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舌尖安全 共铸食美药安——2014四川食品药品监管系列专题(下)

分享到:
更多
  乐山篇

  2014年,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强化监管为重点,按照“四个最严”和“全覆盖”、“零容忍”的总体要求,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全年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一年,他们在全省率先设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资金与全省首个“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室”,创新农村宴席和跨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形成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新格局;这一年,他们成果颇丰,被乐山市食安办评为食品安全先进单位,乐山市也被省政府评为“食品安全先进市”。

  乐山市食药监局:

  跨部门跨区域联动 开创监管执法新模式

  亮点纷呈 首设“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室”

  2014年12月,由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和乐山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联合设立的“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室”挂牌成立,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正式开启部门联动执法的新格局。该侦查室成立后,乐山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指派2名民警入驻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协助食药支队行政执法人员对食品药品大案、要案开展调查、取证等工作,为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做好初查工作。

  双方还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移送制度、警察入驻制度、案件提前介入制度,不定时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加强执法办案经验交流,促成部门间高效、便捷的联动机制。

  与此同时,2014年乐山市政府还决定,市财政每年单列500万元至1000万元设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资金,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督、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状况调查与评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救助、检验检测、信用体系建设、监管网络下移、宣传教育、举报奖励等方面。同时,奖励和扶持在食品药品领域诚信经营的单位,表彰激励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表现突出或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以此推动该市食品药品行业向规范有序、诚信有德的方向发展,加快形成放心、安全的食品药品诚信体系。

  为强化坝坝宴监管,去年乐山市首个农村自办宴席厨师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填补了该行业在民间监督方面的空白,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自律、桥梁、纽带、服务、协调、监督等作用,对减低食品安全风险,构建规范、安全、健康的农村自办宴席管理体系意义重大。

  成效显著 实现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零事故”

  去年,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深入开展多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农村食品“四打击四规范”,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五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中成药非法添加等37项专项整治行动。

  此外,去年乐山市还全面启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重点完善肉及肉制品、蔬菜等大宗食品生产经营电子追溯体系和餐饮服务环节及学校食堂食品原料索证、索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目前,以中心城区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学校食堂为试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肉类、蔬菜流通实现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从而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统计显示,2014年该市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74442家次,立案查处1147件,移交公安机关18件,查封扣押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药品100多吨,罚没700余万元,有力打击了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中秋、国庆等重点时节的食品安全,实现了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零投诉”和“零事故”。

  为确保首届四川国际旅游国际博览会在乐山市顺利召开,该市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了旅博会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严格实施了餐饮定点接待单位驻点监管,抽调具有丰富餐保经验的人员担任驻点现场监督员。强化了应急管理,组成应急小组在峨眉山市分4个片区开展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及时处置应急状况。整治期间,该市共责令整改安全隐患1559起,实现旅博会期间食品安全“零投诉”和“零事故”,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巴中篇

  30973家食品药品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全落实,监督检查全覆盖;全年查办食品药品案件1162件,同比增长92%;处罚没款400余万元,同比增长230%,查办大案要案15件,同比增长130%,捣毁食品药品“黑窝点”、“黑作坊”8个,其中“4·29”假药假冒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案涉及19省、市,涉案金额1.2亿元,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监理总局挂牌督办,入选全省食品药品10大典型案件;全年没有特重大食品药品事故发生……2014年,巴中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巴中市食药监局:

  筑牢第一道防线 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一镇一所 一村一员 构筑食品药品监管全新防线

  程实是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2015年2月9日一大早,他就和自己的同伴到乡镇上的食品药品经营单位进行例行巡查,经营单位有没有建档立案,小卖部的食品有没有过期,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是否安全,餐饮店的工作人员是否有健康证,药房的药品有没有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巡查的内容。“我们每周都要把全镇的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巡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程实说。

  程实只是巴中几百名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之一。巴中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小餐饮、小加工、小经营“三小”单位在数量上占据主体地位,具有面积小、卫生条件差、隐患大、较分散、监管难的特点,2014年以前,在乡镇和村社没有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而仅依靠市、县(区)的监管人员,显然力不从心。“为解决这个监管难题,我们积极争取了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扩充编制,引进人员,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197个食品药品监管所,配备了2名专职人员,在2565个村(社区)聘任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解决了工作经费,将我们的监管触觉延伸到全市的每一个角落。”巴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俊岭表示,“现在无论是农村坝坝宴的举办,还是乡镇上‘三小’经营单位和学校食堂的监管,都有我们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身影,真正打通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保障到位 标准统一 “五有”监管所不断“燎原”

