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曾俊林就2023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 2024年01月20日 11时25分
  • 来源: 四川省统计局网站
  • 【字体:
  • 2024年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曾俊林就2023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作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中新社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中新社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如何评价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的表现?全年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中央提到的这几重困难,在四川有哪些体现?针对这些问题,又该采取怎样的举措才能稳住我省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答:谢谢您的提问。2023年全省经济平稳恢复、稳中向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回顾这一年的四川经济发展,我想可以用六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成绩亮。2023年,我们不仅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而且多项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GDP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全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答卷”。

    二是突破多。2023年我们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7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突破100万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韧性足。2023年四川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开局并不理想,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全国,但我们一路向前、一路追赶,全年经济呈现平稳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速一季度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追平,前三季度反超全国1.3个百分点,全年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除了GDP增速,其他指标也韧性十足。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为0.4%,上半年提升为4.3%,前三季度达到6.8%,全年达到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一路走高,从4.3%,到7.6%,再到前三季度、全年的9.2%。这充分体现了四川经济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四是结构优。2023年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高。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工业领域)增加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3%;六大优势产业(工业领域)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90%;新质生产力带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4%、29%,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望突破46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持续提高。此外,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占全省投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6个、3.6个百分点,为增强四川经济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质量好。2023年四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粮食能源安全根基牢,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出栏6662.7万头,清洁可再生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均稳居全国第1位。农村劳动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与上年持平,扣除食品、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保持平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7%,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六是活力强。消费需求不断激活,节假日旅游加快恢复、持续火爆,餐饮收入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城乡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五大经济区特色发展、竞相发展,省域经济副中心、百强县百强区百强镇加快培育。

    尽管成绩亮眼,但经济恢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2023年四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4%、创8年以来新低。投资项目接续不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2.6%。二是预期信心仍然不足。民间投资信心不足、连续10个月降幅超过两位数;居民消费预期不足,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低于2019年、低于上年。三是部分行业增长后劲仍然不足。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受需求不足影响增长乏力。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3%,降幅持续扩大;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家具类商品零售额等持续下降。

    下阶段,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着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持续释放需求潜力,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谢谢!

    二、封面新闻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封面新闻的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我省经济总量突破了6万亿,能否结合一些数据,对6万亿作一个具体的解读?从全国来看,迈上6万亿,对于经济大省挑大梁,有哪些重要意义?四川在西部以及全国经济版图上,地位、作用、影响力又将会有哪些变化?

    答:谢谢您的提问。刚才发布的数字中,“6”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经济增长6%、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尤其是6万亿,更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数字是抽象的,怎么来更好地理解这6万亿,我想用几个“更”来阐释:

    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更强”。横向来看,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是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迈上6万亿台阶的省份。纵向来看,2023年每天创造的GDP超过160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四川一年创造的经济总量,也就是说2023年四川一天创造的生产成果相当于45年前一年创造的生产成果。我省经济总量从2007年突破1万亿、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每跃升1个万亿台阶用时4年,从2018年突破4万亿、2021年突破5万亿,每跃升1个万亿台阶用时3年,2023年仅用2年时间再上1个万亿台阶。

    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从供给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接近1万亿元;工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点行业支撑有力;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回升,突破2.6万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电网通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效突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成宜高铁开通运营,多条高速公路实现通车。从区域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有望突破8万亿,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千亿俱乐部再添新成员,百强县百强区总量居全国第3位。

    三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为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预留了充足的空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态势良好,六大优势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分别增长6.6%、11.9%,成为全省工业的新增长点。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全省经营主体总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贡嘎培优企业、新建工业企业、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突出;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大幅增长,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

    四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好”。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为加快四川现代化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其中,人均GDP超过7万元;经济承载力更强,能够吸纳更多新增就业,近几年平均每年吸纳城镇新增就业100多万人;“蛋糕”越大每个人分享到的越多,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32降至2.26。同时,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绿,全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1.7%左右,以较低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6.1%的增长。

    五是高质量发展中“更显担当”。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今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占全国比重达到4.8%,四川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就业稳定,为全国稳增长稳就业作出了四川贡献;作为农业大省、清洁能源大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出栏稳居全国第1位,外送清洁能源已超清洁能源产量的三成,在保障全国粮食能源安全上彰显了四川担当。

    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底气更足、基础更牢、信心更强。谢谢!

