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App客户端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四川省内江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4年全市产品质量状况的分析报告

  • 2015年03月03日 09时58分
  • 来源: 内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
  • 【字体:
分享到:
  2014年,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了全市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现将2014年内江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一)2014年全市产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全市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为85.9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2个百分点。

  2.全市主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

  3.全市样本企业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损失率为0.02%,与去年同期持平。

  4.全市样本企业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5.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实物合格率为98.5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二)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情况

  1、监督抽查工作基本情况

  从抽查统计数据看:2014年对轻工产品、建材产品、食品相关类产品等产品质量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工业产品、食品相关类产品634批次,合格625批次,合格率98.5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其中,定期监督检验338批次,合格333批次,合格率98.5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12个百分点,专项监督抽查296批次,合格292批次,合格率98.6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9个百分点,抽查企业379家,抽查率87.33%。


  二、监督抽查分类分析

  2014年全年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同比2013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了0.46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一)定期抽查情况分析

  2014年度共抽查农用产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建材产品、机电产品金属制品、能源产品等七大类产品338批次,合格333批次,不合格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8.52%,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


  本年度抽查的七类产品的批次合格率均稳中有升。其中农用产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能源产品、机电产品等5类产品抽检批次合格率均为100%;建材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98.0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71个百分点。

  1、7大类产品抽查的基本情况

  (1)轻工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15个生产企业15个批次的轻工产品,合格15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瓦楞纸箱抽查2个批次,胶版印刷纸抽查2个批次,作业本封面纸抽查5个批次,吹塑桶抽查4个批次,玻璃瓶抽查2个批次)。

  (2)建材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261个生产企业261个批次的建材产品,合格256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8.08%(产品为烧结普通砖抽查218个批次,通用水泥抽查15个批次,塑料管材和管件抽查13个批次,水泥包装袋抽查8个批次,PVC型材抽查1个批次,墙地砖抽查5个批次,粉煤灰抽查1个批次)。

  (3)机电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22个生产企业22个批次的机电产品,合格22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机电产品22个批次)。

  (4)化工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8个生产企业8个批次的化工产品,合格8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内墙涂料抽查8个批次)。

  (5)能源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6个生产企业6个批次的能源产品,合格6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煤炭6批次)。

  (6)金属制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16个生产企业16个批次的金属制品,合格16个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100%(产品为冷轧带肋钢筋16批次)。

  (7)农用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10个生产企业10个批次的农用产品,合格10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复混肥料5个批次,硫酸锌3个批次,碳酸氢铵2个批次)。

  2、各县(区)抽查情况分析

  2014年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东兴区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0个百分点,东兴区产品合格率为98.00%,产品主要有:轻工产品4个批次,建材产品42个批次,机电产品2个批次,金属制品2个批次。市中区工业产品合格率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50个百分点,市中区产品主要有:轻工产品3个批次,建材产品22个批次,机电产品13个批次,金属制品2个批次,农用产品4个批次;隆昌县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8.6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产品主要有:轻工产品4个批次,建材产品52个批次,机电产品2个批次,金属制品6个批次,化工产品8个批次,农用产品3个批次;威远县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6.6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4个百分点,产品主要有:轻工产品1个批次,建材产品75批次,机电产品5批次,金属制品2个批次,能源产品6个批次,农用产品1个批次;资中县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4.00个百分点,资中县产品主要有:轻工产品3个批次,建材产品70批次,金属制品4个批次,农用产品2个批次。


  (二)专项抽查情况分析

  2014年度专项共抽查了296批次的工业产品和食品相关类产品,合格292批次,不合格4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8.6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19个百分点。


  1、专项抽查产品基本情况

  (1)本年度抽查机械汽车零部件产品共90批次,合格90批次,合格率为100%,比去年同期持平。

  (2)共抽查水泥10批次,合格10批次,抽查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3)共抽查烧结普通砖产品80批次,合格7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与去年同期下降了1.25个百分点。

  (4)共抽查配装眼镜30批次,合格30批次,合格率100%。

  (5)共抽查化肥6批次,合格6批次,合格率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6)共抽查金属制品11批次,合格11批次,合格率100%。

  (7)共抽查食品相关类产品69批次,合格69批次,合格率100%。

  三、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4年度抽查中有9个批次的烧结普通砖尺寸偏差不合格,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

  烧结普通砖尺寸偏差不合格原因:一是由于生产企业多为小型私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特别是个别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缩小模具尺寸,使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二是个别企业领导质量意识淡薄,只求产量,不重质量,对产品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且无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致使砖机出口尺寸控制无法满足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要求。三是制砖设备陈旧,不能持续满足合格产品生产要求。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情况

