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App客户端 政务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首页>政务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习
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专家
2018-05-29

一、四川省地质灾害概况及灾害频发的原因

四川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易发区总面积达47.1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占100%176个县(市、区),占96%;近4000个乡镇,占86%15000余个行政村,占40%。大量城镇、村落和基础建设工程分布在高山峡谷区,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

通过多次排查和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前已查明我省地质灾害隐患共计42226处,占全国同期的14%;地质灾害威胁人口164万人,占全国同期的11%;威胁财产789亿元,占全国同期的17%。四川省也是全国唯一3项指标均超10%的省份!

造成四川省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省地处因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形成的地形急变带和活跃的地质构造带。四川省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带,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欧亚板块俯冲,致使青藏高原持续隆升。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一方面在其边缘形成地形急变带,再加上河谷的下切,造就了四川省广大西部地区的高山峡谷地貌,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近92%;同时,另一方面持续的隆升致使高原东侧地壳不断向东挤压,使相关区域地质构造异常活跃,地震频繁发生。四川省境内具有著名的Y字型活动构造带(由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构造带共同组成),同时我国著名的南北向活动构造带也从四川境内穿过,这也是我省近年来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2008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20134·20庐山7.0级地震、201411·22康定6.3级地震、20178·8九寨沟7.0级均发生在这些活动断裂带上。

(二)强震后效应、极端气候及大型工程建设使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剧。多次强烈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仅5·12汶川地震就触发了6万余处地质灾害),新增巨量松散固体物质(仅汶川地震就超过100亿立方米),为震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源。强烈地震还会使极震区(X度以上的烈度区)山体震裂松动,留下很多“内伤”,为震后滑坡、崩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乱,极端异常气候频发,局地强降雨事件不断发生。此外,大型人类工程活动对地壳浅表层也产生了强烈的扰动。这些外在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我省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举措与成效

为了有效防范地质灾害,我省提出了“以调查评价为先导、以预案建设为基础、以监测预警为关键、以工程防治为主体、以应急管理为支撑。”的地质灾害防治理念和思路。具体采用的主要防灾举措包括:

(一)领导高度重视,共筑“三个责任主体”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的领导主体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今年5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思想、理念与战略的重大创新,为我们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省更是将地质灾害防治上升到“生命工程”的空前高度,2015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批示就多达115件。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和推进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各级相关部门高效协同:组织防灾工作的工作主体

1990年我省地质矿产局成立地质环境处。2008年,省委、省政府开始有意识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2012年印发了《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首次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职责分工。2014年成立了“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构筑地灾防治统一战线。2016年参与部门进一步扩展至25个,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地质灾害防治各部门职责。

2010年,我省首次创建汛期驻守督导机制,组建了四川省地震重灾区201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督导组及应急抢险小分队。2017年组建汛期应急抢险小分队,由58家专业单位共计90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实现对全省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的常态化驻守督导。

3、基层群众有力落实:决胜防灾工作根本主体

我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发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防灾工作,以人民战争的模式,紧紧借助基层力量,将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纳入监控范围。

(二)加强调查评价,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调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摸清家底,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1999年起,我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县域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累计开展县域地质灾害调查800余次,初步摸清了我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十八大以后,全国又组织开展了县域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同时,针对汛期隐患排查,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三查制度”,即:汛前(强降雨前)排查、汛期(强降雨期)巡查、汛后(强降雨后)核查。20176·24茂县新磨村滑坡发生后,又组织力量对全省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针对那些风险高、危害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还委托专业地勘单位开展专业勘查。通过多次调查和排查,目前已查明地灾隐患共计42226处,威胁人口164万人,威胁财产789亿元。

(三)筑劳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动员共同防灾

在依靠专业地勘队伍查明和确认地质灾害隐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隐患点的特点做好防灾预案,并指定现场监测人员随时观测,一旦发现地质灾害前兆,及时组织避让撤离。这就是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构筑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群测群防体系。

