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应对巨灾的人间奇迹 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 2011年05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再次走到“5·12”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汶川特大地震三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倾力支援下,四川历经七日抢险救人、百日安置攻坚和千日重建奋战,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经过三年砥砺奋斗,四川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目前,灾后重建项目完工93%左右,概算投资完成91%左右,今年9月底有望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全省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0年经济总量跃升为全国第八位,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天府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全省上下奋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铸就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历史丰碑,一个活力迸发、奋进崛起的新四川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探寻科学救灾客观规律,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伟大奇迹

      回首三年前,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我们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民为要,以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开展了人类救灾中史无前例的生命大救援、抢险大突击、应急大安置。这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闪耀着人性光辉,展示着中国精神,必将彪炳千古。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创造了战胜灾难、抢救生命的奇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生命根基。抗震救灾中,各路大军紧急驰援,各方力量齐聚灾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千方百计保护生命,竭尽全力尊重生命,救人第一,与时间赛跑,向极限挑战,处处体现生命至上。在救灾中,我们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奋力开展生命大营救。从废墟中共抢救出生还者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达到1∶1,创造了极高救生率和最低致残率。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创造了百日攻坚、应急安置的奇迹。特大地震造成上千万群众无家可归,急需安置。安民是当时最急、最难的任务。我们及时确立并认真贯彻“就地、就近、分散”的安置方针,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安置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群众吃饭饮水问题,利用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进行避难安置,通过帐篷、板房、搭建简易住房、修复受损住房进行过渡安置,迅速恢复受灾群众家庭生活,稳定了群众,稳定了社会,稳定了大局,为打好恢复重建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创造了应急抢险、转危为安的奇迹。我们打赢了抢通道路的硬仗,紧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夜以继日奋战,第一时间抢通“生命线”。我们打赢了卫生防疫的硬仗,组织力量全面防疫,灾区没有发生一起与地震相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打赢了防治次生灾害的硬仗,抓紧排查地质灾害,有效排除堰塞湖和病险水库隐患,成功处置唐家山堰塞湖等险情。同时,大力加强精神家园重建,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开展文化抚慰行动,最大限度减轻了灾难带来的精神创伤。

      抗震救灾的三个月,是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三个月,是党心可鉴、民心可追的三个月。我们穿越灾难、坚强奋起,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创造了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的奇迹,生动诠释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价值。

      二、着眼恢复提升、奠基长远,创新科学重建思路方法,谱写了灾区发展振兴的壮美篇章

      灾后重建既是原地起立的过程,更应是发展起跳的过程。我们立足时代和四川实际,积极创新重建方式,正确处理恢复与发展的关系,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变恢复性重建为发展型重建,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灾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奠定长远基础的历史进程。

      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积极探索科学重建的路子。重建规划做到全域全程,覆盖灾区城乡;坚持开门开放,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体现起点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突出风貌品位,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特别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建后的灾区农村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初步显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在科学制定规划的基础上严格实施,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安排资金,以投资带动发展。重建中我们极大增强了顺应自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把防灾减灾同重建结合起来,提高防范灾害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建选址坚持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了次生灾害。规划建设了避难场所,重建的学校一般都是8度设防。

      坚持把多渠道筹资和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保障和条件。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高达1.7万亿元,解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把政府支持、社会援助同市场筹资结合起来,在中央拨款、对口援建、港澳援助、社会捐款和特殊党费等专项支援3300多亿元的基础上,通过金融信贷、企业自筹、招商引资等市场筹资方式解决资金缺口。我们坚持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新途径、新举措,不断完善投入机制。着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开支,整合各项专项资金,将更多的财力投入灾后恢复重建。着力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合作模式。着力发挥政府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好用活增量资金。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弥补资金缺口。着力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空间和领域,提升实际效果。坚持以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科学态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资金、物资监管力度,实施基层民主监督,做到阳光重建和廉洁重建。

      坚持把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和关键。城乡居民住房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灾后重建最紧要的民生工程。我们迅速落实城乡住房重建各项补助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创新住房重建思路,采取联建、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异地搬迁等方式,又好又快地推进了住房重建,全面完成重建任务。我们适度扩大城镇重建规模,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有效增强了对灾区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38个重建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整体迁建的北川县城今年春节前胜利实现开城。我们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建重点,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严格质量和进度检查,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事关灾区长远发展。我们抓住和用好重建机遇,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一大批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相继完工,支撑灾区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工程和震时避险的场所。还布局建设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了飞跃性提升,“苦干二三年,跨越二十年”在灾区已经成为现实。

