“三个导向”,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区两级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以项目可落地、可实施为核心的科学决策体系,以综合受理、并联审批为基础的审批运行体系,以信息共享、便捷高效为重点的政务服务体系,以信用奖惩、智能监管为中心的监督保障体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要件、成本、时间减少50%以上。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眼市场主体需求,将现有57个区域评估结果全部纳入“一张蓝图”空间规划。将文物勘探和试挖掘、用地预审意见和选址意见书等环节,全部提前至土地出让前完成。年度重点项目可提前完成合规性审查、建设条件征集等工作并纳入项目生成库,在取得用地手续后即可直接设计、施工。截至2021年11月底,2044个项目提前进入策划生成阶段。三是坚持结果导向,促进改革成效可感可及。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测评结果、住房城乡建设部改革评估结果为导向,以企业和群众感受度为标准,将改革实效和营商环境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评,推动企业和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成都市提供材料整理)



 

  • 图片解读
  • 文字解读
  • 视频解读
  • 访谈解读
  • 省政府常务会
  • 部门发文
  • 相关文件
  • 地方发文
  •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