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成都市双流区创新“局区合一”体制机制 优化产业功能区营商环境

  • 2020年05月25日 09时29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成都市双流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权责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为重点,按照“主体局办公合署功能区、职能局机构派驻功能区、事项局服务延伸功能区”架构,创新实施“四合四统一”的“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功能区用于综合协调的人力资源由64%减少为25%;174项涉企区级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功能区办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由20天压减至0.5天、缩减98%;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从197天压减至60天、缩减70%;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11个,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133件、化解率84.7%。2019年,网络理政群众满意率排名成都市第1,“企业咖啡时”获评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同时获评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排名升至第16位。

    一、整合机构设置,统一管理体制。按照“专业、高效、灵活”原则,建立紧凑高效的扁平化运行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效率。一是整合组织架构。新设区航空经济局,将区发改局、区航空经济局等“主体局”分别与成都芯谷、双流航空经济区等功能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体运行,主要负责同志“一肩挑”,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统筹分工,变“两个班子、两套人马”为“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二是整合科室人员。将“主体局”专业内设机构和功能区内设机构一体融合,打破科室壁垒,合并设置综合部室,部室负责人统筹调配、工作人员“一套人马”拉通使用,同时大幅压缩二线科室及人员,增加一线业务科室人员比重,目前全区3个功能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一线业务科室比例提升至75%以上。三是整合目标任务。将“主体局”、功能区管委会目标任务合二为一,由目标督查岗负责统筹督查各项目标推进情况,实行“局区”人员统一考核、检查,以目标同向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局区”所有日常工作由党组(党工委)统一部署、安排,实行统一的机关管理制度和“日小结、周例会、月总结、季考核”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高效落实。

    二、融合职能职责,统一政务调配。加强统筹协调,理顺“条”与“块”关系,调动更多资源投向产业发展“主战场”。一是融合审批事项。将区规自、住建交、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综合执法5个要素保障“职能局”的审批、执法等事项下沉,在各“职能局”设立园区服务科、园区执法大队并整体派驻功能区,由功能区管委会全权负责日常管理,统筹调度规划建设、行政审批、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等各类政务资源,为功能区赋能增效。二是融合产业事项。重构区水务、卫健、教育等15个产业关联“事项局”职能,专门增设投资促进科,服务功能区投资促进工作,构建以功能区“两图一表”招商需求为导向的“投促部门+功能区+招商责任局”联动招商机制和专业队伍,推动部门业务事项向功能区核心工作集中。三是融合专业人才。推动产业部门与功能区的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整合,共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中介力量;按照“人岗相适、业务对口”原则,选拔其他部门和镇街经济类人才调配至功能区统一使用,有机融合“局区”人员和骨干,让专业人才近距离服务企业发展。

    三、聚合企业服务,统一协同办理。着眼方便企业办事,精准对接企业所想、发展所需,推动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功能区”。一是聚合服务清单。在功能区职责任务清单、赋权清单“两张清单”基础上,增加管理事项清单和审批执法清单,形成“2+2”职责清单管理体系;细化明确功能区和区级部门、属地镇街职责边界,让功能区专注企业服务。二是聚合服务事项。由各“职能局”采用“授权+转办”“派驻科室+服务专员”方式,将与企业需求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纳入功能区综合服务,实现“应放尽放、按需下放”,变部门多头办理为功能区直接办理,实现企业“就近办、一次办”。三是聚合服务平台。每月开展“企业咖啡时”政企对接活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服务、区级分管负责人全面参与,精选133名“政府首席代表”和929名企业联络员组成工作专班、“一对一”服务企业,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热线83790000,创新建立提供多样化、定制化服务的“企业幸福中心”,切实增强企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集合关键资源,统一要素保障。高效聚集优质要素资源,提升功能区发展比较优势。一是集合精准化政策资源。根据产业门类、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等因素,系统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差别化制定政策措施,在土地供给、资金支持、人才引育等方面精准匹配企业发展需求;实施重大项目“一企一策”个性化精准服务,制定项目政策扶持“组合包”,主动带政策上门服务,让政策精准覆盖到企业、发挥好作用。二是集合专业化运营资源。建立“功能区管委会+区属国有公司+社会资本”运营机制,管委会聚焦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区属国有公司负责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产业投资、城市综合运营等事项;由区属国有公司搭建开放式投资合作平台,引入专业化市场主体参与功能区开发运营,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专业化共建模式。三是集合市场化管理资源。赋予功能区选人用人自主权,积极推行岗位竞聘,实行以“员额总控+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公开选聘、猎头招聘等方式面向全球引进紧缺专业人才;采取聘用、挂职、外包等形式,整合专家智库、院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功能区建设。构建优绩优酬激励机制,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差异化薪酬制度,探索与市场行业标准接轨的职业经理人薪酬办法,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双流区创新“局区合一”体制机制 优化产业功能区营商环境