      坚持把产业重建作为实现灾区发展振兴的基石和支撑。坚持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重建中调整结构优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东汽、二重、阿坝铝厂等受灾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在灾区重建中新批准和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促进了产业集中集约发展,现代产业在灾区迅速崛起。还依托灾区优势资源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灾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从2009年开始,地震重灾县的主要经济指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快速恢复和发展振兴,为灾区当前和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重建,挖掘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作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回望千日奋战的难忘征程,在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灾区恢复重建实现了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历史性跨越。今天来到四川的人都会由衷地赞叹,眼下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在基本解决灾后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后,我们着眼重建工程的不断完善、正常运行以及灾区长远发展,正在制定实施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和振兴规划》。浴火重生的四川灾区人民,一定能紧紧抓住新一轮宝贵的发展机遇,在发展振兴的新征程上谱写出辉煌的篇章。

      三、立足化危为机、统筹全局,开辟科学发展广阔空间,走出了一条跳起摸高的跨越发展之路

      灾难对不屈的民族和伟大的人民来说,从来都是创造历史的转折和契机。三年来,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严重影响,我们审时度势、化危为机、科学决策、统筹谋划、精心指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抓住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区重建和发展振兴、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四大机遇,统筹推进救灾、重建和发展,着力“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高位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经济增长15.1%,创历史新高。灾后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基础建设实现历史飞跃。我们抓住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大力推进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震后开工铁路3800多公里,通车里程和在建里程达到6800多公里,居全国第四位;震后开工高速公路3200公里,通车里程和在建里程达到近60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建成使用,成为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宜宾、泸州、广安等内河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了四川在全国交通版图中的地位,奠定了四川未来发展百年基业,“蜀道难”变“蜀道通”即将成为现实。我们抢抓机遇做大水利,着力改变“水资源大省、用水小省”的状况,开工建设了亭子口、向家坝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确定了“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宏伟目标,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全域灌溉”,续写了治水兴蜀的千秋伟业。同时,加快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推进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工程,显著提高了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势产业发展和充分开放合作形成强大支撑。我们坚持把灾区恢复重建与全省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加倍努力把产业做强,进一步夯实四川发展的支撑。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形成新优势,水电、钒钛、天然气、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大批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取得重大成果,开创了承接产业转移、引领西部发展的喜人局面。与新加坡共建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合作园区,联想、富士康、仁宝、戴尔、德国大众、韩国现代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油气化工三大产业迅速崛起。产业发展和开放合作的重大成果,正深刻改变四川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四川正从封闭的“天府之国”走向开放的“天府之域”。

      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突破进展。我们把灾区城乡和区域发展与全省布局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坚持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走符合四川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把城市做大,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今后几年,四川将着力培育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因势利导形成几个人口规模超百万、经济总量超千亿元的大城市;积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力争到 “十二五”末接近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加快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努力提升四川在产业、金融、人才、商务等方面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水平得到大力提升。我们紧紧抓住机遇,把灾区科技振兴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整合资源把科教做优。坚持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强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水平,强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基础,着力培育、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建设西部人才高地。通过不懈努力,以科教和人才优势提升四川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民生工程建设获得丰硕成果。我们把灾区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项目与全省实施的民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发展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丝不苟把民生做实,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八项民生工程”,2010年又扩展到10项,3年累计投入2241亿元,重点解决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大力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三大民生工程”,加快彝区“三房改造”,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农牧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全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事业的扎实推进,为我们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年来,四川遭受大难而又豪迈奋起,创造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伟大奇迹;四川发展历经坎坷而又成就辉煌,取得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巨大成就。面对旷世奇难,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道路。展望未来,四川已站上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正与伟大祖国一道,大踏步地走向美好明天。今天,我们向历史和人民交出这份答卷,告慰英勇献身的烈士和不幸罹难的同胞,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人民。我们相信,四川人民穿越灾难、坚强崛起的壮丽篇章必将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应对巨灾的人间奇迹 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 2011年05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再次走到“5·12”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汶川特大地震三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倾力支援下,四川历经七日抢险救人、百日安置攻坚和千日重建奋战,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经过三年砥砺奋斗,四川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目前,灾后重建项目完工93%左右,概算投资完成91%左右,今年9月底有望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全省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0年经济总量跃升为全国第八位,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天府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全省上下奋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铸就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历史丰碑,一个活力迸发、奋进崛起的新四川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探寻科学救灾客观规律,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伟大奇迹