  基层监管所建设得怎么样,能不能真正地发挥食品药品的监管职能?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几个乡镇的监管所。在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我们发现该监管所不仅解决了固定的办公场地,粘贴了工作制度,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文件柜、办公电话等设施设备,还配置了必要的执法装备和快检设备。

  据了解,去年巴中市对基层监管所实行了标准化建设,首批建成了8个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试点乡镇,由省、市财政投入150万元,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分发执法装备,达到了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执法车辆、有执法装备、有快检设备的“五有”标准,实现农村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水平快速有效提升。

  内练本领 外办大案 小小监管所发挥大作用

  作为一支新组建起来的监管队伍,如何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为监管所发挥功效的关键。“我们把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作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抓手。”王俊岭说。去年,巴中市食药监局开办了“流动大学”,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了依法行政、稽查办案、新闻宣传、财务统计、抽验检测等12大类18批次的专业课程,提高了工作人员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知识、执法水平和廉洁意识;建立了规范化、统一化、制度化、格式化的监管工作制度,做到公平、公正、文明监管;落实了农村坝坝宴“双报告”制度,采取“两表两承诺”的监管方式;赋予了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对50平方米以下的食品经营户现场核查权、“三小”单位纳入备案管理权,建立了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权责统一。

  一系列举措之下,小小监管所迅即发挥了查案办案大作用。去年,恩阳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在一次例行巡查中,发现了一些药品的异常,及时上报恩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稽查大队进行查办,并请求巴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进行协查,发现“乐力钙氨基酸螯合钙片”、“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等5个保健食品中,有3个产品经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回复为假冒产品,引起了巴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警觉,经过迅速深入涉案地摸清情况,及时立案侦办,引出了涉及19省、市,涉案金额1.2亿元,被国家食药监总局挂牌督办,并入选全省食品药品10大典型的案件。

  绵阳篇

  2014年,紧紧围绕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市”的总体目标,绵阳市食药监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综合能力、强化整治规范、推进社会共治,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服务群众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无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被省政府评为“2013年度食品安全先进市”。

  2014年底,《建设绵阳“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市”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根据建设要求,绵阳市将突出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风险管控为中心,通过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的责任体系、标准体系、监管体系、社会共治体系和诚信体系的“五大体系”,加快构建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和社会监管的“大监管”模式。

  绵阳市食药监局:

  以最严标准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市”

  创新三大体系 缔造“大监管”模式

  2014年以来,绵阳市食药监局积极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构筑社会共治的“大监管”模式。在建立全程电子监管体系上,整合企业内部电子监管、联网电子监管、远程电子监管等平台,建立覆盖药品、医疗器械等近2000家企业的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全行业产品质量全程电子监管,绵阳市食药监局自主研发了由综合查验系统、产品服务信息系统和咨询管理系统共同组成的“绵阳市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管理系统”,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全市布点130台有效运行,已实现消费者累计查询127573次。在学校食堂、大型企业食堂、大型餐饮店等重点餐饮场所,通过电子监控和物料电子留存,实现监管部门、消费者实时监控,打造“阳光食堂”、“阳光厨房”。

  在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上,研发食品药品公众查询管理系统,整合吸纳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布点查询终端,实现产品质量真伪查询、消费者评价和有奖举报投诉等功能。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产品产地身份证明制度,每批次销售产品都出具产地证明并进入电子档案,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众查询,全程可追溯。在建立“3+1”评价体系上,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监督和分级综合评价”的“3+1”评价体系,把企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差别监督,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评价和档案记录,定期分批公示,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会化、主体多元化。

  凝聚最大合力 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机构改革后,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食品药品监管职权划分规定》、《绵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权责;及时调整新增了成员单位,并组建了由食品安全管理、法学、医药等领域21名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建立健全了食品药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凝聚各方最大监管合力。

  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上,以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为重点环节,以米、面、食用油、乳制品、鲜肉及肉制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为重点品种,以社区、城乡结合部、乡村的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加工小作坊及小摊贩、餐饮店、药店和医疗机构等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了食品药品“亮剑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肉及肉制品、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等专项整治。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844件,取缔无证经营25家,处罚没款498.13万元;已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4件,抓获并惩处犯罪分子6人。

  2015年,绵阳市将继续以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市”为主线,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度,加快推进基层食品药品及农产品(畜禽、水产)监管所(站)标准化建设;建立“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食用农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畜、水产品和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推进食品药品流通溯源管理系统和诚信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