  2014年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

  1、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2014年,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增至796家,同比增长1.02%。


  2014年新使用登记特种设备1234台,同比减少22.05%,其中锅炉60台、压力容器270台、电梯650台、起重机械242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9辆、游乐设施3台;压力管道14.36公里、各类气瓶5194只(CNG气瓶575只)。2014年撤除及报废各类特种设备245台,其中锅炉91台、压力容器135台、电梯10台、起重机械6台、大型游乐设施2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辆,各类气瓶6835只(CNG气瓶186只)。总计停用各类设备831台,其中锅炉167台、压力容器393台、电梯73台、起重机械195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3辆。全市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净增989台,同比减少33.45%。


  2、特种设备生产情况

  2014年,全市新增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单位1个,17个许可证按期换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延期换证1个、到期放弃换证2个,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单位到期放弃换证1个,特种设备许可单位增至56个、许可证80张。

  2014年,全市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共生产特种设备598台,同比减少42.33%。其中起重机械127台,同比减少65.49%;压力容器471台,同比减少32.62%。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情况

  2014年,全市质监系统共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特种设备专(兼)职安全监察人员无变化,仍为6个、12人。全市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仍为4个,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新增2人、13个证,增至42人、118个证。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2014年,全市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638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47家次,其中检查锅炉518台次、压力容器2312台次、电梯2200台次、起重机械1123台次、游乐设施414台套次、压力管道107.5千米、场(厂)内机动车辆117台次,各类气瓶7.2万只。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426条,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19份,封存停用电梯1台、起重机械3台,对11家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使用单位依法进行了查处。

  (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2013年,检验机构对598台特种设备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检验数量同比减少42.33%;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20个,处理质量安全问题同比减少11.1%。对1173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其中13台修理、改造,压力管道88.74公里),检验数量同比增长1.73%;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455个,处理质量安全问题同比增加2.25%。对3469台(另有各类气瓶25556只,压力管道263.21公里,安全阀2612只)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数量同比增长2.21%;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1218个,处理质量安全问题同比增加60.69%;检验判废气瓶180只(液化石油气瓶117只、CNG气瓶55只、氧气瓶8只),同比增减少1.1%。

  2014年,全市在用锅炉应检395台,实检379台,定检率96%;压力容器应检699台、实检657台,定检率94%;电梯应1789台、实检1755台,定检率99%;起重机械应检678台、实检617台,定检率91%。


  (四)生产许可及强制性产品认证情况

  2013年,工业生产许可证新增3家,注销2家,目前,实行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生产企业92家。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生产企业22家,取得证书105张;修理计量器具企业1家,证书1张。


  (五)行政执法工作

  1、执法打假情况

  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焦点、群众关心热点、坚持打治结合、以春节期间热销产品、农资、建材、等涉及民生的产品为主线,深入开展了春节期间热销产品、汽配、“双打”、农资、建材、伪基站、消防产品、电视购物、拼装车、儿童用品等专项整治10次,全市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60余人次,执法车辆110余台次,检查各类企业70余家次,查处各类案件26件,其中立案查处6件,结案6件;现场处罚0件;涉案金额150万元;挽回损失360万元;受理投诉举报咨询96起,办结96起;组织执法人员培训4次;组织开展集中宣传5次。全年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件。

  2、“12365”投诉举报中心受理情况

  充分利用12365投诉举报中心,以畅通消费者和人民群众信息平台为工作中心,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利益问题为工作重点,以宣传质监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基层执法办案,提高处置和执法办案效率,提供公正、科学、权威申诉热点等信息为抓手,认真履职尽责,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我局12365投诉举报中心及5个12365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共接听有效来电96起。质量申诉0起,投诉举报22起(建材1起,占4%;家用电器:2起,占9%;计量10起,占45%;特种设备:1起,占4:%:其他:8起,占36%),咨询74起(法律、法规咨询:40起,占54%;产品标准咨询21起,占28%;产品检测13起,占18%),处理96起,移送相关部门处理4起,处理率100%,根据投诉举报查获案件1起,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质量基础工作状况

  (一)质量监管工作

  1.抓质量强市工作。一是调整和完善“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推动市政府出台了《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实施意见》和《内江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暨建设质量强市2014年实施计划》,对全年质量目标、主要任务、重大质量工程项目、工作措施等进行系统部署;二是根据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意见和计划,市级各部门结合职能职责,迅速制定部门专项规划,从产业、产品、服务、工程、环境等领域展开对接,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充分履职,形成了合心、合力、合作的大质量工作局面;三是先后协助筹办了全市质量工作会、全市四川名牌企业座谈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会的召开。