      回首三年前,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我们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民为要,以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开展了人类救灾中史无前例的生命大救援、抢险大突击、应急大安置。这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闪耀着人性光辉,展示着中国精神,必将彪炳千古。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创造了战胜灾难、抢救生命的奇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生命根基。抗震救灾中,各路大军紧急驰援,各方力量齐聚灾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千方百计保护生命,竭尽全力尊重生命,救人第一,与时间赛跑,向极限挑战,处处体现生命至上。在救灾中,我们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奋力开展生命大营救。从废墟中共抢救出生还者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达到1∶1,创造了极高救生率和最低致残率。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创造了百日攻坚、应急安置的奇迹。特大地震造成上千万群众无家可归,急需安置。安民是当时最急、最难的任务。我们及时确立并认真贯彻“就地、就近、分散”的安置方针,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安置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群众吃饭饮水问题,利用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进行避难安置,通过帐篷、板房、搭建简易住房、修复受损住房进行过渡安置,迅速恢复受灾群众家庭生活,稳定了群众,稳定了社会,稳定了大局,为打好恢复重建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创造了应急抢险、转危为安的奇迹。我们打赢了抢通道路的硬仗,紧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夜以继日奋战,第一时间抢通“生命线”。我们打赢了卫生防疫的硬仗,组织力量全面防疫,灾区没有发生一起与地震相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打赢了防治次生灾害的硬仗,抓紧排查地质灾害,有效排除堰塞湖和病险水库隐患,成功处置唐家山堰塞湖等险情。同时,大力加强精神家园重建,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开展文化抚慰行动,最大限度减轻了灾难带来的精神创伤。

      抗震救灾的三个月,是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三个月,是党心可鉴、民心可追的三个月。我们穿越灾难、坚强奋起,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创造了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的奇迹,生动诠释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价值。

      二、着眼恢复提升、奠基长远,创新科学重建思路方法,谱写了灾区发展振兴的壮美篇章

      灾后重建既是原地起立的过程,更应是发展起跳的过程。我们立足时代和四川实际,积极创新重建方式,正确处理恢复与发展的关系,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变恢复性重建为发展型重建,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灾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奠定长远基础的历史进程。

      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积极探索科学重建的路子。重建规划做到全域全程,覆盖灾区城乡;坚持开门开放,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体现起点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突出风貌品位,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特别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建后的灾区农村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初步显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在科学制定规划的基础上严格实施,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安排资金,以投资带动发展。重建中我们极大增强了顺应自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把防灾减灾同重建结合起来,提高防范灾害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建选址坚持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了次生灾害。规划建设了避难场所,重建的学校一般都是8度设防。

      坚持把多渠道筹资和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保障和条件。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高达1.7万亿元,解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把政府支持、社会援助同市场筹资结合起来,在中央拨款、对口援建、港澳援助、社会捐款和特殊党费等专项支援3300多亿元的基础上,通过金融信贷、企业自筹、招商引资等市场筹资方式解决资金缺口。我们坚持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新途径、新举措,不断完善投入机制。着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开支,整合各项专项资金,将更多的财力投入灾后恢复重建。着力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合作模式。着力发挥政府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好用活增量资金。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弥补资金缺口。着力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空间和领域,提升实际效果。坚持以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科学态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资金、物资监管力度,实施基层民主监督,做到阳光重建和廉洁重建。

      坚持把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和关键。城乡居民住房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灾后重建最紧要的民生工程。我们迅速落实城乡住房重建各项补助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创新住房重建思路,采取联建、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异地搬迁等方式,又好又快地推进了住房重建,全面完成重建任务。我们适度扩大城镇重建规模,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有效增强了对灾区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38个重建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整体迁建的北川县城今年春节前胜利实现开城。我们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建重点,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严格质量和进度检查,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事关灾区长远发展。我们抓住和用好重建机遇,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一大批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相继完工,支撑灾区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工程和震时避险的场所。还布局建设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了飞跃性提升,“苦干二三年,跨越二十年”在灾区已经成为现实。