我省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面上规划、点上落实”的方式提前编制完善地灾防治预案。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组织编制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同时组织专业地勘队伍对每一个具体隐患点编制防灾工作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加强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使灾害真正来临时防灾预案能够得到很好地落实。2000年以来,我省共组织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及防灾避险应急演练3万次,培训人员500万人次,开展应急避险演练220万人次,累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500万份。

(四)强化专业监测预警,增强主动科学防灾能力

我省努力将“系统化、信息化、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作为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的着力点。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与气象数据实时共享预警系统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时,由各级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联合签发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并对公众发布。我省已建立专业监测预警基地30余处,研发了基于无线远程传输的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地质灾害专职监测队伍达5万余人,逐步形成了降雨期间的实时雨量动态预警制度和重大地质灾害险情的视频会商调度制度。2017年,省里下拨经费8700万元,补助各地对威胁100人以上的隐患点,安装简易专业监测设备(如雨量计、裂缝伸缩仪等),进一步提高基层专业监测水平。

(五)强化综合防治,提升协同综合防灾能力

避险搬迁是主动防灾的重要举措。我省探索建立了“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三避让机制。2006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启动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防灾搬迁避让安置工程,2次上调避让搬迁省级补助标准,累计搬迁安置分散农户18万余户共63万余人。同时,全省投入近2亿元建立了2855处应急避险场所,可临时安置81.6万避险群众。目前,我省已成功避险1490起,避免了近13.6万群众可能的因灾伤亡,防灾效益十分显著。

工程治理是彻底消除灾害隐患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在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面,提出了“生命安全、生态修复、生活改善、生产促进”多目标整合推进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理念和思路,将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险、避险搬迁、监测预警等防灾措施与生态治理、区域复绿、土地复垦有机结合。同时,还逐渐将地质灾害防治融入扶贫开发,积极开展近4400处规模小、治理难度小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程,为群众增收脱贫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实现了地灾防治“小投入、大收益”。

通过实施上述系列举措,使我省近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0年来,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功应对了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11·22康定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考验及8·137·9等暴雨洪灾侵袭。成功避险1500余起,排危除险4400处小型地质灾害,实施了近3400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保护了110万名群众生命和800亿元财产的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开展了如上所述的富有成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部门构筑了一套严密系统的地质灾害防范网络,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取得了显著的防灾成效。但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我省灾害点多面广,随机性强,防不胜防。我省目前仅通过人工排查发现的,直接对人民生命财产、重大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就达4.2万余处。而我省实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远远超过此数,因为有些隐患点很难通过人工排查的手段发现。

二是地震和强降雨频发,使地质灾害不断增多。近年来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同时也进入极端气候频发期。多次强震和强降雨天气触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从而使我省地质灾害不断增多。仅20085·12汶川地震,就触发地质灾害高达6万余处,新增松散固体物源超过100万立方米;20134·20芦山地震触发地质灾害2000余处;20178·8九寨沟地震触发地质灾害4000余处。近年来多场强降雨在汶川地震灾区和川东红层地区诱发了大量群发性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三是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灾难性地灾事件并不在群测群防预案点范围之内,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难度。例如2013710日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造成44人死亡、117人失踪、大量农房被摧毁或受损。2017624日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64户农房被掩埋、83人失联和死亡、岷江支流松坪沟河道堵塞近2公里。201786日茂县新店村滑坡,使G213国道中断数十天等等。其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是灾害源区地处高位且植被覆盖严重,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如茂县滑坡源区位于海拔3400米的山顶,与坡脚新磨村所在地高差达1200米以上。常规的排查和群测群防在高位、高隐蔽性灾害面前已显得无能为力,已很难提前发现此类灾害隐患。

