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成都出台“14条”

  • 2019年11月28日 15时10分
  • 来源: 成都日报
  • 【字体:
  • 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建立企业多维画像和全息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进降费减负减轻企业负担……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14条措施》(以下简称《14条》)正式出台。作为该局出台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3个配套文件之一,《14条》旨在助推成都市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14条》的落地实施,为广大企业、经营户释放出更多政策红利,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创业者来蓉投资,为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活力。”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示即监管

    企业信用信息跨部门归集共享

    “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因此,“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是《14条》的一大亮点,明确推行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

    记者了解到,在加强信用信息归集运用方面,成都市将持续推进信用信息跨部门归集共享,实现“公示即监管”;强化信用信息运用提升监管能力,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建立企业多维画像和全息档案,推动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结果互认的高效运转机制。

    在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方面,将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推进监管资源整合,优化市场监管流程,横向为市场监管领域16个部门,纵向为22个区(市)县,分层分类建立117个精细化监管“特色对象库”,覆盖具有行业监管特征的86万市场主体和13192项非市场主体。同时,将成都市联合奖惩目录和措施清单860余项措施植入智慧监管平台,归集惩戒信息40余万条,涉及市场主体16.8万户。“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积分评价、风险管理、分级分类监管、联合惩戒、大数据分析“六维”联动实施精准靶向监管,形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全生命周期的联动监管机制。

    五线整合

    “12315”一号对外受理投诉举报

    “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是《14条》另一个亮点。“由于近年来城市改造变化太大等多种原因,很多企业实际经营场所和执照上登记的不一致,按照原先规定,都要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据该负责人解释,为避免行政执法“一刀切”,也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在严守法律、安全底线的前提下,《14条》对“经营异常名录管理”进行了创新,规定“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有误的,或者实际经营场所与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不一致但能够联系的,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以行政指导方式督促企业正确履行公示义务或变更登记”。

    《14条》还提出了一系列惠企惠民举措,比如建立食品经营“绿色追溯”机制,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注册备案并进行食品采购的,可不再索取、查验、提供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五证”复印件,减轻经营者索证索票工作压力和经济成本;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组织开展全市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督查;优化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涉企收费事项检查力度,积极推进降费减负;统一投诉举报渠道,为方便社会监督,实施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线整合”,实现“12315”一号对外受理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等。

    根据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成都全市内资企业827895户,同比增长31.98%,外商投资企业8892户,同比增长16.43%,个体工商户160135户,同比增长21.81%。《14条》的出台,将促进成都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王静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成都出台“14条”

  • 2019年11月28日 15时10分
  • 来源: 成都日报
  • 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建立企业多维画像和全息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进降费减负减轻企业负担……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14条措施》(以下简称《14条》)正式出台。作为该局出台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3个配套文件之一,《14条》旨在助推成都市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14条》的落地实施,为广大企业、经营户释放出更多政策红利,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创业者来蓉投资,为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活力。”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示即监管

    企业信用信息跨部门归集共享

    “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因此,“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是《14条》的一大亮点,明确推行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

    记者了解到,在加强信用信息归集运用方面,成都市将持续推进信用信息跨部门归集共享,实现“公示即监管”;强化信用信息运用提升监管能力,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建立企业多维画像和全息档案,推动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结果互认的高效运转机制。

    在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方面,将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推进监管资源整合,优化市场监管流程,横向为市场监管领域16个部门,纵向为22个区(市)县,分层分类建立117个精细化监管“特色对象库”,覆盖具有行业监管特征的86万市场主体和13192项非市场主体。同时,将成都市联合奖惩目录和措施清单860余项措施植入智慧监管平台,归集惩戒信息40余万条,涉及市场主体16.8万户。“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积分评价、风险管理、分级分类监管、联合惩戒、大数据分析“六维”联动实施精准靶向监管,形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全生命周期的联动监管机制。

    五线整合

    “12315”一号对外受理投诉举报

    “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是《14条》另一个亮点。“由于近年来城市改造变化太大等多种原因,很多企业实际经营场所和执照上登记的不一致,按照原先规定,都要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据该负责人解释,为避免行政执法“一刀切”,也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在严守法律、安全底线的前提下,《14条》对“经营异常名录管理”进行了创新,规定“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有误的,或者实际经营场所与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不一致但能够联系的,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以行政指导方式督促企业正确履行公示义务或变更登记”。

    《14条》还提出了一系列惠企惠民举措,比如建立食品经营“绿色追溯”机制,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注册备案并进行食品采购的,可不再索取、查验、提供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五证”复印件,减轻经营者索证索票工作压力和经济成本;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组织开展全市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督查;优化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涉企收费事项检查力度,积极推进降费减负;统一投诉举报渠道,为方便社会监督,实施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线整合”,实现“12315”一号对外受理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等。

    根据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成都全市内资企业827895户,同比增长31.98%,外商投资企业8892户,同比增长16.43%,个体工商户160135户,同比增长21.81%。《14条》的出台,将促进成都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王静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