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围绕“四个坚持”牢记初心使命 人民调解全力服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 2020年03月02日 15时13分
  • 来源: 四川省司法厅网站
  • 【字体: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目前,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4.8万次,及时发现和调处矛盾纠纷3.7万件,其中重大矛盾纠纷213件,涉疫情矛盾纠纷5560件,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筹谋划,坚持把疫情防控宣传做“实”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通过网络、横幅、展板、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反复宣传、持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各级政府防控疫情的具体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依法落实防控措施,尽可能减少群众恐慌和对立情绪,从源头上减少、消除因疫情防控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超前研判,坚持把风险隐患排查做“早”

    组织全省6.2万个人民调解组织和32万名人民调解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深入街头小巷、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因疫情医治、留置、隔离以及企业停业歇业引发的劳动关系、薪资报酬、店面租赁等矛盾纠纷的专项排查,及时发现和准确掌握风险隐患苗头,全力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绵阳市强化疫情风险隐患排查,全力护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组织全市4000余个人民调解组织和19000余名人民调解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深入街头小巷、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面排查摸底。

    广元市旺苍县465个人民调解组织和2875名人民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定时报送疫情摸排情况并建立排查台账。

    成都市青羊区20名党员人民调解员自发成立疫情防控“人民调解党员突击队”,突击队员们连日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活动10余次,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件。

    精准施策,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做“好”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市(州)、县(区)司法局均成立矛盾纠纷调处指导小组,乡镇(街道)成立由司法所为主力军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建立“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网络,关口前移,主动服务,重点调处涉及因防疫、农民工讨薪、劳动争议等引发的纠纷。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创新调解方式,利用互联网、微信、电话等远程在线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推行纠纷“微信掌上调”、“QQ视频调”、“电话联线调”,同时还结合实际,对矛盾纠纷“轻缓重调”,即小纠纷征得当事人同意可“缓调”,疫情防控等纠纷和重大纠纷即发即调,集中力量处“突”排“险”,有效化解社会风险隐患。

    2月3日晚,德阳什邡市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周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认为该医院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置不到位,导致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与医院方发生肢体冲突。什邡市医调委制定调解方案,组织双方调解。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合理赔偿协议,该起重大医疗纠纷案件得以妥善化解。

    家住成都市金沙愉景二期的租住户陆某,是一位滴滴司机,因客观原因无法开具复工证明,无法出入小区和及时复工,因此与小区工作人员引发了纠纷和矛盾,双方争执不下。当地人民调解员多方核实、反复沟通、多次调解,终于为陆某办理了出入证证明,陆某也按时复工,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持续发力,坚持把疫情防控“第一道防护网”筑“牢”

    四川司法行政机关始终把疫情防控当作天大的事,尽天大的责。把疫情防控期间的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司法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与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旅游投诉、调解、诉讼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各地也积极行动,攀枝花市司法局主动对接市卫健委等单位制定《攀枝花市医疗纠纷预防和调解办法》,有力地提升了该市疫情防控期间医疗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健全完善了医疗纠纷快速响应联动调处机制。

    这些措施和办法让人民调解员真正“担”起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知识宣传员、责任道德劝导员和生活保障服务员“四副担”,切实形成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护网”。

    下一步,全省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将继续按照疫情防控期间上级的决策部署,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把涉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的矛盾纠纷作为排查调处的重点,针对企业因疫情引发的生产经营、合同履行、金融借贷,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开辟绿色通道,促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围绕“四个坚持”牢记初心使命 人民调解全力服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 2020年03月02日 15时13分
  • 来源: 四川省司法厅网站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目前,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4.8万次,及时发现和调处矛盾纠纷3.7万件,其中重大矛盾纠纷213件,涉疫情矛盾纠纷5560件,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筹谋划,坚持把疫情防控宣传做“实”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通过网络、横幅、展板、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反复宣传、持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各级政府防控疫情的具体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依法落实防控措施,尽可能减少群众恐慌和对立情绪,从源头上减少、消除因疫情防控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超前研判,坚持把风险隐患排查做“早”

    组织全省6.2万个人民调解组织和32万名人民调解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深入街头小巷、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因疫情医治、留置、隔离以及企业停业歇业引发的劳动关系、薪资报酬、店面租赁等矛盾纠纷的专项排查,及时发现和准确掌握风险隐患苗头,全力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绵阳市强化疫情风险隐患排查,全力护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组织全市4000余个人民调解组织和19000余名人民调解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深入街头小巷、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面排查摸底。

    广元市旺苍县465个人民调解组织和2875名人民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定时报送疫情摸排情况并建立排查台账。

    成都市青羊区20名党员人民调解员自发成立疫情防控“人民调解党员突击队”,突击队员们连日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活动10余次,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件。

    精准施策,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做“好”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市(州)、县(区)司法局均成立矛盾纠纷调处指导小组,乡镇(街道)成立由司法所为主力军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建立“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网络,关口前移,主动服务,重点调处涉及因防疫、农民工讨薪、劳动争议等引发的纠纷。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创新调解方式,利用互联网、微信、电话等远程在线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推行纠纷“微信掌上调”、“QQ视频调”、“电话联线调”,同时还结合实际,对矛盾纠纷“轻缓重调”,即小纠纷征得当事人同意可“缓调”,疫情防控等纠纷和重大纠纷即发即调,集中力量处“突”排“险”,有效化解社会风险隐患。

    2月3日晚,德阳什邡市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周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认为该医院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置不到位,导致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与医院方发生肢体冲突。什邡市医调委制定调解方案,组织双方调解。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合理赔偿协议,该起重大医疗纠纷案件得以妥善化解。

    家住成都市金沙愉景二期的租住户陆某,是一位滴滴司机,因客观原因无法开具复工证明,无法出入小区和及时复工,因此与小区工作人员引发了纠纷和矛盾,双方争执不下。当地人民调解员多方核实、反复沟通、多次调解,终于为陆某办理了出入证证明,陆某也按时复工,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持续发力,坚持把疫情防控“第一道防护网”筑“牢”

    四川司法行政机关始终把疫情防控当作天大的事,尽天大的责。把疫情防控期间的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司法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与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旅游投诉、调解、诉讼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各地也积极行动,攀枝花市司法局主动对接市卫健委等单位制定《攀枝花市医疗纠纷预防和调解办法》,有力地提升了该市疫情防控期间医疗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健全完善了医疗纠纷快速响应联动调处机制。

    这些措施和办法让人民调解员真正“担”起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知识宣传员、责任道德劝导员和生活保障服务员“四副担”,切实形成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护网”。

    下一步,全省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将继续按照疫情防控期间上级的决策部署,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把涉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的矛盾纠纷作为排查调处的重点,针对企业因疫情引发的生产经营、合同履行、金融借贷,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开辟绿色通道,促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