  2.抓品牌建设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内江市产品结构状况和发展,一是通过不断实施品牌战略,我们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推进质量强市的战略牢牢抓在手上,通过“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拉动”,全力培育和打造地方名优品牌。在第十一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中,内江市41户企业48个产品获得“四川名牌”称号,二是完成了第二届届内江市政府质量奖的评选工作,我市6户企业荣获第二届内江市质量奖,三是2个工业园区获批筹建四川省知名品牌示范区。

  3、抓质量监督工作。一是有效落实证后监管。年初,我局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年审需要准备的资料和需要填写的自查报告模板通过上挂在我局门户网站的形式,对2014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应年审的71家企业进行了公告和宣传,便于企业下载和准备。6月至8月,我局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应年审的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共实地核查企业22家,实地考察率为30%,对71家应年审企业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清理和核查,对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和督促企业更改资料重新报送,已达到资料的完整性为100%。二是有效开展监督检查。今年,一是对全市4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检机构的检车过程、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和质量管理记录等项目进行了抽查,从抽查情况看安检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的检测机构未对车速表进行检测;二是有的授权签字人不符合规定要求,未进行考核;三是缺目标线,车辆引导牌;四是由于软件的问题,总发光强度判定了,但未做出结论。根据存在的问题,检查组责令安检机构限期立即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由县质监局进行回访整改情况。二是开展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监管工作。对内江市范围内43家企业生产的七类重点产品(纺织服装、电线电缆、装饰装修材料、日用化工产品、复混肥料、车用压缩天然气、食品包装材料)开展了监督抽查,共抽查16个企业的16批次产品,合格16个批次,批次合格率100%。三是加强监督抽查工作。截至目前内江市工业产品已抽查产品365个批次,产品抽查率达84%,抽查合格率达95%以上。四是落实监督抽查分析报告撰写报送工作。截至目前,我局及时撰写2014年季度监督抽查分析报告,并及时提交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4、抓质量宣传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质量月宣传活动。开通“质量月”活动专栏。在市局官方网站设立“2014年质量月”专栏,对内江市“四川名牌”企业和产品、质量信用等级获得企业、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等内容进行宣传。二是开展“检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购监督员、企业负责人、消费者代表、媒体工作者到市质检所参加“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二)标准化工作

  1抓好西南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13年6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正式批准内江市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为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2年来,我局按照要求,围绕“四废两拆解一产品”(即“废纸、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家电和汽车拆解”和“PET废塑料碎片、改性塑料”产品),以制定标准,完善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进行评价改进为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2014年,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协调会议”,进一步促进了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加强与市供销社、中再生公司、内江市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起较为有效的标准化试点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发布了《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和试点工作任务分工》,制定了《再生资源标准体系建设计划和阶段目标》,并督促各责任单位完成阶段任务。三是进一步收集、制定、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各环节、各种类的标准,完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导、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各环节、各过程,达到标准化操作要求,推进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总结提炼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模式、工作经验,编写论文《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内江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为例》,深入分析内江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具体措施,探索标准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模式以及标准体系建立的思路,以促进标准化成果推广应用,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优秀论文奖。

  2、狠抓地标培育创建,引领产业升级。一是认真贯彻《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和内江市《关于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省级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我局扎实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积极指导资中县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县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建设方案和实施意见;对资中枇杷、资中鲶鱼等5个地标产品的区域性地方标准进行了修订,建立完善了产品标准体系;以内江市产品质量检验所为依托,对资中冬尖、资中鲶鱼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和日常检验,建立完善了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编制了5个地标产品宣传资料,引导规范示范区内6家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积极培育隆昌酱油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立了“隆昌酱油”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办公室,并得到省质监局批准,通过了省质监局科技处现场初审,完成了申报资料编写、标准制定、产品检验等基础工作,9月18日形成完整的申报资料报送省质监局初审,10月10日形成终稿报省局转报国家质检总局;经引导,威远局也积极申报“威远无花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已成立“威远无花果”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办公室,并于10月9日得到省质监局批准,现正在进行申报资料准备。

  三是按照省局《关于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区域性地方标准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12个地理标志产品的32个区域性地方标准进行清理、修订,按照省局“一品一标”的要求,将32个区域性地方标准整合为12个区域性地方标准。

  四是按照《地标大典》的编纂工作的要求,编制了全市12个地理标志产品宣传资料,从产品概况、质量特色、地标地理、人文背景、文化积淀、品牌建设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了详细描述,以加强宣传。

