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周年,境外直达城市增至61个——
这些企业和铁路港一起“长大”

  • 2021年04月28日 07时2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4月26日,一列装载防疫物资和电子设备的中欧班列(成都-费利克斯托)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将首次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站点。白桂斌 摄(视觉四川)

    4月26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周年。当天,两列成都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将分别首次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费利克斯托2个境外站点。至此,成都国际班列境外城市已拓展至61个。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后统一命名为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8年间,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形成了以整车、肉类、酒类、木材、粮食为主的“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构建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海铁联运通道。

    站在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周年的节点,早期入驻铁路港的企业现在发展得如何?记者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探访。

    看规模

    通道红利让企业销售额连续翻番

    走进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很容易迷路。中心占地347亩,459户商家店面形似,不时有大货车穿梭其间,装卸的95%以上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白松和樟子松。

    2018年3月30日,中欧班列(成都)木材定制班列开行,“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中欧班列从俄罗斯累计进口超过19万立方米。”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总经理何仕海介绍,“2016年,木材交易中心搬到成都国际铁路港,销售额年均增长30%,最开始10多亿元,去年已达40多亿元。”

    “这得益于通道效益。”何仕海坦言,“原来,入驻中心的企业要从满洲里、绥芬河口岸进木材,更像是一个二手商。现在,木材通过中欧班列直接拉到青白江,运输成本、时间成本都大大降低。”

    特别是2018年,开通木材定制班列后,中心入驻企业也从20多家增至100多家。何仕海告诉记者:“这种木材定制班列的运营模式,给市场和企业带来的是对贸易通道的稳定预期,方便企业有计划地安排运营,构建起一个有经济效益的通道。”

    享受“通道红利”的不止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4月2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群内的意大利国家商品馆(下称“意大利馆”)内,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联经理陈颖正在为几天后的开馆做最后准备。

    意大利馆由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承担运营,“最初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一共有6家企业,我们是唯一一家私企。”陈颖说,首趟蓉欧快铁开行之前,成都泛亚就已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公司最初只有6个人,现有150多名员工。”公司也从最初的做货代业务,变成了集贸易、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及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公司。

    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也有同感,“2017年公司迁到铁路港,近4年来,正业佶祥进出口贸易额从1000多万元增长至2.7亿元。”

    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因为通道效应的带动,铁路港的磁场效应才得以释放,把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许多企业和铁路港得以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谈反转

    从“二手商”到国际知名市场

    作为一家成都本土企业,成都泛亚入驻港区之初,仅有几名员工就守着铁路口岸做货代。陈颖说,“当时我们到处托人去上海、广州找舱位、协调地面配套等,随着成都国际班列线路越开越密,我们公司开始做贸易,上海、广州的贸易公司反过来找我们帮忙了。”

    何仕海也直言,得益于铁路港,木材交易中心从一个“二手商”集中中心成为国际性的木材交易市场。“以前,我们要去满洲里、绥芬河找木材,现在满洲里、绥芬河的木材商跑来成都找木材。”现在木材交易中心辐射的省份也从6个扩展到了28个。

    在陈友富看来,“市场的变化”得益于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和保税业务上。

    “以前,成都的平行进口车商都集中在美洲花园豪车走廊周围,都是从天津港提车,相当于‘二手商’。变化发生在2016年,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批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依托中欧班列走铁路运输车辆,我们做的才是真正的平行进口车业务。”

    走进综合保税区仓库,10余台路虎揽胜整齐停放,“如果走海运,时间多出一倍,售车周期增加,资金压力增大。”陈友富说,中欧班列为平行进口车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现在又可以直接停放在综合保税区,更是解了后顾之忧。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中欧班列(成都)的四向拓展,进一步完善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探索实现多式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有助于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一体化平行进口汽车服务贸易体系。

    交朋友

    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扩大朋友圈

    “这几年,对国际贸易市场变化感受越来越明显。”何仕海说,成都国际铁路港让他们的“朋友圈”也扩大了。

    “最近,有20多个国家的贸易商、生产商主动找我们,想把东西销售过来。”何仕海说,木材交易中心已紧急招聘了几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交朋友,首先要语言通。”

    正是看中了铁路港加速对外开放的态势,四川吉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在铁路港打造了吉门供应链青白江智慧冷链中央厨房产业基地项目。“临港做国际贸易,近水楼台。”吉选实业集团市场发展战略总监师军这样认为。

    在吉门供应链的恒温分拣仓,14米高的货架上,成排整体堆放着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水果。“以前公司只是做零售,选择成都国际铁路港就是要通过供应链建设来转型。”师军展望,到2025年,吉门供应链业务的贸易额预计将达到50亿元左右。

    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全力打造铁、公、空、水联运精品班列,加快建设通边达海、内畅外联的国际供应链物流通道网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记者 陈昊 雷倢)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周年,境外直达城市增至61个——
    这些企业和铁路港一起“长大”

