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内江今年实施“八大行动” 
力争“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

  • 2021年02月03日 07时4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月15日,记者从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内江将实施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项目深化年”、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改革开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八大行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着力改善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力争“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抓机遇 夯实发展基础

    1月25日,内江市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川南城际铁路施工现场,吊车不断运输混凝土,工人们正在道路两侧进行混凝土浇筑。川南城际铁路东兴区段铁路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后续将开展铁路铺砟工作。

    目前,川南城际铁路内江段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内江段线下工程已全部完成,线上工程已完成过半。

    川南城际铁路内江段的推进,是内江奋战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战场的重要一仗。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明确,2021年,是内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开局起步之年,要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和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1月8日,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隆昌是内江推进毗邻地区合作与提升县域发展水平两大举措的交汇点,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榜示范园区,意味着当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隆昌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内,一幅隆昌市道路交通规划图引人注目,其中长14公里、宽24米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双昌大道”标识突出,它将成为又一条连接隆昌市与重庆荣昌区的重要主干道。沿“双昌大道”,内江将和荣昌共同谋划推进荣昌隆昌40万亩“稻渔”产业带。“目前,‘双昌大道’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隆昌市交通运输局规划股股长谢俊鹏介绍。

    “我们将设立川渝合作荣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在示范园布局一批有支撑、引领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隆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世伟说。

    补短板 抢占产业先机

    “我们在遵义也有个学校,这个酒让我感觉有些茅台的口感。”1月19日,内江市举行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现场外,接过川酒集团董事长曹勇递过来的“内江产”重龙酱香型酒并品尝后,祥兴集团董事长薛行远如此评价。

    签约活动当天,内江市共签约川酒集团战略合作、祥兴集团主导的北京语言大学隆昌学校项目,以及威远县汉兴页岩气高效制氢技术开发应用3大项目,投资金额达35.2亿元。

    内江将2021年的主题确定为“产业项目深化年”,在细化主导产业上下功夫,聚焦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领域,推动延链强链补链。此次集中签约全面体现了这一指导要求。三大项目,分别落子资中县、隆昌市和威远县3个区市县,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对内江补齐短板,抢占未来产业先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两年的“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产业项目提升年”主题一脉相承,“产业项目深化年”更加强调一切经济工作围绕产业和项目转,更加有效发挥投资、消费在畅通经济循环中的支撑作用。

    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纷至沓来。“我们今年将开展区市县招商引资‘大比武’‘大会战’,持续推进区市县和园区‘一把手’亲自抓招商行动,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内江市经济合作局局长李勇均介绍,内江将在去年基础上,聚焦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和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

    惠民生 推进城市建设

    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当天,同样释放了重磅信息:内江中心城区面积达10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1.9万人,“双百”城市目标已经实现。

    2021年,内江将继续抓好基本民生保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健康重大工程,推进滨水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1月25日下午,内江市东兴区玉屏街,内江市体育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开展设备调试和景观绿化等工作。该项目已正式竣工,将进入验收阶段。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属于四川省重点项目和内江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投用后,可举办篮球、网球游泳等多种体育赛事和综合性赛事,也可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内江市体育局局长叶永康称。

    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内江还将推进“百里碧道”项目。从内江市域范围内,沱江两岸将建设临水绿道。同时治理“初见成效”的黑臭水体将同样开展临水绿道建设。“‘百里碧道’的建设借鉴了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力争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内江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高敏说,目前“百里碧道”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后将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多绿色生态空间。(记者 郑志浩)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今年实施“八大行动” 
    力争“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

  • 2021年02月03日 07时4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月15日,记者从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内江将实施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项目深化年”、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改革开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八大行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着力改善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力争“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抓机遇 夯实发展基础

    1月25日,内江市东兴区新江街道高寺村,川南城际铁路施工现场,吊车不断运输混凝土,工人们正在道路两侧进行混凝土浇筑。川南城际铁路东兴区段铁路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后续将开展铁路铺砟工作。

    目前,川南城际铁路内江段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内江段线下工程已全部完成,线上工程已完成过半。

    川南城际铁路内江段的推进,是内江奋战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战场的重要一仗。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明确,2021年,是内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开局起步之年,要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和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1月8日,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隆昌是内江推进毗邻地区合作与提升县域发展水平两大举措的交汇点,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榜示范园区,意味着当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隆昌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内,一幅隆昌市道路交通规划图引人注目,其中长14公里、宽24米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双昌大道”标识突出,它将成为又一条连接隆昌市与重庆荣昌区的重要主干道。沿“双昌大道”,内江将和荣昌共同谋划推进荣昌隆昌40万亩“稻渔”产业带。“目前,‘双昌大道’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隆昌市交通运输局规划股股长谢俊鹏介绍。

    “我们将设立川渝合作荣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在示范园布局一批有支撑、引领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隆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世伟说。

    补短板 抢占产业先机

    “我们在遵义也有个学校,这个酒让我感觉有些茅台的口感。”1月19日,内江市举行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现场外,接过川酒集团董事长曹勇递过来的“内江产”重龙酱香型酒并品尝后,祥兴集团董事长薛行远如此评价。

    签约活动当天,内江市共签约川酒集团战略合作、祥兴集团主导的北京语言大学隆昌学校项目,以及威远县汉兴页岩气高效制氢技术开发应用3大项目,投资金额达35.2亿元。

    内江将2021年的主题确定为“产业项目深化年”,在细化主导产业上下功夫,聚焦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领域,推动延链强链补链。此次集中签约全面体现了这一指导要求。三大项目,分别落子资中县、隆昌市和威远县3个区市县,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对内江补齐短板,抢占未来产业先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两年的“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产业项目提升年”主题一脉相承,“产业项目深化年”更加强调一切经济工作围绕产业和项目转,更加有效发挥投资、消费在畅通经济循环中的支撑作用。

    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纷至沓来。“我们今年将开展区市县招商引资‘大比武’‘大会战’,持续推进区市县和园区‘一把手’亲自抓招商行动,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内江市经济合作局局长李勇均介绍,内江将在去年基础上,聚焦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和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

    惠民生 推进城市建设

    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当天,同样释放了重磅信息:内江中心城区面积达10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1.9万人,“双百”城市目标已经实现。

    2021年,内江将继续抓好基本民生保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健康重大工程,推进滨水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1月25日下午,内江市东兴区玉屏街,内江市体育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开展设备调试和景观绿化等工作。该项目已正式竣工,将进入验收阶段。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属于四川省重点项目和内江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投用后,可举办篮球、网球游泳等多种体育赛事和综合性赛事,也可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内江市体育局局长叶永康称。

    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内江还将推进“百里碧道”项目。从内江市域范围内,沱江两岸将建设临水绿道。同时治理“初见成效”的黑臭水体将同样开展临水绿道建设。“‘百里碧道’的建设借鉴了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力争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内江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高敏说,目前“百里碧道”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后将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多绿色生态空间。(记者 郑志浩)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