  3、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建立地方先进标准体系。为加大地方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力度,努力提高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政策导向和技术保障作用,我局高度重视地方标准体系建立工作。今年,按照省局要求,对全市98项区域性地方标准进行了认真清理,废止标准33项,将32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性地方标准合并整理、修订为12项,保留有效标准25项,新制定《隆昌酱油生产技术规程》、《冬小麦品种内麦11》和《内麦836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3项。另外,今年还着重抓好了“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城市公交服务”、“驾校教育培训”、“无公害蔬菜”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计量工作

  1、民生计量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共免费检定集贸市场在用的电子计价秤、电子台秤、木杆秤等计量器具5870台(件),餐饮店在用的电子秤、电子台秤等计量器具168台(件);为25个社区乡镇和25个中小学校提供了免费计量服务,举办计量知识讲座4次。二是强化节日市场计量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医疗卫生计量器具263台件,合格率为100%;检查加油机437台,合格率为100%;检查集贸市场52个,公平秤54台,合格率100%,检查电子秤、电子计价秤等计量器具1993台件,合格率为95%;检查焦度计、验光镜片机等计量器具80台件,合格率为100%;抽查定量包装商品1342批次,合格率为97%。查处计量违法案件8件,现场督促整改14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4起,处理14起。三是组织开展民用“三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全市共抽查了25个居民小区水电气三表安装前的检定情况,共抽查电能表9643只,水表9523只,燃气表9603只,除水表首检数为8984只外,电能表和燃气表的首检率都为100%;四是开展高速公路新增称重计量器具专项检查。内江市辖区内高速公路有19个收费站入口新增称重计量器具19台,全部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投入使用。五是开展出租车计价器专项监督检查。全市共检定出租车计价器1070件次,抽查出租车计价器97台件,发现破坏铅封4起,检定不合格计价器2件,办理现场处罚案件4起。六是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专项监督抽查。2014年7月22日至9月02日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包装商(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全市共计抽查相关企业28家,抽查样品87个批次,合格率为100%。

  2、加强工业和能源计量工作。一是对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省华川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5个企事业单位的6项计量标准进行了现场计量标准考核;对华润雪花啤酒(内江)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隆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6个单位涉及强检的14个项目进行了企业内部强检授权。为企业培训检定人员65人次,新考核和复查考核检定人员检定项目135项。二是对全市30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能源计量审查,超额完成了省质监局要求开展应审查单位总数50%的目标任务。我局还获得了内江市2013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考核三等奖。三是积极推进省能源计量中心(内江)建设。8月16日,省能源计量中心(内江)顺利通过了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专家组的现场评审,10月29日获得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取得了2大类28个参数的检测能力资质。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一是各经济主管、质量监督及市场监管等部门在经济数据使用、产品信息公开、行政监督管理对接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沟通不够及时,各自为阵,大质量机制运行不够充分。二是全员质量管理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滞后,企业法制、标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薄弱。

  (二)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服务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服务企业的面不够宽、点不够多,服务企业的方式不够多、工作效率不高,自身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等众多问题。

  (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较为突出。随着特种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凸显,监管有死角、盲区,监管工作不到位,风险不断加大;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投入少,管理差,安全隐患反复出现,整改难度大;电梯数量激增,安全管理不到位、维保质量不高、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所引发的电梯故障不断增多,一些老旧电梯得不到及时修理、改造,电梯质量安全问题投诉居高不下。

  六、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一)继续开展《质量发展纲要》宣贯工作。一是着重抓好大、中、小、微型企业员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等《质量发展纲要》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宣贯,促使广大生产经营者,尤其是企业法人代表和质量负责人知晓《质量发展纲要》中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切实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二是把《质量发展纲要》宣贯工作与质量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质量发展纲要》宣传方式,提升宣贯效果,确保国家质量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提升全民质量意识。

  (二)深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生产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卡,对巡查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记入企业不良行为档案,作为制定巡查、监督检验频次和企业年审的重要依据,增强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加强对获得质量信用等级企业的巡查回访,督查企业在原材料把关、生产工艺过程关键点控制、出厂检验等方面的自律行为,促进企业质量信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加大装备投入,提升检验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检测系统的投入,及时更新设施设备,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和吸收检测方面的技术人才,建立一只专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四)加大风险排查力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抓住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契机,强化宣传教育,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和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促使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管理人员依法管理、作业人员依法操作,确保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加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与相关部门协作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提高防范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加大质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产品质量违法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质量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同时进行曝光。对查处的一般性质量问题,认真帮助、指导企业进行整改。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力度,杜绝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内江质监局

  2015年1月4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