四是基层群测群防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地质灾害点数量的不断增多,防灾要求越来越高,问责机制越来越严,基层防灾压力越来越大。每年汛期都会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从人防中解脱出来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关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针对上述现状和问题,我们认为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强化技防提高防灾减灾中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构建“三查”体系,提升重大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位、高隐蔽性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和提前发现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手段。建议尽快构建由高精度遥感+InSAR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隐患“普查”体系;由基载LiDAR+无人机航拍构成的“详查”体系;以及地面调查复核的“核查”体系,通过此三查体系从不同角度和尺度来提前识别和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提前主动防范。InSAR是通过在卫星上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实现对地面的大范围扫描,其对地表正在变形的区域具有很好的识别和监测能力,而LiDAR(在航测飞机或无人机上放置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实现对地表的扫描)以及UAV(无人机航拍)对震裂松动山体、历史上曾经滑移变形区域等地表损伤具有很好的探测识别能力,更为重要的是LiDAR可以去除植被,使裸露山体的损伤暴露无遗。大量的灾害案例表明,历史上曾经受过“伤”和目前正在变形的山体,最容易在重力、降雨等因素作用下成灾,因此,利用三查体系提前发现这些部位,根据其实际威胁对象判定是否为灾害隐患以及风险等级,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三查”体系非常适宜于我省西部高陡山区高位、高隐蔽性灾害隐患的识别,从而很好地弥补现人工排查的弱点和缺陷。台湾地区、日本等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进一步强化专业监测预警,提升主动防灾能力

通过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对危险区居民进行疏散和撤离,可有效保障受地质灾害威胁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除群测群防外,专业监测预警已逐渐成为主动防范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重监测、轻预警,缺乏对预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建议:一是对一些威胁人口较多、危害较大但短时间内又不能实施工程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尽快实施专业监测预警。二是分期分批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专业监测预警,逐渐用技防部分取代人防。三是加强对地质灾害预警理论、模型和判据研究。对全省已实施专业监测预警的灾害点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并结合气象监测资料,加强对我省各区各类地质灾害预警的理论研究,建立适宜的预警模型和判据。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减少漏报和误报率。四是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平台,并尽快进行业务化运行。

(三)进一步明确防灾思路,增强防灾针对性实效性

抓重点,防大灾。建立地质灾害大数据平台,对调查、排查和详查成果进行汇总集成,编目建库,科学分析和管理。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划定高风险区,对隐患点进行风险排序。政府防灾重点应放在重点区域、高风险隐患点上(如背靠大山的城镇、人口聚集区),通过控制高风险隐患点降低整体风险,一般隐患点主要依靠群测群防。

抓协同,防风险。一是人防与技防协同:人防和技防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不能相互取代和顾此失彼。技防主要用于识别和防范“大灾”,人防则在防范点多面广的一般性灾害很具优势,应通过“织牢人防网、强化技防网”,实现协同防灾。二是多部门协同联动:国土、气象、测绘、水利、地震、林业等多部门协同配合,数据共享共用,多灾种监测预警,共同抵御灾害风险。

抓创新,强能力。开展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建设和专业监测预警,使防灾关口前移,提升防灾科技含量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四)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各级领导的防灾主体责任。党政领导重视是有效防灾减灾的前提,应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省—市(州)—县—区—乡各级领导的防灾主体责任。

成立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为了有效解决各部门因条块分割而影响防灾减灾尤其是应急处置效率和效果的问题,可借鉴相邻省份经验,成立省级层面的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统筹协调和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加强宣传教育,防灾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进媒体,进人心。在科技馆、博物馆等内增设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多管齐下,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矛盾永恒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自然灾害斗争史。

地质灾害一直会客观存在,即使暂时全面消除(况且不可能),将来还会新产生。目前人类还无法做到发现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即使发现,因地质体演化与人类不在同一尺度(地质通常以万年、百万年为单位,人一般以年、月为单位),其发展演化很难全面准确预测,也无法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再加上我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防不胜防。因此,我们只有勇敢面对,与之斗争和共处,尽可能将灾害风险降低到与当时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人们可接受的程度,而一般不可能是零风险。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