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赋能“西部鱼米之乡” 幸福编织“精致靓丽隆昌”

  • 2021年12月21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隆昌市稻渔产业活跃广袤乡野,助力乡村振兴。 (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隆昌市金鹅街道山川社区天伦逸家康养中心内,老人们正在进行文化活动。 罗清心 摄

    “天气冷了,小龙虾不肯活动,我得多栽些水草。”在内江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稻虾业主罗浪蹲在虾田边仔细观察小龙虾的情况。这位“90后”重庆小伙儿从事稻虾养殖已有6年,说起稻虾养殖来头头是道。同心村由原同心村、学堂村、泡桐村3个村合并而成,借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春风,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发展稻渔、柑橘主导产业,强强联手打造“同心同向”幸福村,助农增收致富。

    “物理合并”催生“化学反应”,行政区域的“减法”带来改革成效的“加法”,隆昌市积极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合力促产业、倾力谋服务、聚力优治理,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往深里抓、实里做,不断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的殷切期盼。

    改革聚合力 重塑乡村产业新格局

    12月17日,内江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高标准稻虾田边,一辆挖掘机正在平整园区道路。

    村级建制调整之后的同心村共有1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700余人。如何才能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通过挨家挨户调查走访,村里明确了发展思路——招商引资。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引进业主14个,罗浪正是被当地优越的产业发展基础所吸引,于2020年6月从重庆市大足区来到胡家镇同心村,承包150亩高标准稻虾田开始了综合种养之路。

    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介绍,同心村“三村合一”不仅整合了地域面积,更走活了产业发展的一盘棋,成为胡家镇乡村振兴双龙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多种产业齐发展,同心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还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优秀人才、企业的入驻,让同心村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心村耕地面积3600亩,现已流转土地1600亩,村民们既可以流转土地后进城务工,也可以用田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抱团发展,串珠成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正是隆昌市农业的破题之道。隆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快推进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重点建设,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辐射带动周边镇,以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做到“一核多片多点”。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两项改革后,越来越多的“同心村”,活跃在广袤乡野,助力产业发展。隆昌市地处四川东南部,地势相对比较平缓,气候温润,是全国粮食大县和我国西南地区水产品主产地之一,稻渔综合种养历史悠久。近年来,隆昌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的特色产业名片积极发展丘区稻渔产业。

    “人才是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隆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隆昌市明确“双好四强”用人导向,注重从返乡农民工、家庭能人、退役军人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因地制宜引导发展产业带动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收型、乡村旅游型、资金入股型“五型”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发展,打造“胡家稻虾”“界市雷竹”“石燕油茶”等产业连片示范带,带动周边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的村共同发展壮大。

    倾情谋服务 优化配置为民办实事出新招

    自两项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隆昌市由17个镇2个街道调整为11个镇2个街道,建制村由原来的354个减少至164个,村平均人口由1633人增加至3375人,增幅107%,村平均幅员面积由2.04平方公里增加至4.3平方公里,增幅110.8%。

    “物理合并”催生“化学反应”。在隆昌市金鹅街道山川社区,依托原国营山川机械厂的老厂房,该市建立了首个公建民营的医养结合养老公寓“天伦逸家康养院”,公寓内居住的大多是原国营山川机械厂的退休工人。山川机械厂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企业,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盘活厂房资源,设立了山川三线建设陈列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长廊等。

    “作为民营资本,我们于2021年1月份接手原山川敬老院的管理,为提高居住质量,对敬老院进行了翻新整修,并打造隆昌市社会福利院项目,定位为中高端医养机构。”该康养院院长刘岗介绍。

    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承接社区综合体养老服务,是隆昌市进一步走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在金鹅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智慧机器人“小福”从今年7月份以来每天都为老人们提供播报新闻、查询天气等服务。通过科技赋能,健康服务机构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及时、更便捷的个性化健康养老服务。

    “目前,隆昌市辖区内有34个养老机构,针对辖区内60岁以上人群有15万多人的现状,我们还将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持续发力。”隆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隆昌始终把“增强服务能力”作为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整合医疗卫生机构和敬老院,探索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敬老院为主体,以医疗资源为支撑,借助敬老院的服务优势,依托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力量,形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的医养格局。