  • 2020年05月25日 09时29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成都市双流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权责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为重点,按照“主体局办公合署功能区、职能局机构派驻功能区、事项局服务延伸功能区”架构,创新实施“四合四统一”的“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功能区用于综合协调的人力资源由64%减少为25%;174项涉企区级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功能区办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由20天压减至0.5天、缩减98%;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从197天压减至60天、缩减70%;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11个,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133件、化解率84.7%。2019年,网络理政群众满意率排名成都市第1,“企业咖啡时”获评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同时获评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排名升至第16位。

    一、整合机构设置,统一管理体制。按照“专业、高效、灵活”原则,建立紧凑高效的扁平化运行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效率。一是整合组织架构。新设区航空经济局,将区发改局、区航空经济局等“主体局”分别与成都芯谷、双流航空经济区等功能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体运行,主要负责同志“一肩挑”,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统筹分工,变“两个班子、两套人马”为“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二是整合科室人员。将“主体局”专业内设机构和功能区内设机构一体融合,打破科室壁垒,合并设置综合部室,部室负责人统筹调配、工作人员“一套人马”拉通使用,同时大幅压缩二线科室及人员,增加一线业务科室人员比重,目前全区3个功能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一线业务科室比例提升至75%以上。三是整合目标任务。将“主体局”、功能区管委会目标任务合二为一,由目标督查岗负责统筹督查各项目标推进情况,实行“局区”人员统一考核、检查,以目标同向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局区”所有日常工作由党组(党工委)统一部署、安排,实行统一的机关管理制度和“日小结、周例会、月总结、季考核”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高效落实。

    二、融合职能职责,统一政务调配。加强统筹协调,理顺“条”与“块”关系,调动更多资源投向产业发展“主战场”。一是融合审批事项。将区规自、住建交、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综合执法5个要素保障“职能局”的审批、执法等事项下沉,在各“职能局”设立园区服务科、园区执法大队并整体派驻功能区,由功能区管委会全权负责日常管理,统筹调度规划建设、行政审批、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等各类政务资源,为功能区赋能增效。二是融合产业事项。重构区水务、卫健、教育等15个产业关联“事项局”职能,专门增设投资促进科,服务功能区投资促进工作,构建以功能区“两图一表”招商需求为导向的“投促部门+功能区+招商责任局”联动招商机制和专业队伍,推动部门业务事项向功能区核心工作集中。三是融合专业人才。推动产业部门与功能区的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整合,共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中介力量;按照“人岗相适、业务对口”原则,选拔其他部门和镇街经济类人才调配至功能区统一使用,有机融合“局区”人员和骨干,让专业人才近距离服务企业发展。

    三、聚合企业服务,统一协同办理。着眼方便企业办事,精准对接企业所想、发展所需,推动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功能区”。一是聚合服务清单。在功能区职责任务清单、赋权清单“两张清单”基础上,增加管理事项清单和审批执法清单,形成“2+2”职责清单管理体系;细化明确功能区和区级部门、属地镇街职责边界,让功能区专注企业服务。二是聚合服务事项。由各“职能局”采用“授权+转办”“派驻科室+服务专员”方式,将与企业需求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纳入功能区综合服务,实现“应放尽放、按需下放”,变部门多头办理为功能区直接办理,实现企业“就近办、一次办”。三是聚合服务平台。每月开展“企业咖啡时”政企对接活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服务、区级分管负责人全面参与,精选133名“政府首席代表”和929名企业联络员组成工作专班、“一对一”服务企业,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热线83790000,创新建立提供多样化、定制化服务的“企业幸福中心”,切实增强企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集合关键资源,统一要素保障。高效聚集优质要素资源,提升功能区发展比较优势。一是集合精准化政策资源。根据产业门类、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等因素,系统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差别化制定政策措施,在土地供给、资金支持、人才引育等方面精准匹配企业发展需求;实施重大项目“一企一策”个性化精准服务,制定项目政策扶持“组合包”,主动带政策上门服务,让政策精准覆盖到企业、发挥好作用。二是集合专业化运营资源。建立“功能区管委会+区属国有公司+社会资本”运营机制,管委会聚焦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区属国有公司负责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产业投资、城市综合运营等事项;由区属国有公司搭建开放式投资合作平台,引入专业化市场主体参与功能区开发运营,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专业化共建模式。三是集合市场化管理资源。赋予功能区选人用人自主权,积极推行岗位竞聘,实行以“员额总控+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公开选聘、猎头招聘等方式面向全球引进紧缺专业人才;采取聘用、挂职、外包等形式,整合专家智库、院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功能区建设。构建优绩优酬激励机制,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差异化薪酬制度,探索与市场行业标准接轨的职业经理人薪酬办法,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