    三、四川日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四川日报的记者。我有两个关于区域经济的问题想请教:一个是关于成渝双圈的,我们有关注到2022年成渝双圈的经济总量是7.8万亿元,2023年有没有实现新的突破?另一个是关于经济副中心的,前段时间省上出台了支持意见,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省域经济副中心表现怎么样?

    答:谢谢您的提问。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从2020年1月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现在正好四周年。四年来,川渝两省市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情况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聚势发展成效显。目前只掌握四川部分数据,但我们判断2023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8万亿,占全国和西部的比重持续提升,在全国的引领示范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高于大湾区(不含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二是产业协作活力强。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增长6%,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项目共建后劲足。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推进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转型升级,248个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基础设施网络提速建设,2023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5%,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高11.2个百分点。

    第二个问题,关于省域经济副中心。从2018年鼓励“七城争创”到省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支持建设川北、川南、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经过五年的深化拓展,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逐步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持续领跑全省,供需两端均衡恢复,经济总量有望突破4000亿元;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做强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经济总量有望突破6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500亿元;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构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经济总量有望突破53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发展规模居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元。谢谢!

    四、成都商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成都商报的记者。近期,京东方投资在成都投建第8.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项目,能否请您介绍下,2023年我省投资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的情况。再有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到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这方面我省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答:谢谢您的提问。京东方的这个项目,是我省制造业发展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这其实也是我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关键作用、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生动缩影。

    过去一年全省经济总量能跃上新台阶,投资功不可没。从重大项目投资看,2023年全省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1463个,增长2.5%;本年完成投资增长14.2%,占全部项目投资比重达到40%,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全省项目投资增长12.6%,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0.2个百分点。从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看,持续加力基础设施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3.3%,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持续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电力生产投资增长27.4%,制造业投资增长21.6%,其中先进材料产业增长38%,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分别增长38.1%和20%;持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年民生社会事业投资增长9.6%,其中,老旧小区、城中村、危旧房等改造完成投资超200亿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21.2%和46.9%。有效益的投资能够形成更高质量的供给、能够增强发展后劲、能够增进民生福祉,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谢谢!

    五、香港商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前三季度四川消费市场表现不俗,全年是否已恢复常态化增长?对于全年消费市场的表现您如何评价,有哪些亮点及问题?

    答:谢谢您的提问。过去一年,在大运会、西博会等重大活动以及“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的带动下,全省消费市场持续活跃,节假日旅游加快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城乡市场协同恢复,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1994亿元,增长9.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319.4亿元,增长8.5%。二是餐饮收入加快恢复,全年餐饮收入增长19.5%,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商品零售增长7.7%。三是刚需类商品保持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中西药品类分别增长8.7%和5%,合计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9个百分点。四是升级消费类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8.9%,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5%和8.6%,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零售额增长55.2%。

    虽然全省消费市场回升的态势在持续巩固,但距离常态化增长仍有差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4%、低于2019年疫情前同期水平6个百分点。部分消费领域还面临“堵点”,如传统汽车及零售业态恢复仍然承压,全年限额以上单位中燃油类汽车零售增速仍未转正,传统零售业态便利店、超市类仅分别增长1.2%和0.9%。此外,因为商品房销售市场持续低迷,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家电、家具、建筑装潢类商品零售也持续走低。下一步,还需不断夯实消费增长的基础,充分发挥促消费的政策效应。谢谢!

    六、四川经济日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四川经济日报的记者。我比较关注新型工业化的问题。2023年我省新型工业化进展怎么样?六大优势产业全年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答: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四川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提高四川制造的“含智量”“含金量”“含绿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量看,重点产品加快增长,重点监测的53种产品有29种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单晶硅、多晶硅增长1倍以上,新能源汽车增长87.2%。重点行业支撑有力,41个大类行业有25个实现增长,前十大行业有9个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0.7%,这三个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个百分点。

    从质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8%左右。企业效益逐季回升,生产经营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一季度下降8%、上半年下降4%,到前三季度增长0.2%,再到1—11月增长4.6%、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1.9%,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3.1%、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晶硅光伏增长36.2%,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16.9%和10%;清洁能源大省地位持续巩固,清洁电力发电量、天然气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再就是您关注的六大优势产业,随着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的纵深推进,2023年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实现加快发展,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先进材料增长17.2%,医药健康、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9.6%和8.7%。谢谢!

    七、成都日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成都日报的记者。这段时间因为哈尔滨文旅业的爆火,一大批被网友调侃是“大隐隐于市”的农产品迅速出圈,比如说雅安的鱼子酱等,我们统计上是否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对这些特色的产业是否有专门的统计?还有,现在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四川着重在抓的一件大事,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这方面成效怎么样?

