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57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23年01月16日 16时13分
  •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 【字体:
  • 李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后做好学校课后服务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对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指导、启迪和帮助。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我省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校内质量提档,校外管控升级,学生负担大大减轻,课后服务全覆盖开展,社会反响正面积极。同时,您提到的“课后服务功效发挥还不充分、减负效果还不明显、师资力量保障还不到位、经费保障分担机制还不完善”等情况客观存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部署要求,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双减”政策在我省落实落地。

    一、强化育人阵地担当。“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我省不断引导各地各校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举措,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实施,确保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教育厅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的范围、时间、内容、组织方式、保障机制,在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坚持“公益普惠、公开服务、自愿选择、安全第一”的原则,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应开尽开”,实现服务时间“5+2”全覆盖,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做到“减负不减责”,学生和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分别为97.55%、93.84%。

    二、做实课后育人文章。近年来,我省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增强吸引力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提高服务水平。开展“百名校长亮方案”“千名教师献优课”课程设计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交流展示,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一生一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二是丰富服务内涵。各地各校结合办学特色,创造性开展课后服务,以球类运动、管乐民乐、版画国画、非遗文化为载体,构建课后教育乐园。学科老师发挥个人特长,开设糕点、茶艺、陶艺、剪纸、风筝制作等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课后服务吸引力显著提升,家长满意率达97.88%。三是拓展服务时间。因地制宜开展假期和周末托管服务,开放学校活动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开展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等服务,帮助“上班族”解决“看护难”问题。四是创新课后服务载体。启动搭建“云教1+1”中小学在线课后服务平台,开展全学段、全学科在线辅导答疑。组织全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名校长鼎兴工作室等师资研发录制中小学现行教材学习任务重难点和整合学习要点微课资源,供学生自由学习。

    三、破解资源不足难题。一是拓宽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教育厅会同省科协转发《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会同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印发《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实施方案》,就充分用好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为“双减”服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发动力量,部分中小学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优质科普、文旅课程和活动,自主选聘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分批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后实践活动。推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补充机制。如四川天府新区设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形成以体育冠军为引领、体育教师为主体、专业人才为特色的1800人的共享体育教师队伍,提供400余门课后服务课程。二是加强课后服务师资建设。教育厅会同省委编办印发《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和挖潜创新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坚持统筹兼顾和优化结构,确保师生比标准6月底前达到国家标准,确保缺编的区域统筹到位。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筹组织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公招工作,针对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指导督促各市(州)协调相关部门,摸清岗位需求,在招聘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大相应学科教师招聘力度,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培训力度,针对紧缺学科,加大省属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定向培养。

    四、强化课后服务保障。我省从2017年试点实施课后服务以来,强化部门协同,不断探索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部门协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双减”实施方案,成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省级28个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从6个省级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加强省级统筹,落实属地责任。各市(州)、各县(市、区)对标建立健全专项工作组、工作专班等机构,构筑起“上下衔接、左右沟通、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经费保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地要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课后服务经费筹措落实到位。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各地主要采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财政厅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贴,指导市(州)、县(市、区)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保障教师待遇。指导学校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督促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不得统筹和挪作他用或提取管理费。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作的重要参考。

    五、健全家校共育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积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指导家长学校做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指导地方和学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评价带动发展,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育人理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家长学校设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辅导。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密切家校合作。推广应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减负提质,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2年7月21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教育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57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23年01月16日 16时13分
  •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 李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后做好学校课后服务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对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指导、启迪和帮助。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我省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校内质量提档,校外管控升级,学生负担大大减轻,课后服务全覆盖开展,社会反响正面积极。同时,您提到的“课后服务功效发挥还不充分、减负效果还不明显、师资力量保障还不到位、经费保障分担机制还不完善”等情况客观存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部署要求,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双减”政策在我省落实落地。

    一、强化育人阵地担当。“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我省不断引导各地各校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举措,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实施,确保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教育厅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的范围、时间、内容、组织方式、保障机制,在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坚持“公益普惠、公开服务、自愿选择、安全第一”的原则,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应开尽开”,实现服务时间“5+2”全覆盖,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做到“减负不减责”,学生和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分别为97.55%、93.84%。

    二、做实课后育人文章。近年来,我省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增强吸引力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提高服务水平。开展“百名校长亮方案”“千名教师献优课”课程设计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交流展示,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一生一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二是丰富服务内涵。各地各校结合办学特色,创造性开展课后服务,以球类运动、管乐民乐、版画国画、非遗文化为载体,构建课后教育乐园。学科老师发挥个人特长,开设糕点、茶艺、陶艺、剪纸、风筝制作等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课后服务吸引力显著提升,家长满意率达97.88%。三是拓展服务时间。因地制宜开展假期和周末托管服务,开放学校活动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开展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等服务,帮助“上班族”解决“看护难”问题。四是创新课后服务载体。启动搭建“云教1+1”中小学在线课后服务平台,开展全学段、全学科在线辅导答疑。组织全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名校长鼎兴工作室等师资研发录制中小学现行教材学习任务重难点和整合学习要点微课资源,供学生自由学习。

    三、破解资源不足难题。一是拓宽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教育厅会同省科协转发《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会同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印发《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实施方案》,就充分用好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为“双减”服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发动力量,部分中小学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优质科普、文旅课程和活动,自主选聘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分批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后实践活动。推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补充机制。如四川天府新区设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形成以体育冠军为引领、体育教师为主体、专业人才为特色的1800人的共享体育教师队伍,提供400余门课后服务课程。二是加强课后服务师资建设。教育厅会同省委编办印发《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和挖潜创新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坚持统筹兼顾和优化结构,确保师生比标准6月底前达到国家标准,确保缺编的区域统筹到位。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筹组织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公招工作,针对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指导督促各市(州)协调相关部门,摸清岗位需求,在招聘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大相应学科教师招聘力度,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培训力度,针对紧缺学科,加大省属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定向培养。

    四、强化课后服务保障。我省从2017年试点实施课后服务以来,强化部门协同,不断探索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部门协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双减”实施方案,成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省级28个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从6个省级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加强省级统筹,落实属地责任。各市(州)、各县(市、区)对标建立健全专项工作组、工作专班等机构,构筑起“上下衔接、左右沟通、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经费保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地要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课后服务经费筹措落实到位。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各地主要采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财政厅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贴,指导市(州)、县(市、区)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保障教师待遇。指导学校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督促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不得统筹和挪作他用或提取管理费。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作的重要参考。

    五、健全家校共育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积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指导家长学校做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指导地方和学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评价带动发展,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育人理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家长学校设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辅导。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密切家校合作。推广应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减负提质,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2年7月21日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