    用心暖基层 蹚出城乡社区治理新路子

    “基层治理就是要动心用情,多为百姓干实事。”金鹅街道富顺街社区党委书记张莉介绍,去年11月中旬,新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亮相,挖掘社区的历史沿革、名人故事、特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氛围。

    服务中心内的红色茶馆讲习所颇受群众喜爱,两张八仙桌放置其间,桌上摆放有盖碗茶,配上墙面一幅老式茶馆照片,别有一番“到书场、听槐书、喝盖碗茶”的风情。群众置身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可以进行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

    富顺街社区地处隆昌市城区南部,属典型的老社区,有32个居民小区,老旧院落占85%以上。“居民以低收入、年龄大的群体为主,在政策咨询、户籍迁移、义务诊疗、家电维修、管道疏通、配锁开锁、家政服务等方面需求较多。”张莉介绍,在此背景下,社区聚力打造便民服务型社区,形成“找得到人、解得到难、办得到事、交得上心”的“四得”服务方法,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探索出一条接地气的实践道路。

    在“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框架下,90支社会组织在古湖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孕育而生。“今年6月以来,已外引内培了6支社会组织,分别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困难特殊群体、社区治理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和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使3000多人受益。”该中心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书记赖福林介绍,街道社区还有备案社会组织84支,分布在各社区,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各项社会工作服务,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三社联动”。

    目前,隆昌市正在加快以网格化为底座的综治中心建设,试点搭建“365红色云平台”,设置“党群110”、廉政直通车、阳光政务等“一键通”功能,以“指挥中心+终端电视+手机APP”模式,放大教育宣传、民情汇集、民生服务等功能。

    2020年,隆昌市被民政厅、财政厅确定为首批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县(市、区),隆昌市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之一,并创新性地增加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专项,整合22个部门参与社区治理试点工作。

    用“加法”强引领、用“减法”优服务、用“乘法”壮根基、用“除法”解难题,在书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历程中,隆昌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一核引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三社联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协同”,组织联建、人才联用、资源联享、需求联应、服务联动、活动联办“六联互动”的社区治理新路子,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 (罗尹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改革赋能“西部鱼米之乡” 幸福编织“精致靓丽隆昌”

  • 2021年12月21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隆昌市稻渔产业活跃广袤乡野,助力乡村振兴。 (隆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隆昌市金鹅街道山川社区天伦逸家康养中心内,老人们正在进行文化活动。 罗清心 摄

    “天气冷了,小龙虾不肯活动,我得多栽些水草。”在内江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稻虾业主罗浪蹲在虾田边仔细观察小龙虾的情况。这位“90后”重庆小伙儿从事稻虾养殖已有6年,说起稻虾养殖来头头是道。同心村由原同心村、学堂村、泡桐村3个村合并而成,借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春风,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发展稻渔、柑橘主导产业,强强联手打造“同心同向”幸福村,助农增收致富。

    “物理合并”催生“化学反应”,行政区域的“减法”带来改革成效的“加法”,隆昌市积极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合力促产业、倾力谋服务、聚力优治理,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往深里抓、实里做,不断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的殷切期盼。

    改革聚合力 重塑乡村产业新格局

    12月17日,内江隆昌市胡家镇同心村,高标准稻虾田边,一辆挖掘机正在平整园区道路。

    村级建制调整之后的同心村共有1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700余人。如何才能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通过挨家挨户调查走访,村里明确了发展思路——招商引资。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引进业主14个,罗浪正是被当地优越的产业发展基础所吸引,于2020年6月从重庆市大足区来到胡家镇同心村,承包150亩高标准稻虾田开始了综合种养之路。

    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介绍,同心村“三村合一”不仅整合了地域面积,更走活了产业发展的一盘棋,成为胡家镇乡村振兴双龙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多种产业齐发展,同心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还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优秀人才、企业的入驻,让同心村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心村耕地面积3600亩,现已流转土地1600亩,村民们既可以流转土地后进城务工,也可以用田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抱团发展,串珠成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正是隆昌市农业的破题之道。隆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快推进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重点建设,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辐射带动周边镇,以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做到“一核多片多点”。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两项改革后,越来越多的“同心村”,活跃在广袤乡野,助力产业发展。隆昌市地处四川东南部,地势相对比较平缓,气候温润,是全国粮食大县和我国西南地区水产品主产地之一,稻渔综合种养历史悠久。近年来,隆昌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的特色产业名片积极发展丘区稻渔产业。

