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双流:用心织好幸福城市“安全网”

  • 2012年01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2011年双流县十大民生工程发展报告(三)

      织起一张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 “安全网”--2011年,双流县从民生最迫切的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几大领域 “破冰”,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局面。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群众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是双流县委、县政府对民生需求的庄严承诺,更是构建幸福双流的切实行动。

      □王怀 赖林林 文恬 图片由双流县委宣传部提供

      领跑:“一站式”医疗救助彰显双流力量

      “多亏有了医疗救助政策,我们这3万多元的医疗费,先是医疗保险报销了8000多元,低保户享受的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援助又给我们报销了1.4万元,我们自己只出了8000元。”九江街道金岛社区郑书田充满感激地说。

      2011年7月1日,双流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险报销与医疗救助同步结算。

      以前,低保、五保困难群众到医院看病住院,需要先交付一定金额的费用。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后,双流县低保、五保困难群众在县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只需要出示本人的社保卡、身份证,医院就能通过系统确认救助对象身份。

      此后,救助对象在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时,医院直接办理医疗保险报销并与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再由医院每月与社保局、民政局对接,最后由民政局对医院办理拨付转账手续。

      “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有效避免了低保人员有病不医、小病不医的情况,让低保人员享受到了更多实惠。”双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医疗救助对象较为广泛,五保人员、优抚人员、城乡低保人员及低保边缘人员都在救助范围之类。

      带头:全域双流实现家门口刷卡看病

      “这是给你开的治感冒咳嗽药,记到按时吃哦!”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田园诗驿卫生站,接过刘桂林医生开的药,70岁的吕天长看着账单说:“一共六块八,个人出两块七角三,门诊刷卡报销四块零七分。”他拿出自己的社保卡刷卡付了药费,“现在方便多了。”

      吕天长感受到的变化,是双流县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方便群众及时享受医疗报销,2011年8月起,双流县在实行卫生惠民工程的过程中,在全省率先将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网络直接延伸到村,在村级卫生站购置电脑,即可以在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刷卡买药,目前双流已经有224个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实现了联网,占双流县全县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的88%。

      与此同时,双流县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及新兴镇卫生院、永兴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已竣工并交付;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已开工建设;仁宝医院项目已签订正式投资协议。

      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社会保障是民生所系、民安所在。

      11月15日,彭镇沿河村1组村民70岁的李素云老人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该镇政府门口的农商银行,领取低保金。

      和以前不同,这次李素云和孙子领到了550元,比以前多出了170元。李素云不知道,她领到的低保和双流城里低保户领到的一样多。

      2011年10月,双流县在全省、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同一标准,保障标准为家庭月人均310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达267元,居成都市二圈层县第一名。并有效地落实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

      与此同时,双流医疗保险以制度的统一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财政补贴由过去的每年600多万元扩增到现在的8000余万元,住院医疗报销比例由过去的最高30%提高到现在的95%,年度报销额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左右,辅以补充医疗保险,最高则可达54万元,门诊医疗突破“零报销”,每人可享受200元/年。以此为标志,双流县提前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目标。

      2011年,在医疗卫生工程上,双流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县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 “六免八减三优惠”政策,医疗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将家庭收入高于城乡低保标准50%的低保边缘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救助率达100%。同时,还大力实施分类救助,对城乡五保户实行全额救助,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根据医院等级不同给予50%-70%的救助。

      创新:无障碍设施普及特殊家庭

      家住双流县一杆旗小区的徐仲常今年58岁,20多年前在打工的时候遭遇意外,导致了腰椎受损,行走不便,更不能长久站立。“真要感谢党和政府,帮了我大忙!”拄着一根拐杖的徐仲常笑着说:“这个手杖也是残联配给我的,以前用木头拐杖用惯了,现在还真不习惯呢!”一边说着,还将手杖使劲儿地敲了敲地,显示它的牢靠。

      2011年8月,双流县残联无障碍居家设施送到了徐仲常家中,为了防止他不小心滑倒,除了安装折叠浴椅、扶手、坐式马桶等,还给他提供了防滑垫。“现在上厕所或者洗澡,更加方便了,感谢残联能够想得这么周到!”徐仲常真诚地说。

      和他享受到同样服务的,还有很多残疾人,“各镇(街道)专干、各村(社区)残协都在前期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改造对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改造项目上报,县残联在对项目进行审核并作出初步评审预算后,委托安装公司深入残疾人家庭,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及住房安装条件,为他们设计坡道、坐便凳、扶手、灶台等改造项目”县残联负责人表示,康复进家庭,居家无障碍,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改善其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残疾人能够更加充分分享社会文明成果,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惠民政策,县残联从2011年4月10日起,对有需求的648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安装各类扶手、发放各类器具共计2353件,其中扶手类376个,沐浴入厕类1100个,生活器具类652个,辅助器具类204个,坡道21处。

      此外,2011年,双流县已对42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每人每月200元的居家护理补贴,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与此同时,双流全面启动敬老院新改建工程,在西街、华阳、合江、永兴、三星等具备条件的社区建立标准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

      民生数字

      ●向全县1万户低保及有慢性病重病患者家庭发放了总额200万元的医疗惠民卡,并提供医疗服务。县属医疗机构“六免八减三优惠”5.2万人次。组织大型下乡义诊4次,义诊5842人次。完成593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

      ●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将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居民,累计受惠孕产妇12257人,累计金额478万元,补助发放率99.61%。

      ●全面开展免费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两年累计体检529295人,惠民金额达1060万元。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达96.2%。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双流:用心织好幸福城市“安全网”