    答:谢谢您的提问。我们最近也在关注网上这个不同地区间“回礼”的事情,包括你说的雅安鱼子酱,“天府粮仓”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实,统计一直在助力“川字号”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就农业统计来说,我们的监测范围覆盖了川粮、川果、川茶、川药、川油、川菜、川鱼等各类形态的农产品。你说的雅安鱼子酱,我们掌握的数据显示2023年产值超过1亿元、达到1.24亿元。这些监测数据为四川持续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了强力支撑。

    再就是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方面,2023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接近1万亿元,达到9977.8亿元,比上年增长4%。具体来看:粮食安全根基牢固。全年粮食总产量718.8亿斤、比上年增长2.4%,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第9位;粮食亩产持续增长,亩产增幅居全国前列。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良好,中草药材产量增长11.1%,水果产量增长11.5%,茶叶产量增长7.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6.1%;生猪出栏6662.7万头、保持全国第一;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给林业带来新增长点,林业产值增长9.9%;水产养殖能力提升,水产品产量178.9万吨、增长3.9%。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正在为“中国饭碗”装进更多优质“四川粮”。谢谢!

    八、四川广播电视台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最近“新质生产力”很热,我们也关注到,四川在这方面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去年国产大飞机实现商业首飞,里面就有“四川造”的关键助力。能否结合一些具体的数据,详细介绍下四川这方面的情况?

    答:谢谢您的提问。无论是学界还是产业界都在密切关注“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四川一直在加码布局,并努力通过新质生产力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目前来看,已取得明显成效。

    比如,你刚说到的国产大飞机,国产大飞机的腾飞带动我省航空航天相关行业加快发展,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揭牌,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6.3个百分点。再比如,伴随着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揭牌和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加快建设,2023年1-11月我省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7.4%。还有,有两个企业获批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四川零的突破。以及,头部企业入驻四川,带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9%,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望突破4600亿元,等等。这些都是四川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鲜活例证。下一步,随着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未来产业的前瞻部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增长点涌现。

    还有二十多天就是农历春节了,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统计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感谢,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曾俊林就2023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 2024年01月20日 11时25分
  • 来源: 四川省统计局网站
  • 2024年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曾俊林就2023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作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中新社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中新社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如何评价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的表现?全年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中央提到的这几重困难,在四川有哪些体现?针对这些问题,又该采取怎样的举措才能稳住我省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答:谢谢您的提问。2023年全省经济平稳恢复、稳中向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回顾这一年的四川经济发展,我想可以用六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成绩亮。2023年,我们不仅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而且多项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GDP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全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答卷”。

    二是突破多。2023年我们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7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突破100万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韧性足。2023年四川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开局并不理想,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全国,但我们一路向前、一路追赶,全年经济呈现平稳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速一季度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追平,前三季度反超全国1.3个百分点,全年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除了GDP增速,其他指标也韧性十足。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为0.4%,上半年提升为4.3%,前三季度达到6.8%,全年达到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一路走高,从4.3%,到7.6%,再到前三季度、全年的9.2%。这充分体现了四川经济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四是结构优。2023年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高。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工业领域)增加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3%;六大优势产业(工业领域)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90%;新质生产力带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4%、29%,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望突破46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持续提高。此外,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占全省投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6个、3.6个百分点,为增强四川经济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质量好。2023年四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粮食能源安全根基牢,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出栏6662.7万头,清洁可再生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均稳居全国第1位。农村劳动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与上年持平,扣除食品、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保持平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7%,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六是活力强。消费需求不断激活,节假日旅游加快恢复、持续火爆,餐饮收入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城乡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五大经济区特色发展、竞相发展,省域经济副中心、百强县百强区百强镇加快培育。

    尽管成绩亮眼,但经济恢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2023年四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4%、创8年以来新低。投资项目接续不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2.6%。二是预期信心仍然不足。民间投资信心不足、连续10个月降幅超过两位数;居民消费预期不足,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低于2019年、低于上年。三是部分行业增长后劲仍然不足。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受需求不足影响增长乏力。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3%,降幅持续扩大;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家具类商品零售额等持续下降。

    下阶段,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着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持续释放需求潜力,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谢谢!