      坚持把产业重建作为实现灾区发展振兴的基石和支撑。坚持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重建中调整结构优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东汽、二重、阿坝铝厂等受灾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在灾区重建中新批准和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促进了产业集中集约发展,现代产业在灾区迅速崛起。还依托灾区优势资源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灾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从2009年开始,地震重灾县的主要经济指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快速恢复和发展振兴,为灾区当前和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重建,挖掘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作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回望千日奋战的难忘征程,在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灾区恢复重建实现了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历史性跨越。今天来到四川的人都会由衷地赞叹,眼下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在基本解决灾后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后,我们着眼重建工程的不断完善、正常运行以及灾区长远发展,正在制定实施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和振兴规划》。浴火重生的四川灾区人民,一定能紧紧抓住新一轮宝贵的发展机遇,在发展振兴的新征程上谱写出辉煌的篇章。

      三、立足化危为机、统筹全局,开辟科学发展广阔空间,走出了一条跳起摸高的跨越发展之路

      灾难对不屈的民族和伟大的人民来说,从来都是创造历史的转折和契机。三年来,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严重影响,我们审时度势、化危为机、科学决策、统筹谋划、精心指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抓住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区重建和发展振兴、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四大机遇,统筹推进救灾、重建和发展,着力“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高位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经济增长15.1%,创历史新高。灾后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基础建设实现历史飞跃。我们抓住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大力推进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震后开工铁路3800多公里,通车里程和在建里程达到6800多公里,居全国第四位;震后开工高速公路3200公里,通车里程和在建里程达到近60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建成使用,成为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宜宾、泸州、广安等内河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了四川在全国交通版图中的地位,奠定了四川未来发展百年基业,“蜀道难”变“蜀道通”即将成为现实。我们抢抓机遇做大水利,着力改变“水资源大省、用水小省”的状况,开工建设了亭子口、向家坝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确定了“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宏伟目标,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全域灌溉”,续写了治水兴蜀的千秋伟业。同时,加快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推进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工程,显著提高了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势产业发展和充分开放合作形成强大支撑。我们坚持把灾区恢复重建与全省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加倍努力把产业做强,进一步夯实四川发展的支撑。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形成新优势,水电、钒钛、天然气、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大批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取得重大成果,开创了承接产业转移、引领西部发展的喜人局面。与新加坡共建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合作园区,联想、富士康、仁宝、戴尔、德国大众、韩国现代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油气化工三大产业迅速崛起。产业发展和开放合作的重大成果,正深刻改变四川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四川正从封闭的“天府之国”走向开放的“天府之域”。

      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突破进展。我们把灾区城乡和区域发展与全省布局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坚持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走符合四川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把城市做大,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今后几年,四川将着力培育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因势利导形成几个人口规模超百万、经济总量超千亿元的大城市;积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力争到 “十二五”末接近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加快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努力提升四川在产业、金融、人才、商务等方面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水平得到大力提升。我们紧紧抓住机遇,把灾区科技振兴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整合资源把科教做优。坚持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强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水平,强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基础,着力培育、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建设西部人才高地。通过不懈努力,以科教和人才优势提升四川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民生工程建设获得丰硕成果。我们把灾区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项目与全省实施的民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发展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丝不苟把民生做实,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八项民生工程”,2010年又扩展到10项,3年累计投入2241亿元,重点解决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大力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三大民生工程”,加快彝区“三房改造”,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农牧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全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事业的扎实推进,为我们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年来,四川遭受大难而又豪迈奋起,创造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伟大奇迹;四川发展历经坎坷而又成就辉煌,取得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巨大成就。面对旷世奇难,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道路。展望未来,四川已站上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正与伟大祖国一道,大踏步地走向美好明天。今天,我们向历史和人民交出这份答卷,告慰英勇献身的烈士和不幸罹难的同胞,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人民。我们相信,四川人民穿越灾难、坚强崛起的壮丽篇章必将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