  • 2012年01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11年双流县十大民生工程发展报告(三)

      织起一张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 “安全网”--2011年,双流县从民生最迫切的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几大领域 “破冰”,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局面。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群众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是双流县委、县政府对民生需求的庄严承诺,更是构建幸福双流的切实行动。

      □王怀 赖林林 文恬 图片由双流县委宣传部提供

      领跑:“一站式”医疗救助彰显双流力量

      “多亏有了医疗救助政策,我们这3万多元的医疗费,先是医疗保险报销了8000多元,低保户享受的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援助又给我们报销了1.4万元,我们自己只出了8000元。”九江街道金岛社区郑书田充满感激地说。

      2011年7月1日,双流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险报销与医疗救助同步结算。

      以前,低保、五保困难群众到医院看病住院,需要先交付一定金额的费用。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后,双流县低保、五保困难群众在县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只需要出示本人的社保卡、身份证,医院就能通过系统确认救助对象身份。

      此后,救助对象在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时,医院直接办理医疗保险报销并与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再由医院每月与社保局、民政局对接,最后由民政局对医院办理拨付转账手续。

      “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有效避免了低保人员有病不医、小病不医的情况,让低保人员享受到了更多实惠。”双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医疗救助对象较为广泛,五保人员、优抚人员、城乡低保人员及低保边缘人员都在救助范围之类。

      带头:全域双流实现家门口刷卡看病

      “这是给你开的治感冒咳嗽药,记到按时吃哦!”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田园诗驿卫生站,接过刘桂林医生开的药,70岁的吕天长看着账单说:“一共六块八,个人出两块七角三,门诊刷卡报销四块零七分。”他拿出自己的社保卡刷卡付了药费,“现在方便多了。”

      吕天长感受到的变化,是双流县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方便群众及时享受医疗报销,2011年8月起,双流县在实行卫生惠民工程的过程中,在全省率先将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网络直接延伸到村,在村级卫生站购置电脑,即可以在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刷卡买药,目前双流已经有224个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实现了联网,占双流县全县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的88%。

      与此同时,双流县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及新兴镇卫生院、永兴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已竣工并交付;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已开工建设;仁宝医院项目已签订正式投资协议。

      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社会保障是民生所系、民安所在。

      11月15日,彭镇沿河村1组村民70岁的李素云老人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该镇政府门口的农商银行,领取低保金。

      和以前不同,这次李素云和孙子领到了550元,比以前多出了170元。李素云不知道,她领到的低保和双流城里低保户领到的一样多。

      2011年10月,双流县在全省、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同一标准,保障标准为家庭月人均310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达267元,居成都市二圈层县第一名。并有效地落实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

      与此同时,双流医疗保险以制度的统一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财政补贴由过去的每年600多万元扩增到现在的8000余万元,住院医疗报销比例由过去的最高30%提高到现在的95%,年度报销额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左右,辅以补充医疗保险,最高则可达54万元,门诊医疗突破“零报销”,每人可享受200元/年。以此为标志,双流县提前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目标。

      2011年,在医疗卫生工程上,双流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县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 “六免八减三优惠”政策,医疗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将家庭收入高于城乡低保标准50%的低保边缘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救助率达100%。同时,还大力实施分类救助,对城乡五保户实行全额救助,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根据医院等级不同给予50%-70%的救助。

      创新:无障碍设施普及特殊家庭

      家住双流县一杆旗小区的徐仲常今年58岁,20多年前在打工的时候遭遇意外,导致了腰椎受损,行走不便,更不能长久站立。“真要感谢党和政府,帮了我大忙!”拄着一根拐杖的徐仲常笑着说:“这个手杖也是残联配给我的,以前用木头拐杖用惯了,现在还真不习惯呢!”一边说着,还将手杖使劲儿地敲了敲地,显示它的牢靠。

      2011年8月,双流县残联无障碍居家设施送到了徐仲常家中,为了防止他不小心滑倒,除了安装折叠浴椅、扶手、坐式马桶等,还给他提供了防滑垫。“现在上厕所或者洗澡,更加方便了,感谢残联能够想得这么周到!”徐仲常真诚地说。

      和他享受到同样服务的,还有很多残疾人,“各镇(街道)专干、各村(社区)残协都在前期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改造对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改造项目上报,县残联在对项目进行审核并作出初步评审预算后,委托安装公司深入残疾人家庭,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及住房安装条件,为他们设计坡道、坐便凳、扶手、灶台等改造项目”县残联负责人表示,康复进家庭,居家无障碍,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改善其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残疾人能够更加充分分享社会文明成果,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惠民政策,县残联从2011年4月10日起,对有需求的648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安装各类扶手、发放各类器具共计2353件,其中扶手类376个,沐浴入厕类1100个,生活器具类652个,辅助器具类204个,坡道21处。

      此外,2011年,双流县已对42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每人每月200元的居家护理补贴,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与此同时,双流全面启动敬老院新改建工程,在西街、华阳、合江、永兴、三星等具备条件的社区建立标准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

      民生数字

      ●向全县1万户低保及有慢性病重病患者家庭发放了总额200万元的医疗惠民卡,并提供医疗服务。县属医疗机构“六免八减三优惠”5.2万人次。组织大型下乡义诊4次,义诊5842人次。完成593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

      ●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将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居民,累计受惠孕产妇12257人,累计金额478万元,补助发放率99.61%。

      ●全面开展免费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两年累计体检529295人,惠民金额达1060万元。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达96.2%。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