    二、封面新闻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封面新闻的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我省经济总量突破了6万亿,能否结合一些数据,对6万亿作一个具体的解读?从全国来看,迈上6万亿,对于经济大省挑大梁,有哪些重要意义?四川在西部以及全国经济版图上,地位、作用、影响力又将会有哪些变化?

    答:谢谢您的提问。刚才发布的数字中,“6”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经济增长6%、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尤其是6万亿,更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数字是抽象的,怎么来更好地理解这6万亿,我想用几个“更”来阐释:

    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更强”。横向来看,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是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迈上6万亿台阶的省份。纵向来看,2023年每天创造的GDP超过160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四川一年创造的经济总量,也就是说2023年四川一天创造的生产成果相当于45年前一年创造的生产成果。我省经济总量从2007年突破1万亿、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每跃升1个万亿台阶用时4年,从2018年突破4万亿、2021年突破5万亿,每跃升1个万亿台阶用时3年,2023年仅用2年时间再上1个万亿台阶。

    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从供给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接近1万亿元;工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点行业支撑有力;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回升,突破2.6万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电网通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效突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成宜高铁开通运营,多条高速公路实现通车。从区域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有望突破8万亿,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千亿俱乐部再添新成员,百强县百强区总量居全国第3位。

    三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为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预留了充足的空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态势良好,六大优势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分别增长6.6%、11.9%,成为全省工业的新增长点。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全省经营主体总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贡嘎培优企业、新建工业企业、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突出;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大幅增长,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

    四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好”。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为加快四川现代化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其中,人均GDP超过7万元;经济承载力更强,能够吸纳更多新增就业,近几年平均每年吸纳城镇新增就业100多万人;“蛋糕”越大每个人分享到的越多,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32降至2.26。同时,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绿,全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1.7%左右,以较低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6.1%的增长。

    五是高质量发展中“更显担当”。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今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占全国比重达到4.8%,四川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就业稳定,为全国稳增长稳就业作出了四川贡献;作为农业大省、清洁能源大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出栏稳居全国第1位,外送清洁能源已超清洁能源产量的三成,在保障全国粮食能源安全上彰显了四川担当。

    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底气更足、基础更牢、信心更强。谢谢!

    三、四川日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四川日报的记者。我有两个关于区域经济的问题想请教:一个是关于成渝双圈的,我们有关注到2022年成渝双圈的经济总量是7.8万亿元,2023年有没有实现新的突破?另一个是关于经济副中心的,前段时间省上出台了支持意见,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省域经济副中心表现怎么样?

    答:谢谢您的提问。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从2020年1月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现在正好四周年。四年来,川渝两省市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情况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聚势发展成效显。目前只掌握四川部分数据,但我们判断2023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8万亿,占全国和西部的比重持续提升,在全国的引领示范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高于大湾区(不含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二是产业协作活力强。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增长6%,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项目共建后劲足。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推进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转型升级,248个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基础设施网络提速建设,2023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5%,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高11.2个百分点。

    第二个问题,关于省域经济副中心。从2018年鼓励“七城争创”到省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支持建设川北、川南、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经过五年的深化拓展,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逐步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持续领跑全省,供需两端均衡恢复,经济总量有望突破4000亿元;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做强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经济总量有望突破6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500亿元;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构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经济总量有望突破53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发展规模居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元。谢谢!

    四、成都商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成都商报的记者。近期,京东方投资在成都投建第8.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项目,能否请您介绍下,2023年我省投资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的情况。再有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到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这方面我省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答:谢谢您的提问。京东方的这个项目,是我省制造业发展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这其实也是我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关键作用、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生动缩影。

    过去一年全省经济总量能跃上新台阶,投资功不可没。从重大项目投资看,2023年全省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1463个,增长2.5%;本年完成投资增长14.2%,占全部项目投资比重达到40%,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全省项目投资增长12.6%,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0.2个百分点。从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看,持续加力基础设施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3.3%,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持续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电力生产投资增长27.4%,制造业投资增长21.6%,其中先进材料产业增长38%,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分别增长38.1%和20%;持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年民生社会事业投资增长9.6%,其中,老旧小区、城中村、危旧房等改造完成投资超200亿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21.2%和46.9%。有效益的投资能够形成更高质量的供给、能够增强发展后劲、能够增进民生福祉,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谢谢!

    五、香港商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前三季度四川消费市场表现不俗,全年是否已恢复常态化增长?对于全年消费市场的表现您如何评价,有哪些亮点及问题?