  • 2021年04月28日 07时2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4月26日,一列装载防疫物资和电子设备的中欧班列(成都-费利克斯托)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将首次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站点。白桂斌 摄(视觉四川)

    4月26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周年。当天,两列成都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将分别首次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费利克斯托2个境外站点。至此,成都国际班列境外城市已拓展至61个。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后统一命名为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8年间,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形成了以整车、肉类、酒类、木材、粮食为主的“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构建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海铁联运通道。

    站在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周年的节点,早期入驻铁路港的企业现在发展得如何?记者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探访。

    看规模

    通道红利让企业销售额连续翻番

    走进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很容易迷路。中心占地347亩,459户商家店面形似,不时有大货车穿梭其间,装卸的95%以上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白松和樟子松。

    2018年3月30日,中欧班列(成都)木材定制班列开行,“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中欧班列从俄罗斯累计进口超过19万立方米。”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总经理何仕海介绍,“2016年,木材交易中心搬到成都国际铁路港,销售额年均增长30%,最开始10多亿元,去年已达40多亿元。”

    “这得益于通道效益。”何仕海坦言,“原来,入驻中心的企业要从满洲里、绥芬河口岸进木材,更像是一个二手商。现在,木材通过中欧班列直接拉到青白江,运输成本、时间成本都大大降低。”

    特别是2018年,开通木材定制班列后,中心入驻企业也从20多家增至100多家。何仕海告诉记者:“这种木材定制班列的运营模式,给市场和企业带来的是对贸易通道的稳定预期,方便企业有计划地安排运营,构建起一个有经济效益的通道。”

    享受“通道红利”的不止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4月2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群内的意大利国家商品馆(下称“意大利馆”)内,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联经理陈颖正在为几天后的开馆做最后准备。

    意大利馆由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承担运营,“最初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一共有6家企业,我们是唯一一家私企。”陈颖说,首趟蓉欧快铁开行之前,成都泛亚就已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公司最初只有6个人,现有150多名员工。”公司也从最初的做货代业务,变成了集贸易、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及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公司。

    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也有同感,“2017年公司迁到铁路港,近4年来,正业佶祥进出口贸易额从1000多万元增长至2.7亿元。”

    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因为通道效应的带动,铁路港的磁场效应才得以释放,把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许多企业和铁路港得以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谈反转

    从“二手商”到国际知名市场

    作为一家成都本土企业,成都泛亚入驻港区之初,仅有几名员工就守着铁路口岸做货代。陈颖说,“当时我们到处托人去上海、广州找舱位、协调地面配套等,随着成都国际班列线路越开越密,我们公司开始做贸易,上海、广州的贸易公司反过来找我们帮忙了。”

    何仕海也直言,得益于铁路港,木材交易中心从一个“二手商”集中中心成为国际性的木材交易市场。“以前,我们要去满洲里、绥芬河找木材,现在满洲里、绥芬河的木材商跑来成都找木材。”现在木材交易中心辐射的省份也从6个扩展到了28个。

    在陈友富看来,“市场的变化”得益于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和保税业务上。

    “以前,成都的平行进口车商都集中在美洲花园豪车走廊周围,都是从天津港提车,相当于‘二手商’。变化发生在2016年,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批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依托中欧班列走铁路运输车辆,我们做的才是真正的平行进口车业务。”

    走进综合保税区仓库,10余台路虎揽胜整齐停放,“如果走海运,时间多出一倍,售车周期增加,资金压力增大。”陈友富说,中欧班列为平行进口车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现在又可以直接停放在综合保税区,更是解了后顾之忧。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中欧班列(成都)的四向拓展,进一步完善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探索实现多式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有助于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一体化平行进口汽车服务贸易体系。

    交朋友

    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扩大朋友圈

    “这几年,对国际贸易市场变化感受越来越明显。”何仕海说,成都国际铁路港让他们的“朋友圈”也扩大了。

    “最近,有20多个国家的贸易商、生产商主动找我们,想把东西销售过来。”何仕海说,木材交易中心已紧急招聘了几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交朋友,首先要语言通。”

    正是看中了铁路港加速对外开放的态势,四川吉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在铁路港打造了吉门供应链青白江智慧冷链中央厨房产业基地项目。“临港做国际贸易,近水楼台。”吉选实业集团市场发展战略总监师军这样认为。

    在吉门供应链的恒温分拣仓,14米高的货架上,成排整体堆放着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水果。“以前公司只是做零售,选择成都国际铁路港就是要通过供应链建设来转型。”师军展望,到2025年,吉门供应链业务的贸易额预计将达到50亿元左右。

    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全力打造铁、公、空、水联运精品班列,加快建设通边达海、内畅外联的国际供应链物流通道网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记者 陈昊 雷倢)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