    “人才是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隆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隆昌市明确“双好四强”用人导向,注重从返乡农民工、家庭能人、退役军人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因地制宜引导发展产业带动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收型、乡村旅游型、资金入股型“五型”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发展,打造“胡家稻虾”“界市雷竹”“石燕油茶”等产业连片示范带,带动周边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的村共同发展壮大。

    倾情谋服务 优化配置为民办实事出新招

    自两项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隆昌市由17个镇2个街道调整为11个镇2个街道,建制村由原来的354个减少至164个,村平均人口由1633人增加至3375人,增幅107%,村平均幅员面积由2.04平方公里增加至4.3平方公里,增幅110.8%。

    “物理合并”催生“化学反应”。在隆昌市金鹅街道山川社区,依托原国营山川机械厂的老厂房,该市建立了首个公建民营的医养结合养老公寓“天伦逸家康养院”,公寓内居住的大多是原国营山川机械厂的退休工人。山川机械厂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企业,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盘活厂房资源,设立了山川三线建设陈列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长廊等。

    “作为民营资本,我们于2021年1月份接手原山川敬老院的管理,为提高居住质量,对敬老院进行了翻新整修,并打造隆昌市社会福利院项目,定位为中高端医养机构。”该康养院院长刘岗介绍。

    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承接社区综合体养老服务,是隆昌市进一步走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在金鹅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智慧机器人“小福”从今年7月份以来每天都为老人们提供播报新闻、查询天气等服务。通过科技赋能,健康服务机构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及时、更便捷的个性化健康养老服务。

    “目前,隆昌市辖区内有34个养老机构,针对辖区内60岁以上人群有15万多人的现状,我们还将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持续发力。”隆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隆昌始终把“增强服务能力”作为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整合医疗卫生机构和敬老院,探索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敬老院为主体,以医疗资源为支撑,借助敬老院的服务优势,依托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力量,形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的医养格局。

    用心暖基层 蹚出城乡社区治理新路子

    “基层治理就是要动心用情,多为百姓干实事。”金鹅街道富顺街社区党委书记张莉介绍,去年11月中旬,新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亮相,挖掘社区的历史沿革、名人故事、特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氛围。

    服务中心内的红色茶馆讲习所颇受群众喜爱,两张八仙桌放置其间,桌上摆放有盖碗茶,配上墙面一幅老式茶馆照片,别有一番“到书场、听槐书、喝盖碗茶”的风情。群众置身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可以进行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

    富顺街社区地处隆昌市城区南部,属典型的老社区,有32个居民小区,老旧院落占85%以上。“居民以低收入、年龄大的群体为主,在政策咨询、户籍迁移、义务诊疗、家电维修、管道疏通、配锁开锁、家政服务等方面需求较多。”张莉介绍,在此背景下,社区聚力打造便民服务型社区,形成“找得到人、解得到难、办得到事、交得上心”的“四得”服务方法,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探索出一条接地气的实践道路。

    在“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框架下,90支社会组织在古湖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孕育而生。“今年6月以来,已外引内培了6支社会组织,分别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困难特殊群体、社区治理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和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使3000多人受益。”该中心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书记赖福林介绍,街道社区还有备案社会组织84支,分布在各社区,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各项社会工作服务,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三社联动”。

    目前,隆昌市正在加快以网格化为底座的综治中心建设,试点搭建“365红色云平台”,设置“党群110”、廉政直通车、阳光政务等“一键通”功能,以“指挥中心+终端电视+手机APP”模式,放大教育宣传、民情汇集、民生服务等功能。

    2020年,隆昌市被民政厅、财政厅确定为首批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县(市、区),隆昌市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之一,并创新性地增加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专项,整合22个部门参与社区治理试点工作。

    用“加法”强引领、用“减法”优服务、用“乘法”壮根基、用“除法”解难题,在书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历程中,隆昌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一核引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三社联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协同”,组织联建、人才联用、资源联享、需求联应、服务联动、活动联办“六联互动”的社区治理新路子,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 (罗尹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