    答:谢谢您的提问。过去一年,在大运会、西博会等重大活动以及“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的带动下,全省消费市场持续活跃,节假日旅游加快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城乡市场协同恢复,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1994亿元,增长9.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319.4亿元,增长8.5%。二是餐饮收入加快恢复,全年餐饮收入增长19.5%,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商品零售增长7.7%。三是刚需类商品保持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中西药品类分别增长8.7%和5%,合计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9个百分点。四是升级消费类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8.9%,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5%和8.6%,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零售额增长55.2%。

    虽然全省消费市场回升的态势在持续巩固,但距离常态化增长仍有差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4%、低于2019年疫情前同期水平6个百分点。部分消费领域还面临“堵点”,如传统汽车及零售业态恢复仍然承压,全年限额以上单位中燃油类汽车零售增速仍未转正,传统零售业态便利店、超市类仅分别增长1.2%和0.9%。此外,因为商品房销售市场持续低迷,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家电、家具、建筑装潢类商品零售也持续走低。下一步,还需不断夯实消费增长的基础,充分发挥促消费的政策效应。谢谢!

    六、四川经济日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四川经济日报的记者。我比较关注新型工业化的问题。2023年我省新型工业化进展怎么样?六大优势产业全年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答: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四川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提高四川制造的“含智量”“含金量”“含绿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量看,重点产品加快增长,重点监测的53种产品有29种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单晶硅、多晶硅增长1倍以上,新能源汽车增长87.2%。重点行业支撑有力,41个大类行业有25个实现增长,前十大行业有9个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0.7%,这三个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个百分点。

    从质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8%左右。企业效益逐季回升,生产经营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一季度下降8%、上半年下降4%,到前三季度增长0.2%,再到1—11月增长4.6%、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1.9%,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3.1%、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晶硅光伏增长36.2%,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16.9%和10%;清洁能源大省地位持续巩固,清洁电力发电量、天然气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再就是您关注的六大优势产业,随着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的纵深推进,2023年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实现加快发展,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先进材料增长17.2%,医药健康、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9.6%和8.7%。谢谢!

    七、成都日报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成都日报的记者。这段时间因为哈尔滨文旅业的爆火,一大批被网友调侃是“大隐隐于市”的农产品迅速出圈,比如说雅安的鱼子酱等,我们统计上是否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对这些特色的产业是否有专门的统计?还有,现在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四川着重在抓的一件大事,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这方面成效怎么样?

    答:谢谢您的提问。我们最近也在关注网上这个不同地区间“回礼”的事情,包括你说的雅安鱼子酱,“天府粮仓”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实,统计一直在助力“川字号”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就农业统计来说,我们的监测范围覆盖了川粮、川果、川茶、川药、川油、川菜、川鱼等各类形态的农产品。你说的雅安鱼子酱,我们掌握的数据显示2023年产值超过1亿元、达到1.24亿元。这些监测数据为四川持续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了强力支撑。

    再就是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方面,2023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接近1万亿元,达到9977.8亿元,比上年增长4%。具体来看:粮食安全根基牢固。全年粮食总产量718.8亿斤、比上年增长2.4%,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第9位;粮食亩产持续增长,亩产增幅居全国前列。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良好,中草药材产量增长11.1%,水果产量增长11.5%,茶叶产量增长7.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6.1%;生猪出栏6662.7万头、保持全国第一;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给林业带来新增长点,林业产值增长9.9%;水产养殖能力提升,水产品产量178.9万吨、增长3.9%。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正在为“中国饭碗”装进更多优质“四川粮”。谢谢!

    八、四川广播电视台

    问:发言人您好,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最近“新质生产力”很热,我们也关注到,四川在这方面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去年国产大飞机实现商业首飞,里面就有“四川造”的关键助力。能否结合一些具体的数据,详细介绍下四川这方面的情况?

    答:谢谢您的提问。无论是学界还是产业界都在密切关注“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四川一直在加码布局,并努力通过新质生产力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目前来看,已取得明显成效。

    比如,你刚说到的国产大飞机,国产大飞机的腾飞带动我省航空航天相关行业加快发展,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揭牌,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6.3个百分点。再比如,伴随着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揭牌和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加快建设,2023年1-11月我省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7.4%。还有,有两个企业获批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四川零的突破。以及,头部企业入驻四川,带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9%,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望突破4600亿元,等等。这些都是四川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鲜活例证。下一步,随着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未来产业的前瞻部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增长点涌现。

    还有二十多天就是农历春节了,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统计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感谢,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